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信息社会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于管理转变的思考

2016-01-28彭青松西南科技大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信息

彭青松西南科技大学

关于信息社会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于管理转变的思考

彭青松
西南科技大学

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图书馆工作也受到了多方面且深刻的影响。图书馆只有拥有优质服务,特色馆藏,并持续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改善信息服务质量,才能为科教及社会大众知识普及等提供更好的工作服务。本文主要就信息社会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于管理转型的新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图书馆在信息环境下开展服务的新思路。

管理;管理转型;图书馆服务;信息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的发展形成了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图书馆读者需求、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手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拓展目前的服务范围,树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竞争意识,完成管理于服务的全面转型,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主动向社会及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及知识服务,积极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以此来向数字化社会与信息时代传递图书馆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专业作用。

1 传统图书馆服务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服务工作缺少主动意识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缺乏主动性,一切的服务内容都是跟借阅与资源供给相关的,仅仅把图书馆视为图书借阅室,简单地等着读者上门。其中不乏把自己视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和主人,头脑里没有服务的意识。

1.2 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时效性不强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相互之间难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无法做到共享信息资源,所以很难建成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当各校图书馆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而各自学校图书馆的文献更新速度又不足以满足学校的需求时,高校图书馆就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效。

1.3 高层次的人才比较缺乏

在信息时代,很多高校图书管理员都成为了建设信息系统的组织者,这就需要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例如计算机专业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等等,但现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结构上还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有些图书馆甚至出现高技术人才断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能力,不利于高校图书馆正常工作的开展。

2 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新变化

2.1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运作模式无外乎借出书籍和接收归还的书籍,也就是要求读者自己主动,图书馆管理人员只负责办理相关手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转变自身的工作态度,重视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实现这一转变的方法很多,例如开通《信息综览》与发布《新书推介》等服务系统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多样化信息服务,拓宽服务的范围,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2.2 读者服务出现新内容

现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的,因此图书馆过去的借还书模式以及现场阅览等模式都会被逐渐淘汰,都将被互联网的咨询服务、检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以及互动服务所取代。随着图书馆服务模式多样化的形成,高校的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收藏并共享文献的中心,而是成为了信息服务的提供平台。

2.3 服务模式有了很大的拓展

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的相关服务体系已经不再局限于当面交流了,读者可以在图书馆的官网或相关网站进行留言或互动,也可以将意见等信息通过电邮发送到指定邮箱。通过在线实时或延迟交流的形式,图书馆管理人员为读者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使得图书馆的服务途径显著增加。图书馆应尽快解答读者所提问题或意见、建议,从各方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3 图书馆创新服务于管理转型的思考与对策

3.1 由被动型服务转向主动型服务

以前我们的图书馆以借阅与还书服务模式为主要的业务模式。现在我们要转变工作态度,要求馆员以读者为中心,了解读者关于需求方面的信息,通过发布《新书推介》信息和开通《信息综览》等服务系统,积极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力求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3.2 加快数字图书馆进程,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在中国知网中,以“数字图书馆”为检索关键词、以“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为限制领域的文献有22553篇,我国图林人士以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信息技术、数字化等为出发点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研究。推动珍贵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图书馆进程,加大资金支撑力度,实现全面的数字图书馆共建工作,具有非凡的意义。

图书馆的信息通常都是来自于读者馆员间的资源传递、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以及互联网的资源开放等。图书馆在完成现代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对本馆信息资源进行开发,通过馆际资源共享来对虚拟馆藏加以延伸;搭建平台,增加馆员和用户共享资源的多样性;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尽可能多地整合信息资源以便为读者提供服务。搭建数字图书馆的共享平台,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和用户的吧便捷对接,丰富信息需求,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环节。

3.3 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建设图书馆自身的人才系统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也是当今社会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综合能力和素质,包括计算机的基础应用知识、网络的基本使用方法等等。对此,图书馆方面可以采取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措施加以完善,图书馆应支持内部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在职进修,并定期举行一些讲座会学术交流活动,只有如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才能实现对自身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整体运作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

4 结语

图书馆未来的管理和服务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管理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扩充知识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与时俱进,才能提出更多适应新信息社会环境的方法和策略。

[1]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14:66,189.

[2]黄俊贵.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散论.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 24(113):3-11.

[3]张晓林.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重组与大学信息服务模式的再造.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l):16-21.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信息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