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在婴儿斜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1-27孔令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斜颈胸锁肿块

孔令霞

·康复医疗·

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在婴儿斜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孔令霞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在婴儿斜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先天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推拿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且观察组患儿1、3、5、8个疗程后,肿块厚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联合康复推拿训练治疗婴儿斜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低频脉冲电;推拿康复训练;婴儿斜颈

小儿斜颈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一般情况下发病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2周内,症状表现为胸锁乳突肌处肿块,临床发病率为0.3%~1.9%[1],若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造成患儿畸形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其身心发育。为探讨婴儿斜颈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选取本院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6例先天性斜颈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中的小儿肌性斜颈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1~11个月,平均年龄(6.2±1.6)个月,其中左侧斜颈者12例,右侧斜颈者26例,颈部可触及肿块者20例,未触及肿块者18例;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1~12个月,平均年龄(6.5±1.8)个月,其中左侧斜颈者11例,右侧斜颈者27例,颈部可触及肿块者19例,未触及肿块者1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康复训练疗法治疗,具体如下:①低频脉冲电治疗:采用KX-3B型痉挛肌治疗仪(北京耀洋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将A路电极分别放于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肌腱处,后将B路两个电极分别放于对侧相应位置,脉冲宽度设定为0.3~0.5 ms,周期设置为1.0~1.5 s,延时设定为0.1 s,输出强度以恰好引起肌肉明显收缩反应为宜,时间为20 min/次,每隔1 d进行1次。②推拿康复训练:患儿取仰卧位,于相应部位涂抹滑石粉或婴儿爽身粉,首先以拇指揉按肩井穴、风池穴、风府穴,后按照自上至下的顺序沿胸锁乳突肌进行治疗,采用拇指按压包块中心点,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摩。后采用拇指、中指、食指指腹对患侧胸锁乳突肌进行捏拿、上提,使肌肤从指间滑出。推拿力度应依照患儿耐受程度确定,时间控制为30 min/次,2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记录两组患儿各疗程结束后,肿块厚度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判定标准[2]疗程结束后,患儿颈部活动情况良好、头颈部无歪斜,且经由颈部彩超检查后显示正常为显效;治疗后颈部活动轻度受限,同治疗前相比,头颈部歪斜情况明显改善,经由颈部彩超显示肿块大小及厚度均有明显减少为有效;治疗后患儿头颈部歪斜情况无明显改善,经由颈部彩超检查后显示肿块大小及厚度无减少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38);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31/3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肿块厚度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肿块厚度(9.15±1.74)mm,对照组肿块厚度(9.12±1.75)mm,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8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肿块厚度分别(6.43±2.45)、(4.76±2.13)、(3.15±1.24)、(1.32±0.27)mm,对照组患儿分别为(7.51±2.56)、(6.35±2.28)、(4.54±1.62)、(3.05±1.23)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斜颈属于儿科先天性疾病的一种,一般情况是由于胎位不正、产伤或者是脐带绕颈造成的。其中由于胎位不正所造成的小儿斜颈会造成胸锁乳突肌变粗变硬,部分患儿呈钙化坚硬状,且多数伴有患侧面部发育不完全的现象;而因产伤所造成的斜颈则通常情况下会因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损伤而出血,由此造成的血肿会进一步发生挛缩硬结。有临床研究表明,先天性斜颈患儿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是并不能做到完全恢复[3]。

低频脉冲电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主要是通过采用交互刺激从而放松痉挛肌肉,以此降低痉挛的肌张力。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对神经肌肉组织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在促进肌肉被动节律收缩的同时,还具有改善肌肉营养及血液循坏的功效,同时并不会对肌肉中缔结组织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在防止肌肉及缔结组织韧性变差、挛缩及束间凝集方面效果显著。该方法的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静息膜电位,从而对肌肉细胞进行电刺激,引起肌肉兴奋与收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认为,斜颈属于“筋缩”、“痉挛”的范畴,通常情况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外加产中损伤,从而导致局部气血运行紊乱,引发瘀血停滞,治疗的关键在于舒筋活血、软坚消肿。而推拿康复治疗为中医特色疗法,具有经济方便、无副作用的优点,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消炎止痛、矫正畸形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斜颈患儿临床症状,采用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小儿先天斜颈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采用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疗程结束后肿块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婴儿斜颈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1]唐盛平,刘正全,全学模,等.先天性斜颈的病理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2):96-98.

[2]李咏梅.推拿联合蜡疗治疗小儿斜颈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24-25.

[3]许洁.超声波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2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2015,21(13):92-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226

2015-09-21]

450007 郑州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斜颈胸锁肿块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推拿联合舒筋消斜膏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针刺治疗急性斜颈1例
胸锁关节不稳和退行性胸锁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婴儿斜颈174例病因及转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