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腹泻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6-01-27李胜利赵盼盼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白痢细菌性乳酸

李胜利 赵盼盼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59000)

猪腹泻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李胜利 赵盼盼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59000)

猪腹泻是危害养猪业的严重疾病,每年给养猪业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损失。猪腹泻造成猪生长缓慢、发育迟滞,饲料利用率下降,甚至猪死亡。引起猪腹泻发生的原因种类很多、病情复杂,多病种混合感染是重要的原因,对猪腹泻的综合诊断及正确的药物选择是防治猪腹泻的关键。

1 猪腹泻发生的原因

猪腹泻的原因分为两种:非传染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在猪腹泻死亡的原因中后者导致的腹泻死亡率较高,而前者则易发生在猪发育的最初阶段。

1.1 非传染因素导致的腹泻

1.1.1 消化系统环境的改变能够导致猪腹泻

猪在出生以前倡导是无菌的,出生后24h才会有微生物菌体的定植,有益大肠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优势菌体能够竞争性的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腹泻的发生率。猪在哺乳期间依靠优势菌群使母乳在胃肠道中转换为乳酸和乳酸,乳酸有利于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当猪断奶后就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水平,进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导致猪消化不良的腹泻。

1.1.2 猪对日粮中的抗原过敏导致的腹泻

在猪的胃肠道黏膜中存在的体液和细胞与抗原物质进行对抗。猪在采食后,由于饲料中存在抗原物质,这些物质会激发猪免疫系统反应,在获得免疫耐受性,猪的过敏反应能够导致小肠绒毛萎缩,小肠损伤,进而导致腹泻。

母体营养因子的缺乏也是影响猪腹泻的重要因素。在母猪妊娠期间,由于饲料蛋白的营养结构不合理,导致饲料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均衡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导致猪在出生后生长和发育不良,抗病能力下降。由于猪体内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导致抵抗力下降,进而出现腹泻。

1.1.3 饲养和转运应激因素导致的腹泻

猪出生后,由于自身体温调节能力不健全,加之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差。导致猪环境不适应,加之饲养管理中,大肠杆菌的滋生,也加剧了猪腹泻的发生几率。此外,由于疫苗或转运过程中,猪对环境中温度、湿度及地理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应激腹泻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1.2 传染性腹泻

导致猪腹泻发生的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

在病毒感染中,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都是病毒性腹泻的重要原因。轮状病毒一般发生在2~5周龄的猪中,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冬季流行。每年猪流行性腹泻均能够导致猪50%以上的死亡,且该病毒无季节性,全年均能够发生。胃肠炎病毒常以地方性流行为主,症状较轻。传染性腹泻病毒发生于母代,传染猪感染率为100%,症状较为严重。

猪的细菌性腹泻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居多,痢疾也常有发生。猪黄痢和白痢多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母猪饲料差、含乳量高均可导致黄痢和白痢的发生。由于大肠杆菌耐药性广泛,药物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猪黄白痢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其次,沙门氏菌引起的伤寒和霍乱多发生败血症,猪坏死性肠炎等。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腹泻死亡率高达30%,且在猪群中难以根除,也成为了细菌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猪腹泻的原因还可能是由于球虫、蛔虫、线虫等寄生虫引起。

2 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针对猪腹泻的原因,临床上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防治。主要的公用手段是调节肠道菌群、均衡营养和控制饲养管理环节。

非传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首先要使用酶制剂补充猪体内消化酶,避免因消化功能不健全引起腹泻。酶制剂包括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其次要添加有机酸降低pH值,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乳酸、柠檬酸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在日粮中,合理添加VE和VC,保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正常功能。此外,还要合理补充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如添加乳酸锌、右旋糖酐铁、亚硒酸钠等,保证猪的营养正常。对于饲养管理引起的腹泻,要采取提前补料、逐步断奶,管理好棚舍卫生,减少微生物的滋生。

传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分两步进行:一是要切断病毒和细菌感染,防治寄生虫的发生;其次要做好环境清洁卫生,采取预防为主,注意诊断隔离。

3 总结

综上所述,猪腹泻原因有很多,在防治过程中,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根据猪腹泻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疫病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其次,要加强饲养环境管理,及时清理粪便,注意猪防寒保暖。

猜你喜欢

白痢细菌性乳酸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