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2016-01-28华玉伟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游戏化小学体育

华玉伟

摘 要:游戏化教学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参与公平、公正的游戏,从中获得知识,并且减轻文化课带来的压力,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排除外界的压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同时,通过参与体育游戏中,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29-01

体育游戏化是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在游戏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顺利地进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笔者在此谈论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教学场地的选择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运动,还是游戏,都需要一定的场地来进行活动,而场地的大小应根据参加的人数的多少以及游戏活动范围的大小而定。在选择场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注意场地的安全性,游戏一般都是带有竞赛性质的,保证学生安全是是让活动顺利进行的先提条件。二是场地的界线要清楚,没有地域的局限游戏就要成为一盘散沙,还会影响其它班级的体育活动。三要注意游戏场地应远离课室,学生喜欢游戏在竞争过程中难免会大声喝彩,远离教室可以避免影响其他班级学生上课。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中,创设游戏情境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背靠背起立的游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8人,让他们背靠背坐在地上,然后让他们相互挽着胳膊,齐心协力站起来,让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站起来,并且他们的队员也没有掉队落伍的。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蕴藏着很大的玄机。又如,教师可以按4人一小组来进行比赛,将他们的脚绑在一起,这个游戏需要一定的默契才能更好地完成,若没有默契,就会很容易拖后腿,还有可能摔跤受伤。这样的游戏不仅仅能使学生可以愉快地进行体育课程,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默契度。此类游戏可谓是两全其美。寓乐于学,在快乐之中就把体育课程进行。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是课堂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根据学生身心发育和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量的游戏

由于在生理方面,小学生的骨钙化尚未完成,骨硬度低,弹性较大,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性大,关节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和灵活性,但支撑性较差。因此,据以上种种特征,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加强两侧的对应练习,同时还应避免负荷量过大的、或静止性的力量练习,这样做可以防止学生的骨化提前或者引起骨膜炎。又因为小学生心肌纤维较细,心肌力较弱,心率与成人相比要快,而心肌的发展落后于身体的发育。特别在运动时,他们主要是靠加快心率来增加血液的输出量,以适应供血的需要。所以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的运动负荷量不宜过大,心率控制在110~125/分就较合适。时间带负荷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尤其是憋气,张力性,静力性练习不宜过多安排,跑动的距离和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视情况灵活掌握。因此,应逐步加强对心肌和各项能力的锻炼,以防止负荷过重引起的疲劳。

四、注重体育游戏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的认知眼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变得非常的宽阔,思维能力也相对较活跃,甚至于有一部分小学生已经对于网络很熟悉了,经常玩游戏,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使体育中的游戏能够更加具有创新性,从而增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有助于建立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若教学中的游戏一成不变,缺少一定的创新性,就会降低学生对体育运动练习的兴趣,对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会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下搜索一些有意思又非常有创意、适合教学内容的小游戏,也可以在原有的游戏基础上进行改变等创新,还可以对一些游戏器材进行创新,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还有就是体育游戏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趣味性,游戏一旦失去了趣味性,那么体育游戏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吸引”师生的功能。因此游戏的选择和创编要出乎学生的意料,唯有使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新奇性,才能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总结:体育教学游戏化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游戏化,它是把教材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去积极主动地练习。在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到了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也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防止那种一律的、僵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互帮互学、边想边练、自定目的、自选角度、自我评价,从而打破以往只练不想,只会不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提高了技术,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和充分进行运动的多种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 洪.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J].科技资讯,2011(26)

[2] 史福民.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搞好小学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1)

[3] 陆建锋.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享受快乐[J].文教资料,2006(10)

猜你喜欢

游戏化小学体育
2016体育年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