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世纪40年代萧红迁徙的生命体验

2016-01-28祝学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深圳518172平冈中学广东深圳518116

名作欣赏 2016年20期
关键词:萧军文学创作萧红

⊙祝学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72]⊙黄 文[平冈中学, 广东 深圳 518116]

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一)

论20世纪40年代萧红迁徙的生命体验

⊙祝学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广东深圳518172]
⊙黄文[平冈中学, 广东深圳518116]

20世纪40年代作家在惊险纷呈、不同寻常的迁徙过程中,内心受到极大的考验和震撼,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萧红在40年代经历颠沛流离的迁徙过程,漂泊怀乡、寂寞迷惘是萧红在迁徙过程中的生命体验。通过对萧红在40年代迁徙流亡中生命体验的个案分析,可以对40年代作家迁徙的生命体验进行全面观照。

40年代萧红迁徙生命体验

作家迁徙是20世纪4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由于战争的影响,40年代作家大多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迁徙流亡过程。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大家所熟悉。但40年代作家迁徙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内心变化却很少有人研究。萧红是40年代的重要作家,她在战火纷飞的40年代颠沛流离,经历了曲折的迁徙过程,本文结合萧红的迁徙经历和文学创作深入探析其40年代迁徙前后的生命体验,窥一斑见全豹,从而达到对40年代作家迁徙过程中生命体验的全面观照。

生命体验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创作主体从事文学创作时不可或缺的心理感受,一部伟大作品的产生一般都有作家独特而深沉的生命体验,生命体验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家通过现实生活的生命体验,经过内心的提炼与改造,成为可供观照的审美对象,然后发诸笔端形成文学作品,这就是文学的创作过程。生命体验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发愤著书说’‘不平则鸣说’‘诗穷而后工说’等,其理论本质,都是揭示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振发人的自身的生命力,唤起超常的创造力中所起的巨大作用。”①这些都说出了生命体验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作家的实际生活遭遇,经过内心的提炼与改造,成为可供观照的审美对象,然后发诸笔端形成文学作品。司马迁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段话说明了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的关系,没有生死攸关的生命体验,就没有刻骨铭心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陶渊明正是对官场污浊和社会黑暗的体验,才寄情于自然山水,歌咏自然山水的清新与朴真。李白游历祖国山川,这种游历体验使他的诗歌意气飞扬,以雄奇明秀山川作为自己诗歌抒写载体,气势雄浑。杜甫历安史之乱,颠沛流离,这种生命体验使他的诗歌多描写破碎山河,抒发离乱之苦,《三吏》《三别》皆为诗人离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这里简单地分析了生命体验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可见生命体验与文学创作密不可分,没有生命体验就没有文学创作。

就中国现代作家而言,生命体验同样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内心世界,继而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抗日战争爆发,40年代作家四处迁徙流亡,漂泊怀乡、苍茫悲愤等都是这期间作家感受最深的生命体验。因战争影响,迁徙前,首先在面对去留的问题上,作家们普遍处于前所未有的焦灼矛盾之中。抗日战争爆发前,叶圣陶于1935年在苏州建造了新居,一家人生活富足安逸,新居使叶圣陶魂牵梦绕,“讲究虽然说不上,但是还清爽,屋前种有十几棵树木,四时不断地有花叶可玩”。当战争来临时,走与留成了个难题,几经权衡,叶圣陶最后决定举家搬迁。“叶圣陶举家西迁,是下了一番决心的。那时候,叶圣陶一家老老小小八口人:老母、妹妹、妻子、至善、夏满子(夏尊的女儿,叶至善的未婚妻)、至美、至诚。老的老,小的小,一家人搬迁,谈何容易?何况,在抗战前不久,1935年,叶圣陶在苏州青石弄5号新置了四间小屋。”②人还未动,在面临迁徙问题上,叶圣陶处于两难的焦灼之中。当战争来临时,面队去留选择,40年代作家带有普遍的焦灼矛盾感受。

不仅在迁徙前作家处于前所未有的焦灼矛盾状态中,而且在流亡般的迁徙过程中,颠沛流离、凶险莫测、历尽艰辛、灵与肉脱胎换骨,这种少有的迁徙经历使40年代作家“一起进入了人生与艺术道路上难得、少遇的‘沉潜’状态”③。下面看看萧红40年代的迁徙经历与生命体验。

萧红在40年代迁徙流亡中,最为曲折、痛苦,体验最深。漂泊怀乡、寂寞迷惘是40年代萧红在战火纷飞的迁徙流亡过程中真实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不仅表现在萧红日常的言行中,而且还渗透在萧红40年代创作的小说中。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从小父母对她管束很严,萧红在这样一个地主大家庭里没有温暖,没有爱。萧红对家里人没有什么感情,只有祖父对她关心、溺爱。寂寞是幼年时期萧红的真实感受。后来,新学之风传到萧红的家乡,呼兰城内龙王庙小学开始招收女生,萧红成了首批女学生。高小毕业后,经过在家里与父亲的斗争,父亲允许她升学了。1927年秋,萧红进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读书。祖父去世之后,父亲更加专横威严,萧红在这个冰冷的家中再也得不到一点温暖和爱。后来,为了逃避父亲为她包办的封建婚姻,萧红出走了,这在当地曾经引起不小的震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逐渐沦陷。萧红随萧军等人从关外流亡到青岛等地,并开始接触尝试写作新文学。随后到达上海,在鲁迅的帮助和指导下写作,逐步进入上海文坛。在上海,因与萧军感情不和,萧红漂泊到东京,但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满街的蝉鸣声和木屐声使萧红产生生疏落寞的感觉。旅日期间,萧红写作了《孤独的生活》《家庭以外的人》《红的果园》《王四的故事》《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等小说和散文,皆抒发了这种寂寞孤独的情绪。后又返回上海。这是抗日战争爆发前萧红的经历。可见,抗日战争爆发前,萧红从一个反叛封建婚姻的青年知识女性,到逐步登上文坛,其间反抗封建父权,出逃流浪,遭到家族囚禁,经历了曲折的早年人生。

“七七事变”后,战火危及上海。上海的许多刊物被迫停刊,文化人士都纷纷撤退到武汉继续从事抗战文艺工作。萧军和萧红也来到武汉。此时,虽然萧红成了名作家,可公开以作家身份从事抗战文化工作,在生活条件上也有极大改善,但战火纷飞,独处异乡,且与萧军感情产生了间隙,萧红并没有好的心境。特别是与萧军相处,萧军的大男子主义经常刺伤萧红的自尊心,萧军甚至“有时也故意向她(指萧红,笔者注)挑衅,欣赏她那认真生气的样子,觉得‘好玩’”④。就是萧军这些大男子作风伤害了萧红的自尊心和感情。感情的伤害,加之山河破碎,在迁徙流亡中,萧红始终缠绕着寂寞迷惘的情绪。

后来萧红与萧军来到山西临汾。在临汾民族革命大学,萧军萧红在去留的问题上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萧红往往是弱势,泪水只能往心里流,声音是干涩、模糊、无力的。最后萧军决定留在临汾打游击,萧红、端木蕻良等去了山西运城。由于萧军的鲁莽、固执、炮筒子脾气,在与萧红的相处过程中,又频频发生外遇,“这些都严重地伤害了萧红的自尊心乃至感情”⑤。萧军与萧红的感情已经到了边缘,导致最后的分离,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这是迁徙途中,萧红面临的由来已久的一件痛心事,流亡中与萧军相遇相知,但又在炮火纷飞中宿命般地分离,萧红心如死灰,变得孤独无助。与萧军情感上的纠葛与破裂,再加之时局动荡不安,劳累奔波,这一时期,萧红并没有归宿感,流亡途中,充满了漂泊感。

在临汾与萧军分开后,萧红重回武汉,后日军又进攻武汉,萧红独自一人坐船到重庆。在重庆萧红暂时安顿下来,但情绪并不好。虽然萧红重返武汉时已与端木蕻良正式结婚,但萧红对萧军的感情依然很深,加上端木蕻良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她与端木蕻良的关系也受到朋友的非议,这些给萧红带来诸多苦闷,寂寞迷惘依然缠绕着萧红。作家白朗曾经回忆起萧红在重庆时的迷惘和绝望:“萧红当时的心情很不好,从不向白朗谈起和萧军分开以后的生活和情绪,一切都隐藏在她自己的心里,对着一向推心置腹的故友也竟不肯吐露真情了,似乎有着不愿人知的隐痛在折磨她的感情,不然,为什么连她的欢笑也总使人感到是一种忧郁的伪装呢?她变得暴躁易怒,有两三次,为了一点小事竟例外地跟白朗发起脾气,直到她理智恢复,发觉白朗不是报复的对象时,才慢慢沉默下去。有一次,她对白朗说:‘贫穷的生活我厌倦了,我将尽量地去追求享乐。’这一切,在白朗看来都是反常的。白朗奇怪,为什么萧红对一切都像是怀着报复的心理呢?白朗推测:也许,她的新生活并不美满吧?那么,无疑地,她和萧军的分开应该是她无可医治的创痛了。她不愿意讲,白朗也不愿意去触她的隐痛。”⑥不仅情绪忧郁,萧红对未来也绝望,萧红曾经对白朗说:“未来的愿景已经摆在我的面前了,我将孤寂忧悒以终生。”⑦萧红甚至开始一种堕落的生活方式,抽烟、喝酒、谈天、唱歌。有一次,萧红看到萧军从兰州寄给梅志的照片,“她手里拿着照片一声不响,脸上也毫无表情,刚才的红潮早已退了,现在白里透青的颜色,像石雕似的呆坐着”⑧,显出寂寞、迷惘、伤心的样子。后因为敌机不断来轰炸重庆,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辗转漂泊到香港。寂寞、迷惘、感伤是萧红这一时期真实的生命体验。

香港成了萧红年轻生命的终点。萧红辗转到了香港直到生命结束,她一生重要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其间萧红受到疾病的折磨,经常失眠、咳嗽、发烧、头疼,后被确诊为肺结核,并且严重,到两片肺叶上都有空洞。在住院期间,护士对待病人十分冷漠,医生也一副英国绅士派头。萧红无依无靠,只得忍受精神上的虐待。虽然萧红在香港已成为文化名人,与茅盾、柳亚子、胡风等文化名人来往颇多,但精神的忧郁和疾病的折磨,使她时常感到孤独、寂寞。

在最后短暂的时光中,萧红创作的许多重要作品都透露出寂寞的怀乡之情,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感触到萧红的这种情感。这一时期,萧红相继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短篇小说《后花园》、长篇小说《马伯乐》、短篇小说《小城三月》《北中国》《马房之夜》等,这些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怀乡情绪与寂寞情调。如《呼兰河传》不仅描写了故乡呼兰河地区的民情风土、民众生与死的挣扎与坚强,更是弥漫着寂寞情绪,怀乡之情。小说既以儿童的视角,表现了对童年故乡生活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回忆,小女孩的调皮、祖父的娇惯、后花园的美好,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弥漫着强烈的怀乡之情,又写了成人世界的冷峻、麻木,甚至凶残、愚昧,真实地展示了小团圆媳妇的惨死,让人震惊。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萧红在小说中展现自由自在的童年世界,其实是在慰藉作家迁徙流亡中寂寞凄苦的心灵。萧红写实地展示成人世界小人物生与死的挣扎,旁人的冷眼、冷漠,直接地传达小人物孤独、绝望的精神困境,以及作家这一时期寂寞迷惘的生命体验。所以说,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呼兰河传》,折射了作家饱受离乱之苦,小说中的寂寞情调,是作家这一时期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

关于《呼兰河传》的寂寞情调,研究得比较多,这里不再重复。还是茅盾的评论最为精辟。早在1948年,萧红逝世没多久,茅盾就深切感受到小说的寂寞情调,并以感伤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评论文章《〈呼兰河传〉序》,指出了《呼兰河传》的寂寞情调,认为萧红“在香港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⑨。这一时期另外的长篇小说《马伯乐》,讽刺了像马伯乐这样怯弱、自私、多疑、平庸的男人,从侧面流露出萧红对男人的绝望。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萧红在贫病交加中,在炮声隆隆的香港玛丽医院病逝。萧红小说中的寂寞怀乡情调,是作家在迁徙流亡中饱受离乱之苦真实的生命体验。

以上以个案分析的形式,深入研究了萧红在战火纷飞的40年代颠沛流离的生命体验,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管窥中国现代作家这一时期整体的内心变化和生命体验。实际上,中国的现代作家们在40年代大都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迁徙流亡,并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种特殊的生命体验直接影响了40年代的文学创作。通过分析40年代作家经历的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进而管窥40年代作家的思想变化与创作变化,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作家迁徙与文学关系提供基本参照。这就是分析40年代作家迁徙中生命体验的意义。

①李泽淳:《生命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07页。

②陈辽:《叶圣陶传记》,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页。

③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9页。

④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二)》,《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3期,第273页。

⑤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页。

⑥⑦白朗:《遥祭——纪念知友萧红》,《文艺月报》1942年6月15日。转引自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第354页。

⑧梅志:《“爱”的悲剧——忆萧红》,选自《花椒红了》,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⑨茅盾:《〈呼兰河传〉序》,张毓茂、阎志宏:《萧红文集·长篇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作者:祝学剑,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文秘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秘写作研究;黄文,文学硕士,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语文教师。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浴火新生——四十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75106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萧军文学创作萧红
萧军纪念馆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探微——兼读李渔《窥词管见》有感
聚力文学创作 服务武功大局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萧红亮 作品
忆青年萧军二三事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延安日记》里的萧军与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