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谎仪与测谎

2016-01-28张正宜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测谎仪原理嫌疑人

张正宜

测谎仪与测谎

张正宜

在我逐步了解测谎仪的过程中,我对测谎仪的可靠度深表怀疑。因为实用测谎仪的误判可能会同时改变无辜者和罪犯两个人的生活轨迹,从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在刑事案件中对待测谎的结果要更加慎重。我希望够通过此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粗略的了解测谎器的原理和过程,从而对它进行客观的评判。

测谎;测谎仪;刑事案件

在早期社会,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诚实的人比说谎者更能承受酷刑的折磨,酷刑似乎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去获得真实的情报。随后,当心理学家发现说谎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后,便采用原理简单的机器——测谎仪——来检测脉冲的变化。较早的测谎仪是于1902年由James Mackenzie创造的,但并不太成功。一位意大利心理学家Ⅴittorio Benussi于1904年发现一种计算吸气量和呼气量之间差异的方法,为之后测谎仪的改进奠定了基础。1915年,美国心理学家兼检察官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谎言检测器上进行了多项开创性的工作,发明了间断收缩血压测试,并将其加入到现代测谎仪中。他的这一技术是以测量间断的收缩血压为基础,通过在审讯期间给嫌疑人戴上一个标准血压表套袖和听诊器,以此来读取嫌疑人“心声”。1921年,一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的医学博士的学生,John Augustus Larson,发明了首台真正意义上的测谎仪。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呼吸率,将测量血压的检测器进一步完善为一台具有记录脉搏、呼吸和皮肤电阻的仪器——测谎仪。在1921的夏天,在一起谋杀案中,《旧金山呼声报》要求Larson对杀死牧师的嫌疑人William Hightowe使用这台仪器。这次首次将测谎仪用于刑事案件。在测试过程中,Larson对嫌疑人的呼吸率、血压和脉搏进行不间断的测量,并对最后的记录图像进行分析,成功破获此案件。这之后,此台测谎仪也曾成功的应用于多个刑事调查中。现在,测谎仪仍应用在一些严重或棘手的法庭审判案件中。为从心理变化上找到一些突破口,CⅠA、FBⅠ和其它一些联邦调查局都在使用测谎仪。

使用测谎仪测谎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审讯提问和分析数据。在使用测谎仪前,测谎人员会反复向嫌疑人强调测谎仪的科学性、有效性为达到威慑效果。在测谎人员准备好将要提问的内容后,进入审讯环节。为检测嫌疑人正常状态下的心理指数,测谎师一开始会提问一下无关的问题(如名字、出生地等)对其的性格进行简单的了解。随后,测谎师由深入浅的提问有关涉及刑事知识和犯罪内容的问题。在审讯环节,测谎师的能力和技巧对于最后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给审查对象施加心理压力,并且一步步的诱导嫌疑人说出真相。审讯结束后,进入讨论分析所得生理数据(血压、脉搏、呼吸和皮肤导电性等)的步骤。从前期准备到得出结果,整个测谎过程会持续3-4个小时。在中国,测谎器检测的结果并不能直接作为对嫌疑人定罪的证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官方承认且支持了测谎仪的可靠性可保持在89%-98%之间,也表示曾经通过其侦破了很多棘手的案件。[1]虽然历史上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支持测谎器的使用,但仍有大量来自各个领域的反对、质疑的声音。测谎仪的可靠性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我认为测谎仪的使用是不够科学严谨的。用一个原理简单的机器检测分析人们复杂的心理活动,太多不可控因素导致其结果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在大众心目中,测谎仪似乎有着特异功能,通过读取人心获得结果[Polygraph Results Often in Question.]。但是,要令多数人失望的是测谎仪只是读取并且记录因精神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并非是“读心术”。中国教授吴伯新认为,测试的结果70%取决于人为努力,剩下的30%才是机器发挥的作用。因此,特殊案件的过程极大程度上基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只有在机器和人以极低的错误率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下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最后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也可称测谎技术为人机技术。在审讯过程中,问题是测谎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主管设计的,并且大部分程序都是由测谎人员主导掌控的。因为没有固定且较为科学的原理做基础,我认为人为参与度过高会导致整个过程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首先人无法像机器一样达到完全理性,没办法避免或多或少会带着自己的情绪和意见进行测试和分析。明尼苏达大学一位深入研究测谎仪的心理学家WilliamⅠacono认为测谎员作为引导审讯的关键人,其主观意见对最后的测试结果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其次,测谎员的技巧和能力会直接影响最后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审讯前被测人员是否能被测谎仪的“能力”威慑到,审讯中测谎员所提问的方式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嫌疑人陈述事实,测谎员提问的内容是否能够直戳被问者要害(给予精神压力),测谎员是否能掌控检测时的氛围不要过于轻松或过于紧张。以上的每一个因素都与最后结果挂钩,但是没有一个人能保证在测谎过程中这些因素都在掌控范围内。

测谎的原理其实只是基于心理战术。检测人员会在使用测谎仪前威慑被测人,给他们施加心理压力。如果威胁手段能发挥有效作用,人们会主动坦白自己的罪行。一些政府认可并且使用测谎器是因为当嫌疑人相信测谎仪“能力”的时候,当检测员问一些尖锐及压迫性的问题,如“我感觉你隐瞒了一些东西,你有什么想说的?”嫌疑人就会全盘招供,承认他们所做的事。美国测试协会主席T.Ⅴ.O'Malley承认测谎的价值简化促进人们说出真相的过程。因此测谎仪测谎的本质实际是在用一种心理策略压迫被测人后,对所得数据进行主观分析。然而一个成熟的体系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与使用这些伎俩完全不同的是,最后的结果需要基于理性客观的事实和分析上,尤其是在测谎结果会决定人们未来命运的情况下。在文章“Learn the Truth About Lie Detection”,测谎仪的原理被称为“是基于诡计,而非科学”。

由于个体的心理素质不同,无法保证这样得到心理策略是否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发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只有22类案件适合使用测谎仪,如:投毒、爆炸和谋杀等。对于其它形式的案件,如:习惯性盗窃和抢劫、连环杀人案等,并不适用。原因很简单,习惯性违法行为是以类似的犯罪方式多次重复犯案,对于他们来说罪行只是属于家常便饭。这样的惯犯在测试中能够保持相当冷静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审讯的问题就好比讯问今天有没有刷牙洗脸一样,并不会导致他们有明显的心理波动,因此测谎仪检测出来的数据也没有分析讨论的价值。同样的道理,一个作案手法极为残忍的罪犯一般都会有着较高的心理素质,他们可能对自己情绪的掌控能力会比一般人要好,他们很善于隐藏或者伪装自己的情绪;或是极端一点,他们对很多事情是麻木的,没有情绪波动的。即便测谎仪有侦测到身体上的变化,这些被视为由撒谎心虚引起的情绪变化,也可由其他外界因素引起。就好比一个人越想做好一件事情,然而结果总是因为过度在意、过度紧张在过程中频繁出错。一个情绪敏感的人,在心理抗压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无论是否作案都会因为尖锐的问题引起心跳加速的反应。除此之外,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手法得到提升的。生活中,学校组织教育学生进行消防预演是很常见的事情,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可能发生的火灾情况有些足够的经验知识和心理准备,以备在真实场景中可以保持镇静、安全逃生。经过一番特殊训练会大大减少人们对于突发事件的情绪波动。同样的道理在测谎仪测谎上也可以应用。面对审讯员的尖锐问题,罪犯是可以通过训练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经常性撒谎的人可以做到脸不红心不跳的骗人,那更别说骗过一个原理简单的机器了。在以上的情况中,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明显是不合理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会让罪犯成为漏网之鱼。在没有真正科学原理支持的情况下,需要慎重考虑测谎器在刑事事件中的使用。

在历史案例中,因测谎仪导致的不公正事件不在少数。2002年由联邦小组人员审查,为找到10名间谍,对10000名员工使用测谎仪进行身份确认,结果表明将近1600名无辜的人被错误的“定罪”,而真正的2名间谍则被漏网。他们表示这样的数据实在难以让人相信测谎仪的准确性。在准确性波动如此大的情况下,一些成功案例也无法成为继续测谎仪的理由。为了遏制不公正判断的发生,不应该在刑事案件中继续使用测谎仪。

测谎仪测试在科学界和公众中已产生了相当大的争议。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测谎仪在原理和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和创新,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改进或改变。人们高估了测谎仪的准确性和能力。测谎仪的使用过程存在过多不可控因素,其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其次,以心理策略作为基础,它的原理也不够科学严谨。在刑事案件中使用测谎仪所做出的判定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命和未来,然而综上对其可靠程度的判定,显然没有人可以承担误判后的严重结果。

[1]"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Lie Detection Training Schedule."History of CⅤSA.

[2]"Ⅰllumin-Lie Detection:The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lygraph."Ⅰllumin-Lie Detection:The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lygraph.

[3]Polygraph Results Often in Question.(2006,May 1),.

[4]THE POLYGRAPH AND LⅠE DETECTⅠON.(n.d.).测谎仪准确率达98%背后的4大误区.(n.d.).

[5]AntiPolygraph.org:Learn the Truth About Lie Detectors.(n. d.).Retrieved March 19,2015.

[6]The Truth About Lie Detectors(aka Polygraph Tests).(n.d.).

张正宜(1998-),女,汉族,内蒙古人,高中,学生,毕业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心理。

猜你喜欢

测谎仪原理嫌疑人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测谎仪
光从哪里来
嫌疑人X的童年照大献身
测谎仪的真相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测谎仪研发成功
三名嫌疑人
真真假假测谎仪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