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6-01-28王艳萍内蒙古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中心卫生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老年病心电图麻醉

王艳萍内蒙古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中心卫生院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王艳萍
内蒙古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中心卫生院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较顺利的康复。某些特殊病人,如老年人最常伴有的疾病为心血管疾病,且常累及心、脑、肾的功能,另外,老年人消化系统也容易出现肝细胞退行性变、肝脏储备和解毒能力下降,对药物代谢功能减退。老年男性因前列腺肥大致残余尿量增多,易发生慢性尿潴留和下尿路感染等都须进行一些特殊的准备和处理,本文对围手术期老年病人的护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围手术期;老年病人;护理

一、老年人常见疾病对手术的影响

(一)呼吸系统慢性炎症等病变。呼吸系统病变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当麻醉和手术影响其呼吸功能时,易致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对肺功能影响较大,更易产生术后并发症。据统计,在手术死亡病例中,约25%的病人系死于肺部并发症。

(二)冠心病。若冠状血管疾病稳定、心绞痛的类型或重复做心电图无变化者、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者、心肌梗死后经过6个月以上已稳定者和心衰后经过1个月以上者,可择期施行手术。

(三)营养不良。约一半以上的老年外科住院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导致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长期卧床者血流缓慢,若再使用利尿剂将致脱水、血容量减少,可造成循环衰竭并有血栓形成的可能,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易发生组织水肿,甚至抑制心肌收缩力;电解质的紊乱,特别是钾浓度的改变,会影响心肌功能,对洋地黄化的病人更危险。

二、护理

(一)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担心所患疾病、手术治疗、疾病预后、术后康复艰巨性等因素有关。2.自理缺陷与衰老、疾病、手术等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衰老、疾病、手术创伤及术后禁食有关4.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功能不全、麻醉、手术有关。5.心排血量减少与原有心血管疾病、麻醉、手术有关。6.潜在并发症。

(二)护理

1.卧位。根据麻醉方法、疾病部位,选择适当的卧位,并保证病人舒适。

2.结合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合理使用各类药物。老年人经常使用多种药物,应将所用药物种类限制到最少,以防毒性反应和脏器功能受损;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慎重使用镇静剂,以免加强麻醉剂作用;不宜使用作用强的镇痛剂,以防抑制呼吸;注意降压药对水、电解质的影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要注意监测血钾浓度。

3.严密观察老年人病情及患病后的特点

(1)疾病表现不典型:老年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体温、感觉、呼吸、咳嗽、呕吐等中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热时不易辨别热型,对疼痛的反应不敏感,对疾病的反应较差,自觉症状轻,易影响诊断和治疗。

(2)常多种疾病伴发:表现为症状复杂、病情多变,由于应激能力差,各种不良刺激易诱发意识障碍等精神神经症状,这与脑血供不足、代谢率下降、神经递质失衡等有关。

三、老年病人常见疾病手术前后的风险防范护理

(一)呼吸系统慢性炎症等病变

1.术前: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能力差,呼吸道的准备非常重要。①常规拍胸片,做肺功能试验,特别是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多痰、哮喘以及过度吸咽者。若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50%,残气量大于20%,残气量/总肺活量大于50%,第1s肺活量小于50%,PaO2小于6.7KPa,PaO2大于6.0KPa,运动后血糖饱和度小于90%,肺动脉平均压大于2.67KPa,耐受手术的能力就显著下降。简单易行的肺功能试验方法有:快步登楼,如不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明肺功能尚可;缓步连续登楼,若心率及呼吸频率在10min内完全恢复原状,并无心律不齐,提示能耐受较大手术。②戒烟时间必须长于2周;注意保暖;要求病人深呼吸和适量运动,有利于扩张肺组织,增加肺功能;保持口、鼻腔卫生,防止呼吸道感染。③解除支气管痉挛;严重支气管哮喘病人,术前需用皮质激素治疗。

2.术中:①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并进行正确的麻醉管理,如气管内全麻能减少呼吸道无效死腔;能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达到有效供氧的目的;便于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②手术和麻醉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③防止呕吐物误吸和气道阻塞。④注意镇静剂和麻醉剂的用量,以免产生呼吸抑制。

3.术后: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有:①麻醉的作用;②肌肉松弛剂的使用,抑制了呼吸肌功能;③切口疼痛时病人不敢有效呼吸;④气道内分泌物堵塞和肺不张等致肺功能减退。

(二)冠心病

1.术前:①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等,了解心脏的病变和功能状态。②有心绞痛者,表示心肌缺血严重,术中、术后有室颤或心肌梗死的危险,术前须用药物治疗;一般较稳定的病人仅使用冠状血管扩张剂,防止血压下降即可。③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2.术中:①做心电图监测,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②尽量縮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注意输液速度,减轻心脏负担。

3.术后:①术后3d内按重症病人监护。②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相对密度、心电图、体液平衡情况。③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④调节输血、输液的速度。

(三)营养不良

1.老年病人味觉、嗅觉敏感性减退,唾液分泌减少,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以在饮食搭配上要做到营养均衡,以增进食欲。当进食量不足,难以维持营养需要时,应选择其他途径补充,在消化功能良好的前提下,首选经胃肠内补充的方式。2.积极治疗贫血和低蛋白血症。3.保持充足的血容量,及时纠正体液失衡。

同时,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采用适当的交流方式,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

[1]陈白姗.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

[2]郑君,吴彩蛾.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A].宁夏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

[3]袁红.老年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

猜你喜欢

老年病心电图麻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思考心电图之176》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