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

2016-01-27吕冬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利培普兰抗抑郁

吕冬柏

探讨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

吕冬柏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使用利培酮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4、8周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周BPRS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后两组BPRS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副反应评价量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抑郁症药物治疗具有一定作用,可以在急性期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作为辅助药物,安全可靠。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抗抑郁药

抑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多见的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而且病情程度不同。抑郁情绪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会产生很大的阻碍,抑郁症会增加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提升治疗难度,并且患有抑郁症患者自杀几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本研究选取了80例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收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53例,女27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59岁,病程6个月~7年。全部患者经诊断符合抑郁症病症,其HAMD评分>17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参与。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器质性病变、资料不全、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10309)治疗,1 mg/d,治疗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最多≤4 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对药物剂量进行相应增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国药准字J20100165)治疗,10 mg/d。两组均接受8周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HAMD评分,在治疗4、8周时再次进行评分。对患者的精神情况采用BPRS和TESS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 4、8周的BPRS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周BPRS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后BPRS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出现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精神疾病,该疾病的患者会根据病情不同而有不同表现。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且十分严重。根据研究显示[1],约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初次发病时会伴发抑郁症,在恢复期有50%患者会有抑郁症状,且女性的发病几率比男性高,因为其性格内向,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后,很容易出现抑郁表现,所以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更高。抑郁症还有家族遗传因素,偏执型分裂症患者有很多都是伴发抑郁症。有研究显示[2],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程度受到精神分裂症病情的影响,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抑郁的症状也会相应的减轻。也有研究显示[3],不是全部患者的抑郁症状会在精神分裂症病情改善后得到缓解,还是需要持续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艾司西酞普兰以及利培酮治疗,前者是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对5-HT的再摄取产生抑制效果,避免神经突出间隙5-HT浓度过高,能够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该药物对阿片类、组胺等受体的亲和力低,抗抑郁效果明显。观察组使用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4周时,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利培酮和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效果比较好,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症程度。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抑郁症治疗药物具有一定作用,可以在急性期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作为辅助药物,安全可靠。

[1]孙晓丹,周升宝,田月礼,等.奥氮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3(8):1135-1137.

[2]周丽芳,邓小鹏,张新风.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观察.疑难病杂志,2013,17(5):362-364.

[3]周升宝,孙晓丹,李延民,等.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对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3(11):1610-16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38

2015-10-21]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利培普兰抗抑郁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新型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氯比普兰改善老年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利培酮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