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鹿瓜多肽致2例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2016-01-27姜在铎湖北省巴东县中医医院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区444300
姜在铎(湖北省巴东县中医医院,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区 444300)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2例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姜在铎
(湖北省巴东县中医医院,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区 444300)
【摘要】报道2例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16 mg患者,分别于使用后10 min,1 min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予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缓解,提示临床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应加强监护,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关键词】鹿瓜多肽;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
1 病例
病例1,患者女,72岁,因右膝关节疼痛半月余入院治疗。入院时,右膝部肿胀,压痛,无红肿,不能行走,无恶心呕吐、心慌气急症状,右膝关节MRI检查显示关节腔积液,右膝外侧半月板前、后角及内侧半月板后角Ⅱ~Ⅲ度损伤,查体温(T)36.4℃,心率(HR)60次/min,呼吸(R)19次/min,血压(BP)150/90 mmHg。患者在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鹿瓜多肽(生产厂家: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0610)16 mg后约10 min,全身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并伴瘙痒症状,继之出现心慌、呼吸困难、抽搐、意识模糊症状。立即停药观察,吸氧,静滴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约15 min后,呼吸困难症状缓解,连续3天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 1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第4天,全身皮肤丘疹及瘙痒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2,患者男,40岁,3月前行颈椎间盘切除术+植骨术+内固定术,因间断性腰腿疼痛再次入院治疗。入院时走路不稳,双上肢麻木,无力,查T 36.5℃,HR 64次/min,R 20次/min,BP 110/ 70 mmHg。患者在静脉滴注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鹿瓜多肽(生产厂家: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0610)16 mg后约1 min,全身出现红色风团,并伴瘙痒症状,随后出现心慌、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意识模糊症状,立即停药观察,参照过敏性休克进行抢救,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查HR 142次 /min,血氧饱和度 84%,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 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2.5 mg,约20 min后,不适症状开始缓解,3小时后,不适症状消失。
2 讨论
经调查,以上两位患者之前均未使用过该药品,亦无药物过敏史和家族药物不良反应记录,且在开始使用该药物前没有使用其他药物,故可确定为注射用鹿瓜多肽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鹿瓜多肽是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冻干品。本品富含多种游离氨基酸,为骨细胞合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骨源性生物因子提供原料。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
以“注射用鹿瓜多肽”和“过敏性休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检索时限为2007年1月 -2015年10月,共获得49篇文献;以同样的主题词和检索时限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获得31篇文献,经删除重复项并剔除无关文献,共获得有效文献27篇,从整理的文献看,注射用鹿瓜多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在 2007年就有报道[1],药品说明书[2]中只标注了“可能出现发热和皮疹”的不良反应。本次出现的两例过敏性休克病例,所使用的药品为同一生产厂家的同一批次,可能与该批次的灭菌消毒不达标或混入其他过敏性杂质有关;也可能为患者对冻干粉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致,其中多肽有较强的抗原性,个体耐受性不同,可能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3-4];鹿瓜多肽为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游离氨基酸、苷类和糖类等高分子物质均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过敏性休克[5];此外,注射用鹿瓜多肽使用的辅料为右旋糖酐40,文献报道右旋糖酐40可以引发过敏性休克[6-7],也可能是该药品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之一。
3 建议
为了避免鹿瓜多肽引起的不良反应带来严重后果,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详细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禁忌证及相关注意事项;②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有无家族性药物不良反应性疾病[8];③建议完善药品说明书中有关“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以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在使用时,提高警惕,加强用药监护和安全意识;④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程静,邢军,亓翠菊.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医院药学,2007,27(9):1333.
[2] 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鹿瓜多肽说明书[S]. 2006-08-09.
[3]黄坚彤.25例鹿瓜多肽不良反应分析[J].今日药学,2012,22 (3):182-184.
[4]陈茂蓉,童荣生.鹿瓜多肽注射液17例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11,2(1):56-57.
[5] 朱金墙,王丹丹,康立源.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2,9(12):49-52.
[6] 丁海波,田丽平.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2):112.
[7]张亚红,张栓英.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40葡萄糖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7,6(3):78.
[8]高蕊,翁维良,李睿.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执业药师,2012,9(12):5-8.
doi:10.3969/j.issn.1672-5433.2016.02.013
收稿日期:(2015-11-11)
作者简介:姜在铎,男,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jiangzaiduo@126.com
Analysis of Two Cases of Allergic Shock Caused by 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Injection
Jiang Zaiduo(TCM Hospital of Badong County,Hubei Province,Hubei Enshi Tu 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444300,China)
ABSTRACTTwo cases of allergic shock were reported 10 and 1 min after treatment with 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injection respectively,and relieved after withdrawal the drug and symptomatic therapy.It suggests that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during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and prompt therapy should be given once adverse reaction occurs.
KEY WORDS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for Injection;Allergic Shock;Adverse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