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2016-01-27刘冬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恐惧溶栓心肌梗死

刘冬梅

护理干预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刘冬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溶栓治疗中出现并发症情况,出现恐惧焦虑情况,记录患者对治疗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出现静脉溶栓并发症3例(8.1%),对照组出现并发症4例(1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中护理干预组2例患者出现恐惧焦虑,占5.4%,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恐惧焦虑,占21.6%,两组恐惧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满意36例,满意度97.3%;对照组满意31例,满意度83.8%;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及时有效的给予患者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和焦虑,保证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疾病,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此类患者一旦确诊,应争分夺秒的进行紧急救治。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因治疗条件所限,介入治疗在中小型医院不能广泛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就成为中小型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1]。溶栓药物可使病变的血管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心肌得到灌注,可使坏死心肌存活,或者使心肌坏死范围缩小,改善患者预后,是非常积极有效的措施[2]。溶栓过程中以及溶栓后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保证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现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2例,女3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3.0±9.7)岁。患者患病到接受溶栓的时间为1~8h,平均接受溶栓的时间为(3.1±1.7)h。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血清酶检测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74例患者均无溶栓禁忌证。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前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150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然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前15min静脉注射阿替普酶15mg,30min静脉滴注阿替普酶50mg,60min内静脉滴注阿替普酶35mg,所有患者均行一次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溶栓后5d内早晚各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之后第6、7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1次/d。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及溶栓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疾病的疼痛、对死亡的恐惧、对治疗的认识缺乏等原因常使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讲解溶栓的特点及对疾病的重要性,并告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可以治愈等,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用止痛药解除患者疼痛。同时应耐心做好家属的解释安慰工作,向家属讲解溶栓的意义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家属也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2 疗效的观察 静脉滴注完阿替普酶的30、60、120min常规心电图检测,入院后2、4、8、12、24h进行血清检测心肌酶、血红蛋白,以了解酶峰值的变化,血栓溶解后,患者胸痛的症状一般在2h内缓解,心电图抬高的ST段降低可超过50%以上或者ST段下降到基线不足0.1MV,溶栓后的2h内常出现再灌注的心律失常,血清酶学的改变。

1.2.2.3 并发症的护理 溶栓前应备好抢救药品如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备好除颤仪、吸痰器、心脏起搏装置、呼吸机、气管插管等抢救设备。溶栓治疗中必须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主要部位在黏膜及穿刺点以及胃肠道,颅内出血[3]。要注意患者的皮肤黏膜、意识、瞳孔、大小便颜色及呕吐物颜色等变化,进行穿刺的部位要局部压迫止血。溶栓后2、6、24、48h检测凝血功能;注意观察心电监护仪图形,及时发现心律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每30~60分钟监测血压1次,观察患者是否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冰冷、躁动不安等休克早期症状,一旦出现应进行升压扩容等抗休克治疗。

1.2.2.4 防止再梗死的护理 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内仍存留着部分残余狭窄,患者有再次发生梗死的可能,因此,应告之患者溶栓后1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饮食应进清淡易消化流食和半流食,少食多餐,不能过饱。应保持大便通畅,要保持情绪稳定。同时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出现持续时间>30min的胸痛,使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以及心电图ST改变,心肌酶的改变,应考虑再一次梗死的发生,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焦虑恐惧情绪;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住院期间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护理干预组出现静脉溶栓并发症3例(8.1%),对照组出现并发症4例(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恐惧焦虑情绪情况 溶栓中护理干预组2例患者出现恐惧焦虑,占5.4%,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恐惧焦虑,占21.6%,两组焦虑恐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满意度情况 护理干预组满意36例,满意度87.3%。对照组满意31例,满意度83.8%;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经静脉溶栓治疗是实现心肌再灌注、挽救坏死心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措施。第二代溶栓药物阿替普酶较第一代溶栓药物安全性更高,副作用小,已在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广泛应用。在静脉溶栓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防止溶栓过程出现出血、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并做好预防再次梗死的护理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过程中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范颖英.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观察与护理.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1):886-887.

[2]林美英.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综合刊),2015:211.

[3]谷建红,赵丽华.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1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77

2016-08-30]

113000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

猜你喜欢

恐惧溶栓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