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2016-01-27白艳华
白艳华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白艳华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情况。方法68例行胃癌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予以有效的护理可以缩短肠道的恢复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胃癌术;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护理
胃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手术前后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伴有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2]。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加患者手术耐受力,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共选取68例行胃癌术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现将具体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行胃癌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男 20例,女12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60.8±5.1)岁;研究组男 22例,女14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9.7±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胃肠减压、营养、禁食等常规治疗,即对患者行禁食、胃肠减压等措施,经过中心静脉置管输入维生素、电解质、葡萄糖以及脂肪乳等,直到患者可以进食后,减少肠外营养量,到患者恢复进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留置胃管和鼻管,在手术过程中将鼻管送入患者的空肠内,在术后24 h内少量输注生理盐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48 h后注入肠内营养剂,在手术后的72 h输注全量的肠内营养。在予以患者输注营养剂的前后要对营养管进行冲洗,保持其畅通。
1.3 护理
1.3.1 营养管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营养管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积极的配合护理,叮嘱其尽量减少翻身活动,防止营养管脱落,护理人员要确定营养管固定良好,及时更换固定胶布,在输注结束后用棉签擦净残留的营养液。
1.3.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疾病了解少会表现为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向患者讲述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的顾虑,告知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醒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预防感染的发生。
1.3.3 配置营养液的要求 营养液的温度接近体温,温度偏高容易灼伤肠黏膜甚至引起溃疡或出血,温度偏低引起肠痉挛,浓度过高易诱发倾倒综合征。
1.3.4 营养管堵塞的护理 空肠营养管由于管路长,内径小易造成堵管发生,在连续灌食过程中,每次间隙或推注后至少用20ml水冲洗,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尽可能将药物配成液体状,给药前后用20ml水冲洗管道,不要将药物与肠内营养混和,以免改变性状引起管道堵塞,如管道不畅可注入少量碳酸饮料以达到管道再通。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取生活质量评分表(GQOL-70)对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评价,每项均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1.3±10.2)min、(16.1± 7.9)d,研究组分别为(53.4±5.3)min、(12.3±3.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81、2.653,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19.7±2.1)、(18.6±3.2)、(20.1±1.4)、(21.1±0.8)分,研究组分别为(22.7± 1.1)、(21.9±0.6)、(22.8±0.6)、(23.4±0.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术后因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以分解代谢为主,因此,予以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4,5]。相关研究报道显示[6],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机体及早的进入代谢阶段,促进肠蠕动,通过维持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肠内营养维持黏膜完整,减少肠道内的细菌移位,减少输液量,促进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于胃癌术后患者同时予以护理可以有效缩短肠道的恢复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何林娜,钟小秋,何焘,等.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55-56.
[2]袁昌翠.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3(10):83-84.
[3]赵飞英.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36-37.
[4]应佩秀.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9-670.
[5]王静,张鹰.97例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时珍国医国药,2013,24(4):962-963.
[6]许文娟.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干预.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672-26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167
2016-02-22]
122000 朝阳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