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哲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
2016-01-28李文杰黑龙江大学
李文杰黑龙江大学
论实践哲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
李文杰
黑龙江大学
翻译的主体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译者主体性。实践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则力图把翻译带出观念性文本,从社会实践的维度审视翻译活动与译者的翻译行为。
实践哲学;翻译;译者主体性
一、作为哲学问题的主体性
主体、主体性问题首先是个哲学问题。在西方哲学中,主体是基本概念,主体性性也是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哲学史的不断发展,这两者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直至到近代,人作为主体的概念才出现,并且是作为具有思辨性的理性主体或者是思想主体。主体演变成为现实的、具体的人是在现代哲学中实现的。
本文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现实的、具体的存在,也是唯一的;虽然现在学界中倾向作者、读者甚至是赞助商出场,但我们认为具体在场的只是译者,别无他者。并且,我们在讨论译者主体性问题时是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出发点的,因为它可以为主体与主体性确立一个现实性或实践性的,而不是观念性或理念性的思想底基。
二、哲学发展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纵观翻译研究历史,各种范式的变迁都受到了哲学思维范式的影响。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作为哲学发展的两种范式,都对翻译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理论哲学是用抽象化、概念化方式对待人和世界,而翻译研究在此阶段关注的是寻找翻译普遍性的最高准则,由此进入一种思辨的观念性的世界;于此相对,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注重探寻生成意义的社会历史背景,凸显翻译活动及译者的真实性,也就是说翻译不在是文本意义的简单回归,而是互动性的时空重建。
1.理论哲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我们发现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即从本质而论基本上都属于理论哲学的范畴。理论哲学将一切现实问题都转变为观念问题,以抽象化、概念化、范畴化的理论方式来看待人和世界。由此,理论哲学只能实现对世界的各种解释和说明,而无法真正地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无论是语文学式的翻译艺术论,还是结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科学论,抑或是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解构论,它们无不都是从理论哲学的思想角度对翻译发出了自己的理性追问。比如,翻译的艺术论,受哲学的先验论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总是让人沉浸在一片空檬的想象之中,去寻求逃避与轻灵,而无法关注现实与实存。”①翻译的科学论,“这种科学化或科学的-普遍性倾向,大大削弱了翻译理论应有的人文主义思维中的对人本身的呵护与关照。”②在这一范式下的“忠实”和“等值”究其实质就是假定一个先在的、不变的本质,而翻译就是对这种本质的追寻,翻译过程也就变成一种对原文意义的还原过程,而不是生成过程。此外便是翻译的解构论,尽管解构主义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对本原的消解,然而它却并不是对本原的破坏与摧毁。而是企图在消解某种本原的基础上又建立另一个本原。因此,翻译的解构主义思想也并没有走出形而上学的围城,而只是在这城内改变了行走的路线与方向。与此同时,在理论哲学的视角下,“翻译研究也总是在不顾及时代差别的情况下试图寻找统一的规律,比如可以普遍运作的规律,将思想与台-说本身也规划或同化到当下的规范和流行风格之中”③但无论如何,理论哲学为我们思考翻译提供了一个理性思辨的空间与视角。
2.实践哲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不能只是流于观念性的思想阐述,而必须立足于实践去考察,以实践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一个能动的、现实的介入过程,它并不是观念性的参与。因此,对于译者主体性的探讨,我们不能只是停留于理论上的理性思辨,或形而上的探讨与总结,而应把文本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之中,考察译者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是怎样进行翻译的,关注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译者在实践中做出或此或彼的选择与取舍。只有这样,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才能落到实处。无疑,这种研究需要实践哲学的观照。
“以往的翻译研究范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将翻译研究囿于观念性文本之中,没有把它置于社会交往的现实生活世界层面上,往往是以原文文本为一端,而以译文文本为另一端的语一言性活动。其研究中心放在语言的转换规律或对作者原意的追寻上,而不是寻找跨文化的社会交往的规律性、合理性和可能性条件。”可见,实践哲学下的翻译研究就是要走出理论哲学的那种观念与理性的“围城”,不再寻找翻译的“逻各斯”,不再将翻译陷于语言王国的孤立境地,而是探寻翻译作为交往实践的一切的规律性、合理性和可能性的条件,是对翻译的外部环境的探索。
三、译者的实践主体性特征
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主体是实践主体,离开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一种观念主体。作为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和主体性都是在实践过程中被建构的,而不是事先给定的。译者作为实践主体,与我们以往对主体的界定之间的差别在于他参与到实际的翻译实践过程之中,是在场的、现实的存在。同理,译者的主体性也是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建构物,作为实践的根本特性,主体性有社会性、历史性等特征。
1.译者最为翻译实践的主体
马克思从主体客体的关系出发对实践做了科学的界定,提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只有那些能够创造“感性客体”和“思想客体”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才是对象性的活动。也就是说,要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来理解主体。离开实践谈主体,主体只能是一种抽象的、观念的主体。基于以上界定,翻译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应归属“实践”的范畴。同理,译者也应该是实践主体,译作就是译者创造的“思想客体”。将翻译界定为实践是探讨译者作为实践主体的前提与基础。译者的实践主体地位隐射了译者不同于以往的主体身份。实践主体体现了主体的现实性,它是具体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存在,不是观念中的、逻辑意义上的主体。因此,从实践的角度界定译者的主体身份,无疑可为我们认识译者的角度提供一种补充。
2.译者作为实践主体的社会性与历史性
主体是在实践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主体的主体性源于实践的主体性。实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语境下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历史性是实践的真正本性”。只有在真实的、动态的社会历史中才是具体的实践,不存在脱离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所具有的社会性与历史性源于实践的社会性与历史性,表现为主体是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个人,即主体是社会的存在,历史的存在。人的社会性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因此必然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与历史性是主体之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因此“离开了历史性,就没有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历史中,我们才能生成为主体”。同样,离开了社会,也不可能有主体与主体性的存在。主体与主体性的存在不仅需要空间维度,也需要时间向量。社会历史是主体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的展示,从而使主体成为一种社会主体、历史主体。实践创造了历史,而历史的意义联系又确证了实践不是先验的活动,而是具有现实性的具体的过程。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主体必定是历史性的存在,是历史主体。
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因为原作者在当下是缺席的、不在场的,所以译者只能与原作而不是原作者建立直接的对象性关系。面对同一个文本,译者因身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联系,对其理解也一定会体现出不同时空性。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都使主体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客体。翻译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交往行为,它不仅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状况的制约,同时又能对后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实践哲学把我们带出了观念性文本,引领我们走进了现实的生活世界,让我们从实践的角度来思考翻译与翻译行为,把翻译看成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一个能动的、现实的介入过程,因此,翻译从来不是简单的语言活动,而是一种历史的、社会性的体现。
注释:
①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第28页
②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第38贞"
③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卜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1]陈大亮.翻泽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02.
[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化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出版社,2004.
[4]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
[7]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013年度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践哲学视域中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QW201322);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话语标记语视域下的非文学翻译研究”(12542210)。
李文杰(1982-),女,蒙古族,硕士,讲师,从事语言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