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材商品电子交易规格等级标准的编制方法和技术特征

2016-01-27郭宝林龙兴超甘我挺李文昌赵茂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产地中药材规格

郭宝林,龙兴超,甘我挺*,李文昌,赵茂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073)

·专题·

中药材商品电子交易规格等级标准的编制方法和技术特征

郭宝林1,龙兴超2,甘我挺2*,李文昌2,赵茂2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073)

应中药材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制定的“中药材商品电子交易规格等级标准”于2015年8月正式发布。首先作为中药材天地网的企业标准在2015年9月“中药材诚实通”电子商务平台上线应用,随后在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中药材专业市场被自发应用,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和良好的肯定。本文就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编制原则、调研方法、编制方法、规格参数说明和应用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阐述,以探讨如何兼顾中药材的品质、商品属性、电子商务需求以及顺应行业发展阶段来制定规格等级标准。

中药材电子商务规格等级标准;CMMETS;编制方法;技术特征

我国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发展,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也成为中国领先的科技成果之一,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其中以淘宝为代表建立的服装等非标类商品的分类、检索和比对方法促进了这些商品的电子商务化。中药材的电子商务在过去的5年里也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是中药材是远比服装更为复杂的非标准类商品,在没有商品规格标准的情况下,卖方只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简单展示和描述自己的商品,而买方无法了解并确认展示商品的真正品类级别,是否物有所值,买后如何核对货物和电子样板,因此买卖双方处于信息极度的不对等状态,所以实际上买卖双方仍旧需要进行大量的多途径沟通,无法实现电子商务快速和透明的交易优势,卖家的违约成本仍旧很低,买家的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而中国中药材标准的现状为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和省级标准三级共存,用于中药材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但均为真伪和合格的标准。在流通环节,供需双方看货论价,虽然中药材的规格等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使用,而属于行业共识通用的规格等级标准,则呈现缺失状态[1]。

我国在1959、1964和1984年先后颁布了3部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其中1984年制定的《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属于现行应用标准[2]。但是该标准仅涉及76个药材品种,而现行常用药材600余种,各地应用的更达到2000余种,品种数量上远不能满足需求[3]。另一方面,该标准实施距今的30多年里,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增长,健康需求高涨,药材需求量平均提高了10倍以上。从生产的角度,野生品种家种化,家种产地扩大化,产出环境多样化,种植品种复杂化,种植技术现代化,种植规模集约化,加工技术和方法多样化;从需求的角度,成药、饮片、健康应用、出口、兽用、提取、日化等多用途化,每一需求类别中又有分化,从而导致中药材的流通环节品类规格极为繁杂。越是贵细品种,越是最常用品种,规格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76种中药材标准已极少人运用,经调查,市场人员真正知晓这76种中药材规格标准的人数不足10%[4]。中药材流通交易规格标准的缺失,导致买卖双方没有共同语言,各自所称规格类别没有相通性和可比性,卖家欺瞒和违约为业界常态。规格标准的缺失也成为严重制约中药材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优质药材的标准,合格而低价成为主要的追求目标,或者盲目的追求品相,而导致熏硫、染色等盛行。中药材的优质优价的逐优体系无法形成,中药行业发展无法进入良性循环。

由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基于在中药材产地和市场几十年的信息积累、对市场品种和规格情况熟悉,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在标准制定方面的科研优势,共同开展了中药材商品电子商务规格等级标准的研制。研制过程中,立足于生产加工需求等影响中药材品类规格的各种主要因素,依据中药材市场中每个品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商品规格分类,摈除商人的不确定性做法,并兼顾商品属性和流通过程中的现行称谓用法,利用规范性方法和较为准确的计量。寄希望建立的部分药材的规格等级标准,能起到规范中药材流通的作用,这一方法体系能引发行业的共同讨论,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编制标准的工作流程是:制定原则→人员培训→产地调研→市场调研→制定规格框架→样品参数测量→确定标准→市场验证和优化。

1 编制原则

编制规格标准,要基于真实性,重视可行性,实现科学性,规定参数规范化、数据化和统一化,是总的原则。

1.1 产地和市场相融原则

产地和市场对商品规格的影响各不相同,而且重视产地和加工地的调查和整理,可以回避市场调配、掺杂使假导致的规格变化,而分析和了解各种市场需求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历史,可以去除因价格单方面因素,以及其他人为原因而形成的差品。

1.2 成因与现实相结合原则

历史成因和现实交易相结合:参照中药材规格的传统方法,包括1984年公布的《七十六种中药材商品规格》被认知、使用和调整的情况,重视民间知识和方法,遵从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当前交易的情况,进行总结。

规格的形成原因和规格现象相结合:充分调查各规格的形成原因,以便于确定正确的参数范围,总结和归纳多样化但是同质化的规格类别,也避免市场人为掺混。

1.3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兼顾原则

由于历来的传统是好药材出口,近几十年来尤为严重。通过调查出口和国内高端使用品规的状况、形成过程和特征特点,便于总结优质和高等级规格的类别特点,引导中药材行业向良性发展。

1.4 电子交易标准和一般流通商品标准相参照原则

电子交易规格标准是来自于和总结于市场的现有流通商品规格标准的,只是具有适合电子交易的快速、信息丰富和透明特点,如果偏离一般流通商品标准,则在被认识、理解和掌握上也会受到限制。

1.5 便于交易的原则

由于实施交易的主体人群是基层的各级药材经销商,因此一方面要适应他们的需求,描述语言通俗化和易于理解,另一方面要和目前商户使用的规格有良好的承继和对接,便于应用和推广。如规格名称和规格要素的参数中涉及的名词术语不严格要求用科学术语,而贴近市场和行业间流传的习惯和认知,以满足行业各层次人员的需要。如保留了市场称三七花的总花序柄为“花杆”,部分种仁称之为“芯子”。

2 调研方法

基于产地专营商、结合市场专营商、集合多市场多商户调研的方法。

专营商指的是多年甚至几十年专门经营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药材的商户,是产地和市场的行业专家,他们对中药材的生产情况和需求情况了如指掌。产地专营商不仅极为熟悉药材的种植(养殖)和野生分布等,也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种植、采收和初加工习惯和方法,他们的客户也十分多样化,包括海外直销、药厂饮片厂直供、市场中间商供应等,也是药材的产地加工商,有熟练的加工技术,包括润、切、干燥技术等,是形成中药材商品规格的基础方面;市场专营商大多一方面掌握产地情况,产新期间常直接到产地收货,另一方面常经营多个产地的同一种药材,具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品种规格认识,熟悉更多样的市场需求,也熟悉市场流通习惯,掺杂使假方法和技巧等。部分专营商既是产地专营也是市场专营。如果不从核心专营商入手获取数据和搜集样品,一般商户的随意性,以及商业行为的隐秘性不容易规避,数据的可靠性将打折扣。

市场包括:河北安国市场、成都荷花池市场、安徽亳州市场、广西玉林市场为主的国内17个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以及近年形成的单品种产地市场,如吉林万良人参市场、重庆黄水黄连市场、浙江磐安药材市场、山东平邑流峪金银花市场等。每个专业市场的特点在于药材来源以所属区域产出为主,所以这些品种的规格最为丰富;不同市场针对的需求和用户不同,即使同类用户不同区域也有独特的使用习惯,因此规格也有差异。

商户包括:市场单品种专营商、产地单品种专营商和一般经营商。

每个品种调研多个产地专营商,多个市场专营商,以及市场一般经营商,以保证规格的调研囊括了产地、市场、需求等所有的环节,规格的整理可实现全面和完整。

2.1 产地调研内容

产地调研包括种子来源、种植方法和过程、采收时间、采收方法、产地初加工方法、切制加工方法、储藏和售出。产地初加工方法中,调查新鲜药材的性状、清洗、干燥、干燥前处理、干燥设备及使用、熏硫与否及熏硫目的、干燥后个子药材的性状等。切制加工方法中,调查切制设备、切制工艺、筛选设备、筛选工艺、干燥设备、干燥工艺,以及每个过程的粗放或精细程度。调查加工后成品的性状、各种残次品性状、形成原因、灰渣形成的原因等。调查储藏条件、时间,售出对象以及客户需求等。

调查已经形成的不同规格的名称、名称的含义、辨别方法、需求对象、以及价格及影响因素。

2.2 市场调研内容

市场调研包括同品种不同品类规格的辨别方法、掺杂使假方法、陈货的形态变化及形成原因、不同类别的需求、市场去向特点、价格及影响因素等。如果切制是在市场加工,调研内容同产地调研。

市场调研还包括每个品种在国内饮片应用、国内药厂原料应用、国外饮片应用、国内保健食用、国外保健食用等方面的需求情况,了解每种需求的特点和导向,从而了解和认识规格存在的意义。

3 标准编制方法

3.1 规格要素的梳理

完整调研或者主要商户调研结束后,根据调研中各规格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按照影响价格和品质因素的重要性和可区分性,区分出核心要素和一般要素作为规格要素,并确定要素的可能表述方式。不同品种的主要规格要素一般包括:(多来源品种)物种来源、产地、主要形态特征(特别是颜色),大小及比例、野生或家种、各种残次品比例、杂质比例、含硫情况、干度、虫蛀霉变等。

大小及比例,残次品比例,杂质比例,特定颜色,形态特征等是本次规格标准划分的主要要素,因为这些属性广泛适应于农产品类的规格评价,用于中药材区分规格也由来已久,并仍在广泛应用,同时也最适用于电子交易过程中网络展示和货物快速认定。气味、味道不易计量和认定,暂未列入;有效成分含量等定量等理化特征,有待以后逐步补充。

3.2 规格的划分和归并

先根据核心要素梳理出规格分类和规格数量,确定规格从高到低的级别顺序。然后对可以合并的规格进行合并,由于药材来源于天然产品,除了规定该规格的最低标准,在规格内的部分要素如果存在数据上的差异型,用可选参数来体现,这样处理也可以简化规格,规格如过于细分则导致过多不易认识、记忆和实行,除了特别贵重药材和多种用途药材,尽量控制药材规格等级数量。

3.3 参数的计量和总结

3.3.1 计量器具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用到了以下计量器具:托盘(cm×cm),取样铲,电子秤(精确至0.1g),游标卡尺,直尺,卷尺,国家标准筛(圆筛孔,孔径0.05、0.1、0.2、0.3、0.4、0.5、0.6、0.7、0.8、0.9、1.0、1.2、1.4、1.5、1.6、1.8、2.0、2.5、3.0 cm等),调速小风扇(用以风选杂质),风选杂质收集盘,RAL国际标准色卡(用于颜色比对)等。

3.3.2 计量和表征方法 对每个规格对应的多个代表样品的定性规格要素进行描述,颜色用色卡比对并记录主要颜色和次要颜色;定量要素依据市场常用方法,给予明确化和准确化,避免不同地区不同商家用不同的筛孔和不同的杂质选择方法,而不好统一和认定。一般过程是筛选(手选或风选)杂质和灰渣,计算比例;拣选残次品,计算比例;分出大小,各自称重,计算比例,部分测量长度、宽度、厚度等。然后综合同规格多个样品的参数值进行总结。使用“重量占比”,极少数情况根据需要用“体积占比”和“数量占比”,数据测量和描述保证准确而无歧义。而实际参数的制定遵循了易于操作的原则,即参数值易于认定,如大个或大片比例的设定,一般选择该规格60%以上通过的标准,对于天然物质本身就有一定的变化幅度,过于精确反而不现实,因此10%以上的参数值均为较为粗略的数值,如15%、20%、25%、60%、80%等。

由于产地的扩大,加工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需求的巨大分化,很多品类之间只有细微差别,如果过于细化展示每个差异,势必导致规格数量的过大,一般人群(包括一般商户和用户)难于迅速理解和运用。因此对于规格等级过多的药材品种,进行了分级处理,将可以合并的要素参数给予合并处理,使得整体规格数量适中,大多数常用药材的规格数量在6~13个(如产地过多如丹参,加工产品性状和厚度多样化如黄芪,特别强调微细差异的贵细药材冬虫夏草则超出此数量)。

充分利用电子交易的特点,每个规格规定了要素参数大致范围的前提下,将参数分出不同的备选级别,如“甘肃黄芪圆片中选片”中的片形比例规定为“直径0.8~1.0 cm的片≥90%|直径0.6~0.8 cm的片≥90%”两个不同的选项,均属于“中选片”的规格内。这样处理可以合并一些仅仅在某个或者某几个参数上存在差异的类别为一个规格。

在对残次片及杂质的限量上的多级别选择,如枳壳的“沤果重量占比”给出“≤10%|≤5%|无”三个选项;“川芎大统片”中的“苓珠片和苓盘片重量占比”为“≤3%|≤1%”两个选项;“远志小统段”中“须根重量占比”为“≤20%|≤10%”,以及“0.2 cm以下灰渣重量占比”有“≤10%|≤5%”,有利于卖家展示优质类型,引导商户实施简单优选措施而优化品质。

3.4 其他技术特征

3.4.1 展示市场存在的各类商品形式和类别 由于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加大,集约化程度提高,产地切制药材极为普遍,大多数药材在产地或者加工集散地(药材专业市场均为某区域药材或者某些药材的加工地)根据市场需求被切制成各种形式,远不限于药典规定的产地加工品种,因此广义的切片(包括切段、切块、切丁)为药材流通的主要形式,而少见个子药材,因此本标准的主体是加工品,以片为主[5]。这其实顺应了药材及饮片加工生产的潮流,原因是产地或集散地在药材干燥度适当时候切制较干透了再润湿切制更易于加工,减少了工序,同时提高了药材产品的附加值,从质量的角度,也避免了重新洗润带来的成分流失。

市场存在的药材类别,包括了不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来源物种(部分为地方标准收载,但全国流通),如白土茯苓和红土茯苓代替土茯苓用,用麻牛膝代替川牛膝用,荆三棱用作三棱,其它品种还有莱菔子、骨碎补、罗布麻、苍术、天冬、木瓜、覆盆子、重楼等;不按照规定的药用部位品种,如:夏枯草用全草,淫羊藿带根等;不按照规定的加工方法比较多,如多数药材的熏硫,全蝎、肉苁蓉的过多加盐、水蛭等的加矾、红参加糖等。这些现象历史已久,被行业和市场广为流传和应用,或者便于加工和贮藏,或者单纯为了增重、好看等,由于监管不力而泛滥。真实反映各种规格类别和当前的现状,对于错误应用的给与展现和警示,并利于良性引导;对于资源短缺引起的非正品盛行则提示我们及时进行资源保护和合理应用;少数情况下,反映出法定要求可能存在疑问和不当。

此外,有些多来源药材,某些来源市场占有量极少,如党参中的川党参,也由于标准制定时间上的限制,部分特殊的产地和规格类别暂时没有收录到标准中,待以后逐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药材产出和需要呈现动态变化,特别是产出方面,因此标准需要即时修订和更新。

3.4.2 规避市场称谓的灵活性和揭示隐蔽性 本标准来自于产地和市场,但是基于科学和规范,排除了市场称谓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如三七的规格主要来自于每1kg个体的头数,三七80头,市场分为硬80头和软80头,硬80头指的是低于或者等于80头,软80头则是80~100头,本规格标准严格按照硬80头执行,人参和西洋参也存在类似情况;又如市场宣称为野生天麻的,部分是野生第一代种植产品,部分是仿照野生天麻的特征加工干燥产品,本规格标准对这两类分别称为“家种近野生”和“家种仿野生”,以示真相。

3.4.3 适用于电子交易 本标准具有可检索性、易于分级分类性、易于传播性,以及信息完整性等适用于电子交易的特点。可检索性:每个药材和每个规格名称都是唯一的,满足检索需求;易于分级分类:主要规格属性的参数设立步长备选,可用于分级分类,分层筛选,以及避免不同参数级别之间的套叠,而导致的规格过于繁杂,不容易快速了解和掌握;易于传播性:所有的药材,都使用类似的规范性的方法,包括名称、属性和参数,易于传播;信息完整性:规格名称包含了包括丰富的规格内涵。

4 标准构成

该标准由标准和标准说明构成,后者又具体分为基本数据、规格要素说明、规格定义几部分(本系列的品种研制举例中限于篇幅,将这三个部分进行了简化和规并)。标准用表格表示,包括各个规格等级、规格要素名称和各规格的要素参数;基本数据包括了来源物种、产地、加工方式、药材的形态特征;规格要素说明用以解释标准中的要素及计量方法;规格定义则由规格的形成方式加主要要素参数构成。

5 主要规格要素说明

除了统一的规格名称体系,在规格参数的应用上也是较为统一的方法。

5.1 来源物种

对于多来源药材,来源物种不同一般品质差别比较大,形成不同的商品规格,如党参分为党参和纹党参,分别来自于党参Codonopsispilosula和素花党参C.pilosulavar.modesta,又如淫羊藿,不同来源药材用植物名区分为不同的规格,部分品种不同来源则不分,如钩藤。

5.2 产地

产地是影响药材品质和规格的重要要素。道地产地药材,常用产地名称加药材品名作为单独规格类别,如“江西栀子”、“中江丹参”等;如果不同产地的药材品质有较大的差别,也成为主要的规格限制要素加以区分。例如有进口和国产区分类别的品种,使用“进口”和“国产”区别规格。

5.3 家种/野生

部分药材品种中野生品和家种品共存,且二者的品质和价格存在差异,则区分为野生或者家种不同的规格,如“野生白花蛇舌草”、“野生关防风”。一种特殊的情况是,行业里认为野生者品质好,将家种药材中形态类似野生的药材遴选出来,宣称为野生品,本规格标准中这些类野生的规格予以纠正,如“家种仿野生天麻”、“家种近野生天麻”等,相对应真正野生的规格,称为“纯野生”,以示区别。

5.4 大个(片、段、块、丁)重量占比

大多数药材都是大者规格等级高,通过测量、简单测量或筛子筛选,取一定尺寸的大个子或较大个子,所占重量比例作为好的规格要素。如果是切片(段、块、丁),用大个子切,或者切后用大孔径的筛子筛选出大片(段、块、丁),大片(段、块、丁)的重量占比是好的规格要素。

5.5 小个(片、段、块、丁)重量占比

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统货规格,用其中的小个(片、段、块、丁)重量占比作为限定规格要素,防止掺入次等大小的货物;另一种情况是,强调大小均匀度的规格,除了用大个(片、段、块、丁)重量占比外,同时用小于一定尺寸的小个(片、段、块、丁)重量占比来限定该规格的均匀度。

5.6 芦(带根)头片(段、块)重量占比

根及根茎类药材如果带有非药用部位的芦头,切后一般会产生芦头(或带根头)片(段、块),其重量占比为限制要素,如甘草、白茅根等。

5.7 边片(块、丁)重量占比

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部分中药材的商品规格为选择切制后无外皮的中心片(块、丁),那么带外皮的片(块、丁)的重量占比则为限定规格要素,如泽泻、山楂;另一种情况是,统片(块、丁)规格中,边片(块、丁)一般有较为固定的比例,用边片(块、丁)的重量占比来限制人为添加高等级规格中挑选剩余的多边片次等级货物。

5.8 残次个(粒、片、段、块、丁)重量占比

药材在生长发育、采收加工、贮存等环节产生的品相和质量较差的如带病斑、焦糊、碎裂、色差等残次个(粒、片、段、块、丁)。一种情况是,在高等级规格中一般为限定规格要素,常人工挑选去除;另一种情况是,低等级规格中残次片比例是较为固定的,做为限定要素,防止加工粗放,或者人为掺入高等级规格中挑选出来的残次品。

5.9 抽芯率

皮类药材一般要求无木质心部,但是加工过程中,特别是直径比较细的低等级规格药材,未做到全去木心,抽芯的比例是好的规格要素,如白鲜皮、巴戟天。

5.10 新货/陈货

本规格标准所指均为产新后到下一次产新前的货物,一般不对陈货设立规格。但有些药材很容易加工不当或存放不当使药材变色变质,则用陈货表示该种情况,区分为不同的规格,如“新疆红花陈货”区别“新疆红花新货”;此外,陈皮、地黄等少量药材陈货好于新货,而新货也流通时,用“陈皮陈货”区别于“陈皮新货”,为不同的规格。

5.11 杂质重量占比

5.11.1 0.2 cm(0.3 cm、0.5 cm、120目等)以下灰渣重量占比 药材中常存在一些泥沙、外皮碎末、药材碎末等,这些灰渣的重量占比影响规格的品质,一般用孔径为0.2 cm的筛子筛出。部分较大的块状药材习惯用0.3、0.5 cm或其他孔径的筛子筛出,海金沙、蒲黄等花粉孢子类药材,用120目的筛子筛出杂质。

5.11.2 风选杂质重量占比 籽仁类中药材,常混有枝叶、果柄、泥沙等杂质,常用风吹筛选出来,用风选杂质重量占比表示。

5.11.3 杂质(手选杂质)重量占比 全草类中药材中的杂草,或者一般药材中较大的非药用部位杂质,风选和筛选无效的,一般手选,所占比例用杂质(手选杂质)重量占比表示。

5.12 虫蛀、霉变

一般规定为无虫蛀、无霉变。个别自然生长时有虫蛀现象的,用“自然虫口重量占比”作为限定规格要素,如栀子、山楂;有的药材比较容易霉变或者比较容易虫蛀,将这两项单列为“虫蛀重量占比”或“霉变重量占比”做为限定规格要素,如使君子。

5.13 干度

一般规定药材应晾晒或烘干至足干,保证常温下储存中不发生霉变,即为干货。

5.14 含硫情况

传统加工过程中有熏硫工艺的药材,但硫磺熏蒸药材的残留对健康有不利的影响,有些品种已经不再使用熏硫工艺,有硫加工和无硫加工的药材性状有差异,因此部分药材分出无硫规格,如山药,或者将“有硫加工”和“无硫加工”作为药材规格标准的要素。

6 应用优化

标准完成后,随即反馈给被调研的产地商户和市场商户,确定能够看懂、了解和应用,如有问题,再根据意见进行调整,继续找其他商户,直到确定该标准的适用性。“中药材诚实通”于2015年9月上线运用该规格等级标准后,又继续得到卖家和买家的反馈意见,在2015年10月、12月、2016年6月多次进行全品种标准修订。

未来规格标准是一个开放系统,为市场和行业服务至上为原则,继续根据买卖双方的意见和要求,即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在应用中继续优化。朝着更为科学和实用,并向先进性和创新性方向发展。

[1] 秦雪梅,孔增科,张丽增,等.中药材“辨状论质”解读及商品规格标准研究思路[J].中草药,2012,43(11):2093-2098.

[2] 国家医药管理局.7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4.

[3] 付绍智,蒋用福.药材商品品别、规格与等级标准的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08,10(8):12-13.

[4] 曾林,陈勇.浅议制订中药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必要性[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30):100-103.

[5] 陈林伟,秦昆明,朱艳汇,等.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4):602-606.

CompilingMethodsandTechnicalCharacterofthe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ElectronicTradingStandards

GUOBaolin1,LONGXingchao2,GANWoting2*,LIWenchang2,ZHAOMao2

(1.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Development,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Beijing100193,China;2.ChengduTian-Di-WangInformationTechnologyCompany,Co.,Ltd.,Chengdu610073,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Electronic Trading Standards(CMMETS) which was announced in August 2015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electronic commerce.At first,the CMMETS was applied to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Cheng-Shi-Tong,a professional e-commerce platform,as the company standard of Chengdu Tian-Di-W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Then the CMMETS was spontaneous used by other e-commerce platforms an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professional markets.It

approval and affirmation intra-industry.The article contents included the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the research principles,the investigation and establishment methods,the specification parameters illustration,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It also discussed how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Standards by combining the quality,the commodity property,the electronic commerce need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and keeping up with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g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Electronic Trading Standards;CMMETS;compiling methods;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11.003

2016-09-20)

*

甘我挺,执业药师,研究方向:中药电子商务;E-mail:ganwoting@163.com

猜你喜欢

产地中药材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闭月羞花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警惕“洗产地”暗礁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