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磨蚀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2016-01-28高晶吉林医药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母语教学效果学习者

高晶吉林医药学院

语言磨蚀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高晶
吉林医药学院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障碍,国内外语言磨蚀理论的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指导意义。本文对语言磨蚀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对大学英语磨蚀、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语言磨蚀;大学英语;教学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211号。

语言磨蚀理论,简称为语蚀,指语言学习者或者语言使用者,因为种种原因,对于某种语言的使用减少,而导致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下降。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mbe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磨蚀会议上首次使用了Attrition一词,意为“磨蚀”,这是第一次磨蚀理论被引入语言学领域。之后,不断有关于磨蚀理论的新研究出现。国外研究者不断分析并总结语言磨蚀的现象和规律,逐步构建了语言磨蚀理论和解释框架:比如语言提取失败、回归假设、语言变形和干扰以及关键阈值等。同时,影响语言磨蚀受诸多因素也被发现并得到证实,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也包括外语基础、学习外语的时间、年龄等等[1]。对此,国内的著名学者倪传斌、杨连瑞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研究。倪传斌系统地分析了语蚀的八大本质属性:诱发因素的归一性、发生机制的生理性、受蚀个体的独立性、受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过程的回归性、磨蚀速度的非均衡性、表现形式的隐匿性和再学习的优越性[2]。而杨连瑞从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理论模式和研究途径的角度归纳总结三点:非病理性语言损耗研究采用了回归假设研究模式;心理语言学语言损耗研究采用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假设;语言学途径的语言损耗研究采用了中介语假设和普遍语法假设两两个主要的假设[3]。

无论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语言磨蚀理论的研究基于不同的视角,研究范围和领域不尽相同。与语言学习息息相关的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受磨蚀程度成反比,即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高,受磨蚀的程度越低,相反,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低,受磨蚀的程度越高。另外,Jakobsons的回归研究也表明:当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受到磨蚀时,其语言成分的磨蚀顺序与语言的掌握顺序相反:先掌握的后磨蚀,后掌握的先磨蚀;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强化训练多的,先掌握,后磨蚀。

二、母语作为语言,也有磨蚀现象产生。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母语的磨蚀与第二外语的磨蚀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输入和输出的不对等。母语的输入特点是多样化、多渠道,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周围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输入。而第二语言的输入就局限性很大,输入的特点是刻意的、单一的。不同的输入数量导致不同的输入质量。输出同输入一样,母语的输出是多方面多渠道随时随地产生的,而第二语言的输出是在特定的课堂或者学习场合进行的。输入和输出的不同,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受磨蚀情况也大不相同,第二语言更容易受磨蚀。

三、著名的语言学家Edwards在社会情感因素对磨蚀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时发现,社会情感因素是影响语言磨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者对于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者抗磨蚀的能力越强。相反,学习者被动学习甚至被迫学习,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消极,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越容易被磨蚀。

语言磨蚀研究成果揭示了语言磨蚀的规律与特征。作为一门外语,语言磨蚀理论适用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虽经过不断改革,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磨蚀理论,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言的抗磨蚀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据语言磨蚀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强化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训练频率和训练强度,尽可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减少磨蚀的作用。根据Jakobsons的回归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反复训练和及时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将容易被磨蚀的语言知识或者语言技能在被磨蚀之前通过复习进一步深化和强化,将磨蚀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和反复复习,还要教给学生强化训练和复习的方法,以便学生获得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输入和输出。虽然作为第二语言的大学英语很难想母语一样输入输出,但是在磨蚀理论指导之下,加大输入和输出的数量,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将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增多,渠道拓宽,营造输入和输出的氛围。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重视输入忽视输出,教学以灌输给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为主。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输出的效果,因为大学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能够被自如地应用才是教与学的目的。

另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社会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能坚定学生的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选用适合学生的教材,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学习环境,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如饥似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不但在课堂上学,课后也能够积极主动地汲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社会情感因素调动起来,磨蚀影响也就降低,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磨蚀理论细致的研究,总结出磨蚀理论的规律和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借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减少磨蚀的作用和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1]倪传彬.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2007,(1):42-51.

[2]杨连瑞.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9):42-47

[3]李红梅.语言磨蚀理论对高职英语的启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

高晶,女,吉林医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母语教学效果学习者
母语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母语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