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2016-01-27赵金花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畜产品源头屠宰

赵金花

(河南省清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457300)

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赵金花

(河南省清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457300)

《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屠宰检验检疫和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监管工作意见》 (农医发 〔2015〕18号)对畜禽屠宰检验检疫和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监管工作进行了阶段分工,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管理链条主要是从养殖到屠宰。尽管如此,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要想使畜产品上市质量安全得到很好的保障,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好源头监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散养户的大量存在导致监管成难题

养殖户由于规模达不到规模养殖场的标准,不需要填写养殖档案,用药用料不用做记录,病死畜禽的处理不用记录。总之,这些养殖户养殖的动物出栏时,产地检疫可查的资料就是一个强制免疫档案,健康状况就仅凭肉眼观察。猪、牛、羊再进行一个“瘦肉精”按比例抽检,那么既往病史不可查,药物残留没法测,重金属超标与否也没法测,这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2 基层检疫队伍、监管力量薄弱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量薄弱、缺编、缺人、人员老化、检疫人员文化层次低、没有相关专业的学历等是乡级畜牧兽医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病。特别是自实行了电子出证,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年龄偏大,对电脑不熟悉,电子出证操作很困难,电脑稍有故障就不会解决,就不能完成检疫出证工作,电子管理、识读器运用很困难。就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而言,一个乡镇还不到两个检疫监督工作人员,一个乡镇平均按30个行政村计算,一个村平均按10个养殖场 (户)算,平均一个乡镇就有养殖场 (户)300个。几乎每天都有出栏报检,再加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督、屠宰厂驻厂检疫、规模养殖场监管、饲料兽药生产经营门市的监管等,这样的工作量,这样的人员配备,源头监管谈何容易。

3 广大养殖场 (户)对动物防疫认识不到位

由于许多规模养殖场的法人或者负责人对动物防疫条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意识差,有些是只顾眼前利益,总觉着投资设施设备是一种浪费,因陋就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干其他生意的大老板,有钱了想投资养殖业,对养殖业内涵一窍不通,建场选址设计不去畜牧部门咨询,建的场面积很大,可是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等到享受优惠政策了,需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了,又千方百计托关系找后门。平时无论如何宣传、讲解动物防疫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似乎很难听进去。

4 报检制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了不同用途的动物报检时间,可是用于继续饲养和用于屠宰的动物出栏随机性大,出栏时间卖方不好确定,提前3d报检不能得到落实。这给检疫任务重、工作人员少又没有交通工具和交通费用的基层检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给逃避检疫的现象找到了客观理由和借口。动不动就拿检疫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怕应激等为借口实施逃避检疫。

5 溯源管理实际操作存在困难

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实行可追溯管理, 《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都对强制免疫、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做了要求,并且根据这些法律要求,农业部也制定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新出生畜禽,在出生30d内加施标识,30d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标识。理论上来说,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很好,可现实操作却有困难,出生30d左右的动物需佩戴标识的猪、牛、羊。就拿供屠宰用的来说吧,到出栏最快也需要4~5个月的时间,对于猪来讲,断奶后,需要转圈、合群等环节,饲养过程中标识有损毁、脱落,损毁、脱落的需要补打,出栏时电子出证需要逐个登记耳标号码,经过几个月的饲养,由于磨损、污物粘附,号码很难看清,识读器也没法识读。电子出证需要填写标识号码,只好出栏时重新加施新的标识,这又违背了 《畜牧法》第六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必须把以前的耳标全部卸掉,既给产地检疫带来很大不便,又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总之,以上问题在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中大量存在,制约了监管质量和效率,阻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发展,因此,要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畜产品源头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向源头学诗艺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常回源头看看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