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赉县确保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落到实处

2016-01-27杨俊芳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草原监理中心1373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补奖白城市系统管理

杨俊芳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草原监理中心 137300)

赵劲光 张磊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兽医院 137300)

镇赉县确保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落到实处

杨俊芳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草原监理中心 137300)

赵劲光 张磊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兽医院 137300)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坐落在黑、吉、蒙三省(区)的交界处。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风景秀美、资源丰富、物产殷实。镇赉县是农牧并重县,年产粮食50万吨,拥有大牲畜10万头 (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县共20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3,184人,两个蒙古族乡,18个行政村。

镇赉县属于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草原资源丰泽,全县有草原面积290万亩,可采草面积150万亩,可放牧面积140万亩;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多年来,镇赉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始终把草原生态保护作为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吉林省的安排部署,本县率先开展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1 加强领导,联动推进

落实草原补奖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大家比较关心、关注的问题。吉林省局对此高度重视,主管领导多次带队亲临镇赉检查指导工作,并成立工作组进驻本市进行跟踪指导,带领市畜牧部门有关同志到新疆、云南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推进工作有效开展。为如期完成试点工作,市局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草原奖补有关事宜,集体学习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听取意见、梳理问题、研究对策。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畜牧、财政、发改、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监察和各乡 (镇)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全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领导小组,下设政策研究和方案制定、宣传协调、清查调处和政策资金兑现四个工作保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具体负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等工作,并成立政策技术指导小组,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到现场进行指导。各乡 (镇)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 研制方案,强化宣传

根据 《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1〕17号)和吉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指导意见,我们在认真贯彻国家、吉林省草原奖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范围、对象和标准等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情况,明确规定了“十个不补、五个不流转、四个责任”。十个不补即:单户承包超2000亩以外部分不补、非本村农牧民承包的不补、开地未退还草的不补、合同有问题的不补、不履行禁牧义务的不补、违法流转的不补、权属不清的不补、群众有意见的不补、有牧无承包草原的不补、未经研究不公示的不补。五个不流转即:权属不清的不流转、群众通不过的不流转、未经市乡村审核把关的不流转、合同有问题的不流转、违法行为未处理的不流转。明确四个责任即明确了由市里统一领导、乡 (镇)统一组织、村里统一动作、部门统一指导监督的责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采取发放宣传单、印制小册子、设立宣传板、发布电视公告等形式对草原补奖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农牧民充分了解补奖政策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掌握政策标准及自身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为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营造良好的氛围。

3 全面调查,搞清资源

我们始终根据“三地规划”数据对草原进行宏观管理。多年来,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有些草原被改变了性质、用途,草原面积减少已成客观事实。为规范管理,搞清底数,近年来,我们抽调专人,配备专车,通过实地踏查、走访、取证、测绘等方法,对全市草原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将沼泽地、干涸泡泽、盐碱地及草原中的苇地纳入草原管理范畴,明确了域内草原使用权全部由白城市政府收回,授权白城市畜牧业管理局依法行使管理权。我们采用清查和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将24公顷开垦草原种植生态草恢复植被,并对全县的草原合同再次进行了复查,与国土部门进行了衔接,核定草原面积290万亩,目前,已承包到户草原120万亩,其余的正在逐块组织发包。

4 理顺关系,明确权属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吉林省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草原等非耕地承包合同,严厉打击私开滥垦草原等违法行为,有效保护草原等国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监察局、公安、法院、检察院、畜牧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全市草原清查小组,从清查经营承包合同开始,对全市的草原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首先,从规范和理顺合同入手,对全市的草原承包合同进行理顺。其次,处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没有问题的合同,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直接予以变更、发证;合同有问题的,根据谁发包、谁调处、谁解决的办法处理问题。对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合同,解除承包关系,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向草原所在乡 (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群众进行公开竞价发包;对进入二轮承包的,先确认草原属性,并登记备案,暂不录入信息;对未进入二轮承包的,要求其全部退耕还草,再予以备案、上传信息;对非本区域农牧民承包的草原,允许其向草原所在村屯群众依法进行流转,流转后可纳入奖补范围;对未承包草原的养畜农牧户由村级组织完善或参与草原承包流转,或由村级组织动员非农牧民退出草原承包,由村级组织进行流转。具体工作中,要求各村严格按照“基层村委会六步工作法”开展工作,确保流转不违法、操作不违规、群众得实惠、生态受保护。

5 建立平台,长效管理

草原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结合本次奖补政策的落实,拟建七个管理系统平台,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重点是对草原资源、承包户、补奖户等信息进行系统管理。二是建立合同管理平台。对所有草原承包合同及流转合同中的流转程序等进行系统管理。三是建立项目管理平台。对涉及草原建设项目的编制、上报、验收等信息实行项目库、数据库、档案化管理。四是建立牧户管理平台建设。对农牧户的基本信息、禁牧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五是建立补奖资金发放平台。对各类补奖资金的流向、使用等进行系统管理。六是建立队伍建设与管理平台。对基础设施投入及监理队伍建设实行目标化系统管理。七是建立考核管理平台。对乡 (镇)、村及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绩效考核,通过系统管理,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真正实现“草增绿、畜增长、民增收”。

杨俊芳 (1976.11-),男,汉族,吉林省镇赉县人,大专,畜牧师,现从事草原监察执法工作。

猜你喜欢

补奖白城市系统管理
国内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文献综述
边疆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态度分析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领域联合监管
青海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引领农村致富能人 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思路探讨
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软件应用探讨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