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专题服务工作的探讨
2016-01-28毕静孙静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图书馆
毕静,孙静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图书馆
关于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专题服务工作的探讨
毕静,孙静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图书馆
独立学院的课题研究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学科专题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以读者为切入点,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更深层次的专题服务工作。本文就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学科专题服务工作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系列建议和意见。
独立学院;图书馆;专题服务
当今网络时代下,信息瞬变,课题研究越来越复杂,分工也越来越细,各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相互结合渗透,各专业利用的类型、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以数字化网络的形式来传播各种知识,使读者对学科服务检索的质量不断提高,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的文献要求也与日剧增,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专题服务工作对今后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日趋明显。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可帮助读者检索信息、挖掘知识、整理知识,但目前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专题服务呈现出检索知识不集中、主动服务不到位、跟踪服务滞后等现象,为了能让读者快速获取自己所需求的信息,学科馆员应尽快掌握各学科主题的关键知识,从而让读者对新课题的研究方向、背景有宏观把握,为后续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及时跟踪该课题领域的文献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空间,进行学术共享。
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做为一种新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它本着“读者第一”的宗旨,以读者为中心,提升委托人获取文献信息与利用能力为目标,依靠文献检索平台,构建一个适应读者个性化信息需要的资源保障环境。各学院图书馆根据学科专题服务情况看,可以分课题支撑服务、教学支撑服务两大类。学科服务涵盖读者调查问卷、电子资源利用宣传及培训、新书推荐、特色馆藏及数据库的建设、读者个性化服务、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科技查新、专题服务、代查代检服务、参考咨询等诸多内容。学科馆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图书馆与对口院系的信息交流与联系,协助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专题检索;宣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利用资源利用培训;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征求读者的需求意见与建议等。
1 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专题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独立学院课题研究信息需求旺盛
近几年,随着独立学院的成长,其中各院校日益意识到提高高校办学声誉的当务之急是提升自身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水平,这也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强校之本。各院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鼓励教师搞课题,并设立教师科研项目工作量的有关考核规定。因此,独立学院教师的信息需求数量与信息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烈。
1.2独立学院课题研究信息需求范围有限
独立学院的课题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教学等领域因为投入少、费时少,所以在这些领域比较集中,而在科学技术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相对比较少。例如,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008-2011年度的51项院级科研立项中,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方面共有6项,占11.8%;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方面共有8项,占15.7%;经贸、会计方面的研究共有9项,占17.6%;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研究5项,占9.8%。
1.3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专题服务内容较单一,以代查代检为主
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学科专题服务一般包括负责提交论文、科技查新、代查代检、专题服务等,服务和咨询内容较单一。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学生和教师为主。独立学院学科带头人以及课题负责人多数是返聘教授和骨干教师。他们在电子文献检索技术方面比较缺乏,同时教学任务较重,一般选择代查代检的服务形式,并要求提供全文。因此,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需要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多样化。
1.4学科馆员整体素质偏低
国外学科馆员所占比例约占三成,而目前我国的学科馆员所占图书馆人数的比例还不到1%。从目前已有的学科馆员的人员素质结构来看,大多数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总体素质偏低,在学历、职称、层次结构等方面都不尽合理、不专业,对于深层次的服务难以承担。学科馆员所提供的信息结果显示,馆员所提供的服务达不到教师的需求,其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差距很大,远不如教师专业,读者对其的认同度和信任度都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科服务的效果。此外,学科服务内容比较泛泛,对教师的课题专题服务达不到深度的支撑。学科应与院系建立专题服务共享制。
1.5面向专题服务不深入
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学科文献资源匮乏,资源整合不完善,尚未建设专题数据库。图书馆除了可以提供空间场所(如资源共享空间、学术会议)、最基础的文献资源(如专题服务、科技查新)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支持外,基本没有对课题研究的评估服务,只能依托大的公办院校提供评估,专题服务不深入不彻底。
2 完善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专题服务的策略
2.1加强学科馆员的服务意识
始终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服务的宗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改变以往坐等读者上门咨询的服务观念,开展多种服务形式。切实做好深入课题,了解课题的专题服务。
网络是很好的便利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为读者开展跟踪服务。如图书馆主页上的留言板、E-mai、微信、QQ等进行专题服务。与各系教师保持联系,密切配合。学科馆员应进行跟踪服务,以便能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做好跟踪计划,对读者的资源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
2.2提高学科馆员的素质,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专题服务针对的都是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所需的专业知识比较精深,为其提供的信息资源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深度,这就决定了学科馆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文献检索能力。学科馆员应熟练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参考工具,掌握各种数据库、检索技术及检索策略。不断提高文献信息检索、选择、分析、组织的能力,以适应网络时代专题服务的要求。
2.3掌握各种课题的相关资讯,做好跟踪服务
2.3.1要及时掌握各种课题的相关资讯
如何去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能力,其突破口在用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分析用户需求、研究各对象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方向之一。独立学院专题的读者的特点主要是:返聘的老教师,一般做为学科带头人或科研立项的负责人,但他们对电子资源并不熟悉,对文献查找方法也很茫然;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评定职称教师,他们对信息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做好这两部分人的专题服务很重要,同时也要做好数字化资源的介绍和推荐,缩短其熟悉过程的时间。
2.3.2切实做好课题的跟踪服务
在申报项目或开题时,研究人员需要进行一次文献的收集,大量收集与课题相关论文的摘要综述方面的信息。读者的专题信息需求量大,学科馆员可将这阶段作为切入点,在开题立项前对读者的立项方向以及所需的文献信息进行调查等等。将调查结果所反馈的课题进行一次文献检索,为读者提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在项目或论文进行中,读者对所检索的大量文献信息难以管理,这时学科馆员应为读者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数据分析和有关国内外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及时提供给读者。
在论文结题和即将发表时,这阶段图书馆应及时给予投稿指南,帮助用户选择文章发表途径、保证文章刊发质量。
2.4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建立专题数据库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更新发展,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流重点将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上,然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基础是数据库的建设。根据读者的各种需求,没有哪个数据库可以包罗万象,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尤其是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和教学特点,根据自身的课题研究的重点和优势,图书馆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源加工、处理、整合,建设具有本馆特色专题数据库资源,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独立学院图书馆面临的重要任务。
目前,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还不完善,学科专题服务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学院的发展和图书馆的现状,应把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作为学科服务的重点。但这项工作并不是一两天就能步入正轨的,独立学院图书馆应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学科专题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加大对学科服务的宣传力度,开拓服务领域,充分展示独立学院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