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及效益分析
2016-01-28朱胜龙刘淑霞国网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朱胜龙,刘淑霞国网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及效益分析
朱胜龙1,刘淑霞2
1国网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2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供电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许多新技术与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有力推动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供电智能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其能够利用现代化技术来高效监管供电系统,降低供电成本,优化供电服务,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就对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及效益进行分析和探讨。
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重要性;效益
国家电力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式发电技术不断突破,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突破口,进一步推动了企业供电的智能化管理。供电智能化管理主要是将电力设备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监控与保护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用电水平与设备管理水平,优化供电服务及供电质量,降低网损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一、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概述
(一)含义
对于供电智能化管理而言,其是将电力设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有机融合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与供电网在正常与事故情况下的计量、控制、保护与监测。这样能够与用户建立紧密的联系,保证价格的合理性,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企业管理的高效性以及供电的经济效益[1]。通常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涉及与供电系统相关的数据流及控制,具体如下:①供电站自动化。供电站自动化作为一项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集现代化管理与设备、控制技术、数据传输、计算机技术于一体,能够减少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运行费用,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同时供电站自动化主要是以信号自动化等技术为依据,具有系统、接口、继电保护、测量表计、自动控制、监视控制等功能,可以取代传统供电站的二次设备领域,提高供电站的效益。②10kⅤ及低压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具有调整电压、无功补偿、恢复供电、负荷转移、事故区封闭、现场控制、远程控制、在线运行监测等功能,能够完成馈电线路的网络重构、故障隔离、故障诊断、控制与监测等。
(二)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办公设备的更新,电力供应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与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电气控制主要是利用各种中低压开关与中低压电器等,有效实现监视、保护、控制、供电等功能,但是这种方法多是采用手动操作[2]。在现代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气设备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全新的配用电智能化管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供电智能化管理具有高效安全、成熟可靠的优势,可以为电器化时代带来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其会成为电气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的效益分析
(一)直接经济效益
1、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电计算机设备的运用。管理人员在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工作中,采用先进的与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确保电气设备的有序运用,增加企业效益,满足企业与管理的实际需要,提高供电质量。同时采用智能化与自动化的供电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故障次数,增强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便于快速分析与诊断故障原因,为正常供电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加强设备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智能化的供电管理方式,可以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如设备管理与检修过程中,采用供电自动化监督系统,打破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检修,有利于节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减轻管理的工作量,便于系统的维护运行。除此之外,采用智能化的供电管理系统,能够通过监控负荷来合理分配负荷,保证供电设备的投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用。
3、降低网损率
当前国内供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利用无功与电压优化控制,能够降低3%的网损率[4]。借助无功与电压优化控制,可以说,供电智能化管理能产生十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且间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则更大。
4、降低用人成本
传统的供电站往往需要对供电设备与电路进行检修,一旦出现故障,则需多方查找原因且及时进行维修。一般一个中等规模的供电站至少需要十多位工作人员,而自动化供电系统的功能十分强大,能够明确分工,减少电工的工作量,全面清晰监控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减少维修与运行人员的数量,降低用人成本。
5、提高用电管理水平
以往的用电管理多是以电工实践经验为依据进行管理,管理的优劣取决于电工的技能水平、责任心和经验等,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十分看重电工师傅,但是电工师傅只能保证企业的用电,根本不能保障用电管理的高效与可靠。而自动供电管理系统的运用为现代企业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用电管理方法,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实时的信息及数据,对企业内任何地方与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直观监视,实现计划供电与停电的总体控制,便于企业科学调整用电峰谷[5]。同时维修人员可以借助电脑画面的预警提示来检修与保养设备;值班电工能通过画面全面把控供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管理者可通过电量统计报表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与控制;电气工程师可利用系统报表来指定检修及保养计划,从而为企业ERP提供完整的信息数据,提高管理水平。
(二)间接经济效益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对电源的污染,如电磁和谐波干扰对设备及环境造成的影响,导致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自动化供电系统能够诊断出许多疑难问题,如功控设备与电脑使用寿面短、产品合格率不高等,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另外,由于系统的监控主机多安装于值班室或办公室,与高压设备等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这样能够减少电磁波对工作人员的危害,降低人员发生职业病的几率,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促进企业医疗负担的减轻。
结束语
供电智能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能够减少用人成本与设备管理成本,降低网损率,优化供电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也能降低电工职业病发病率,减缓电气设备的损耗,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总之,在现代企业供电管理过程中,采用智能供电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莫伊,金晶.构建智能化供电所管理体系[J].大众用电,2011, 10:30-31.
[2]王海.浅析供电企业MⅠS智能化营销管理[J].北京农业, 2011,30:18-19.
[3]蓝源娟,宋才华,王永才.电力抄表核算业务中计算机智能化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02:52-53+56.
[4]陈楷,徐荆州.地市供电公司电网智能化规划工作研究[J].供用电,2012,04:33-36.
[5]郑榕.浅谈供电企业的智能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2,2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