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016-01-28潘若凡哈尔滨市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潘若凡哈尔滨市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潘若凡
哈尔滨市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头孢他美酯含量、有关物质、聚合物及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头孢他美酯药物分析工艺研究、质量控制过程、体内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结论:随着新型固定相、检测器的研究以及联用技术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高效液相色谱法;抗生素;药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一种色谱分析方法,它采用规则均匀的颗粒(通常直径在10μm以下)作为固定相,通过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利用样品中不同的组分被流动相携带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被分离检出。高效液相色谱法自1985年被收录于《中国药典》后,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药品检验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药品检验中最为重要的分析方法[1]。本文以头孢他美酯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头孢他美酯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与经典色谱分析方法相比分析耗时短,分离效率大为高。随着高灵敏检测器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检测灵敏度大为提高,为实现药品的快速、高效、准确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头孢他美酯药物分析工艺研究、质量控制过程、体内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研究中。
1.1 含量、有关物质
头孢他美酯是以3-乙酰氧基-7-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与氨噻肟乙酰氯经过缩合后,再水解得到头孢他美,头孢他美与特戊酸溴甲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头孢他美酯[2]。生产合成工艺较为繁琐,反应过程受到反应温度、酸碱度、时间影响,导致底物的分解、副反应的发生,致使所得产品的含量、杂质种类、聚合物情况复杂。《中国药典》中盐酸头孢他美酯采用等度洗脱法进行有关物质检查,王建[3]等学者研究发现改用梯度洗脱法,采用极性更大的流动相洗脱2 min后逐步调整不同极性的流动相比例,至乙腈-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液(540‥142.5‥250‥22.5)维持15 min,大量在《中国药典》条件下不能出峰的极性小的杂质得到充分的洗脱和检出。此外进行检测对盐酸头孢他美酯,7-ADCA、头孢他美酸、AE活性酯等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酸碱破坏、氧化破坏、高温等分解产物等杂质在233nm波长处均有相似的紫外吸收,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灵敏度更高。
1.2 聚合物的测定
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对头孢他美酯中的高分子量聚合物进行检查,根据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选择不同孔径的葡聚糖凝胶色谱柱,药物分子量较小,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后进入滞留于固定相表面的孔穴中,在色谱柱中所走的途径较长,保留时间也较长。聚合物分子空间尺寸较大、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后不会进入固定相表面的孔穴中而直接通过色谱柱,保留时间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实现体积不同的分子的分离和测定。
1.3 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及药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含量测定,用于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林茵[4]等学者选取健康的志愿者16例,所有实验者禁食12h后于次日清晨空腹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0.5g,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定时抽取静脉血约3ml,分离血清,精密量取待测血浆0.2ml,加入6%的高氯溶液0.2ml,振荡后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段内的血浆中头孢他美酯活性物的含量分析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及时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2.HPLC及其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均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检测器的发展,随着各个部件的改进,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升。如:小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LALLSPD)可以用于多糖、蛋白质类高聚物的高分子质量物质及分布的快速检测,且不需要标准品对照。与此同时多种联用技术的发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生机。如高效液相色谱-热喷雾-质谱联用,用于同一样品溶液中不同组分的同步分离和测定,极大的提高了检验效率,样品量及流动相的消耗大大下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在药物杂质检测中,能够对准分子离子进行多级裂解,从而提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以及丰富的碎片信息[5],实现结构信息的准确分析,且分离检验过程中不受流动相中的缓冲盐溶液的干扰。特别是在杂质研究和药物动力学研究阶段,通常杂质含量以及血药、尿液等体液样本中药物浓度很低,分析难度大且干扰多,液质联用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药物分析中的痕量物质[6]。在体内药物代谢过程临床用药监测的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监测血药浓度的同时对其相关的代谢产物进行确证,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
3.讨论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开启了人类对抗感染的新篇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天然抗生素的种类较少且均已产生了耐药性,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已成为主导。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患者死于与之相关的药源性疾病,药品的安全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不良反应一方面与药物本身的药理活性有关,更主要的是药品中所存在的毒性杂质密切相关。抗生素的分离、分析是药物分析中较困难的领域。微生物法、分光光度法、化学方法所需时间较长、专一性较差,正逐渐被取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抗生素类药物分析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特点,随着今后各种新型固定相、检测器的研究和开发,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该方法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不断加大。
[1]孙会敏,田颂九.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药学研究,2011,30(1):38-42.
[2]唐晓光.头孢他美酯的合成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47-48.
[3]王建,王丹丹,洪利娅.HPLC法测定盐酸头孢他美酯中的有关物质和聚合物[J].药物分析杂志,2015(2):295-300.
[4]林茵,覃逢超,伍俊妍.头孢他美酯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469-470.
[5]高佳,程晓昆,等.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6(5):86-87.
[6]王磊君,李钢,郑赛晶,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11种代谢物[J].分析化学,2015(1):121-126.
潘若凡(1987-),女,汉,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工程师),作者单位:哈尔滨市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药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