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例探讨及研究
2016-01-28曹凤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曹凤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初中数学课例探讨及研究
曹凤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我国教育事业经过改革后逐渐步入正轨,许多教育类学科也逐渐得到改善并蓬勃发展。而对于我国初中数学的课题教学来说,其发展速度较慢,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文科类学科,数学更讲究理性思维和综合能力,当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学生对数学的反应和态度也是比较差甚至有些排斥,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的课例教学来进行讨论研究,从科学、轻松的氛围和视角下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初中数学;课例;研究
1 初中数学现状
中国教育体制在近年来逐渐改善,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是中国教育体制仍然存在弊端,就初中数学方面来说,存在着学生兴趣低下、脑筋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效率低、教师讲解困难、考试成绩差等诸多问题。许多学生视数学为“难于上青天”,甚至因此自暴自弃,确实在初中生的角度看来,数学作用不大,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数学可以培养人的理性思维以及对事物的判断裁决能力,训练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对以后学生步入社会工作时的帮助很大,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低,归根结底是因为数学课程枯燥乏味而且氛围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多方面发展,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授课方面必须掌握一定技巧,以科学的视角与学生进行互动及知识的讲解,课例是课堂上的主心,课例可以使死板的公式和概念更清晰的被学生所理解吸收,所以数学讲解的重点是课例的讲解,从学习科学的方式来学习,经过多方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探讨研究,提出了“慧教巧学”的教学理念,让教师与学生都能从中学习进步。
2 初中数学课例研究
(1)课例的含义及意义
课例是一个在课堂上以讲解例题的方式对课堂教学公式和概念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的例题,是对教学过程中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再现和描述,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针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所举的例题则称之为课例。课例的表现形式多样,满足教师在各种抽象类知识点中的自由讲解,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课例不只是课堂上的事例,也有对公式或者概念的推算过程,比如在讲解直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可以展开的圆柱来让学生来进行展开和推算,由学生自己进行讨论研究的过程也同样体现着科学的教学理念。课例研究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归纳性的特点,课例的结构要素有背景、主题、常见问题、困扰难点和核心理念,每个要素都必须严密的进行整合和运用,才能从科学的领域合理教学,才能让学生运用巧妙的方式主动的学习,从而成绩得到提高。
(2)初中数学课例的运用
由于一门课不止课堂时间,也包括课前时间和课后反馈时间,所以针对这一特性初中数学课例在运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是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可以引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预习和探讨,教师举几个事例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教师要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则可以手工拿几个三角形(其中两两组合,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或者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一条边和一个角相等,两个三角形全部相等)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这个过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方法会进行自行归纳和判断,有利于教师进行授课。
第二是课堂课例的讲解,教师需要预先制定课例讲解计划,依据教材进行有选择的课例讲解,同时注意符合学生思维方式,课例尽量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以前学过的知识点,这样也是对以前知识点的复习和更好的连接初中数学知识点,同时随机应变,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判定课例讲解的快慢、课例的筛选,课堂气氛的把握也十分重要,适当的幽默感可以让走神的学生回到课堂,缓解压抑沉闷的气氛,数学课堂需要学生一直全神贯注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如果半路或者某个地方卡壳、走神,那五分钟之内学生可能就不知道教师讲到哪里了,所以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根据他们的眼神、表情等就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度,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这一章节时,首先应分析学生学习平行线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的难点,找到合适的例子来进行演示,这些步骤必须要有,同时尽量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准备直尺、三角板等基本工具,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去,比如教师要举个平行线在生活中的事例时,就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地砖、床沿、电视剧的边沿等都是平行的,这样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是对知识的思路梳理和提炼,抓住有代表性的事例和关键性的言语,提炼知识点中的精华部分,同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课例进行讲解,要注意的细节就是在对概念或者重难点的讲解时突出关键点,吸引学生共同探讨思考,对关键性的事件进行慢调梳理,比如通过研究菱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时,抓住角、线的不同进行讲解: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度,而菱形是对角相等,重点是正方形是菱形,但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这个就进行重点讲解,以及对正方形和菱形对角线特点的区分也是重点。
第四是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课后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回顾和温习可以判断学生的听课能力,教师课后应该考虑课例的类型、修改标题、突出课例的价值和意义,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找出不足,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对课堂课例案件进行调整和改良,课例的书写是关键,而课例需注意初中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今学生个性百变,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理念,在课例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第五是课后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师是课堂的主心骨,课堂的发展方向随着教师的讲课风格而改变,教师在课后除了听取学生的意见也需要自己对课程开展时的不足或者优点进行总结。教龄丰富的教师会在每节课后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课例的理解程度,而课堂知识的传授很大的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课例的理解,例题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所以教师在反思和改进时除了对一些细节进行学习改正,同时也应该对课例进行筛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符合学生思维”这些是课例选择的基本准则。
3 总结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经验,多吸收先进教学思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课例的书写和讲解上依据本班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尝试,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择课例,增加课例的丰富性,在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理解能力前提下,因材施教,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对课例的选择和编写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适应新型的教育改革,促进班级集体成绩的提升。
[1]喻平.论数学解题教学的现代理论基础[J].数学传播,2002,26(4),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