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6-01-28刘政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刘政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刘政琴
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创新教育已经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不竭源泉,是一个国家得以昌盛兴旺的动力。所以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进而使他们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多做贡献,奠定教室的基础。
创新;意识;精神;能力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要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使他们敢创新、想创新、会创新。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就是要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心理学证明,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心情是愉快的,学习的的效率也是最高的;相反,如果在一个严厉、高压的氛围中,心里是压抑的,甚至是恐惧的,这使得学习的欲望较低,学习的效率也变得低下。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努力的学习,就一定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益。
教师不要总是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板面孔,使学生心里害怕。首先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实际化,让学生非常好理解,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意听自己的课,而不是靠着所谓的严厉,强迫学生学习。其次教师应该学会和学生进行交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思所想,让他们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事情,向老师倾诉。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最好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只有在这种良好的关系之下,学生才愿意学习这位老师的课程。当学生处于一个友好和谐宽松的教学范围中,才会有创新意识产生可能性。
例如,在学习《分子》这节内容时,演示完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来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吗?有没有增大的呢?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是,有的教师会感到学生打断自己的授课节奏,而非常生气,甚至会大声斥责学生,那么就毫无疑问的伤害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打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动力。而我在这是却感到这位学生是一个善于思考,对问题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向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的好学生。所以我高度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怀疑一切、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二、培养创新精神---创设多样情境
创新精神,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变现出来的那种自觉地、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质疑的精神。这种精神并不是天上的,而是经过后天锻炼形成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要培养学生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求异的创新人格。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一位学者曾经认为:“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哪些对社会和人类又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地创设疑问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考辩论,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良好途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善加利用,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在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引进化学今天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进展,介绍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化学在当今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的应用。有机化学里的“高分子智能材料”等,结合教材加以介绍,增强学生为人类进步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用于创新的意志。
3、鼓励学生多样化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的鼓励学生对待问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思路,对与错不要紧,只要敢于提出就应该进行及时的鼓励,千万不要因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具有重要性,而嘲笑或者讽刺,那样会直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创新的“小火苗”熄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具有挑战难度的题目,供学生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教学利用化学试剂来鉴别液体成分的时候,我就为学生提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法商贩,制假贩假,坑害百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研究出帮助人们鉴别地沟油、真假香油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经过三天的时间,有的同学就提出利用在干净的水面滴香油或者地沟油的方法,进行鉴别,好的油料,会在水面很快分散,而劣质的油料,经久不散。经过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要得出这样的方法,一定是经过相当艰苦的努力和研究,才会得出这样的简单易用,适合百姓日常生活的好方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值得教师继续尝试与实践。
三、培养创新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地创新意识之上的,没有创新意识,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当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之后,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猜想、幻想。例如,在学习氢原子的结构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为什么电子受到核的吸引,不掉进原子核内部,而是在原子核周围不停地做高速运动呢?
2、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名科学家或者发明家,无一不是一个细心地观察家,更是一个绝对专心致志的实践家,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利用自己敏锐的目光,进行观察和思考,寻找其与众不同的部分与显著特征。在研究发明过程中,都是自己动手实验,虽然会经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但是他们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知道成功的那一刻。所以我们教会学生细心观察,实验当中的每一个细节,以便于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安排实验,探索一些自己未知或已知的结论,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当前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广大化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范围内,一定要善加引导,利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细心观察,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并积极进行研究和证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1]张新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2月
[2]刘杰.化学改变未来.北京三面向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