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2016-01-27聂小静濮阳市华龙区环卫局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

聂小静 濮阳市华龙区环卫局

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聂小静 濮阳市华龙区环卫局

在社会经济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服务型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服务型事业单位而言,精英荟萃是理所当然的,不同人才在各自岗位上承担着各自职能。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各人才的应用价值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长久以来,事业单位一直在寻找一套更为高效、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于此,本文围绕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展开深入探究,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服务型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接踵而至。新时期,企业单位均深刻地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事业单位是具有一定服务性质的特殊单位,其经营目的并非以获利为主。也正因如此,从业者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热情,有着一定的道德素养[1]。长久以来的实践已证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有鉴于此,加强对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迫于当前的形势,这项任务无疑是刻不容缓的。

一、管理体系综合素质建设

(1)思想政治觉悟高。从事于服务型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较其他类型的企业单位,往往会具有更高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它要求工作人员与时俱进地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确保自身思想、行为均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2]。同时,从业者还应自觉自发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以促进自身政治敏锐性及鉴别力的提升,能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是非观,时刻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而且,还应贯彻四项基本原则,要求从业者将其作为自身行为规范的参考标准。

(2)具备极强的竞争意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只有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基于此,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员工竞争意识的培养[3]。同时,服务型事业单位更应注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督促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满足自身职能的特殊需求。所以,加强对员工竞争意识的培养,是确保事业单位在良性竞争中稳占鳌头的唯一途径,务必给予足够重视。

(3)不断强化效益意识。较普通企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的工作属性并非以盈利为主,多倾向于为人民服务的公益事业。其作为服务型组织,始终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事业单位依然沿用的传统模式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过于强调对工作效率的提升,忽略了对工作质量的要求。这种情况导致从业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淡化,受众服务满意度也会随之降低,显然不利于社会效益的提升,阻碍了服务社会公益目标的实现。所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务必要不断强化效益意识,强调工作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有机结合,在效率意识中融入效益意识,以免得不偿失[4]。

(4)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经营也将迎来新的考验,有各种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工作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妥善处理各种难题,才能与时俱进,迎合时代发展需求,使事业事业单位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获得生存,谋得发展,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能。

(5)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当前社会较过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国民思想观念日趋开放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法律意识,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落实各项工作,以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服务环境,充分满足法治社会的需求,维护事业单位的公信力与良好口碑,更好地保障服务者和受众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管理体系的服务意识建设

(1)始终将服务群众放在首位。事业单位的特殊属性使部分从业者产生了“官本位”的不良思想,错误地将自己与群众划分为两级,在为受众服务时没有表现出耐心与热情,这种行为明显有损事业单位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5]。因此,事业单位的从业者应始终将服务群众放在首位,以群众需求为目标,发自内心地为群众解决难题,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的层面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维护群众与事业单位的友好关系。

(2)坚持依法办事的基本原则。事业单位的从业者若想按章程办事,首先要做到的是遵循依法办事的基本原则,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出发点,来开展各项事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事业单位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身为一名合格的事业单位从业者,服务群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不可或缺的,始终要为群众切身利益着想。

(3)贯彻平等高效的工作思想。公益性和服务性是事业单位特有的属性,如此一来的,事业单位应将为群众服务放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孙遵循平等、高效的原则,充分顾虑到所有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受众获得更为满意的服务[6]。群众服务满意度是反映事业单位从业者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由此可见,人人平等是原则和高效高质的工作追求在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

三、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建设

(1)提高人力资源聘用标准,完善培训制度。在我国选人用人机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招聘的过程中,为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有必要适当提高录用标准,详细列举人才素质、业务能力的具体要求,严格选拔人才,以确保录用的人才能够满足岗位工资需求,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此外,应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不断提升从业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使其自发性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提升自身工作水平。

(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基于服务型事业单位的特殊属性,根据客户需求及满意度对从业者的绩效进行考核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以客户满意度为参考标准,是规范事业单位从业者工作行为,纠正不良风气,改善思想态度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从业者在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服务型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石。

(3)应建立科学可行的薪酬制度。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可以维护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的全面落实,还能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使其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发展,从而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公益事业奋斗终生,这些均对事业单位自身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大有裨益的[7]。基于此,服务型事业单位应充分结合自身的社会职能及人力资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以此来调动从业者工作积极性,使其通过贡献来获取相应的回报,使具备优秀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充分产发挥自身的利用价值,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为服务型事业单位有条不紊的运营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我国服务型事业单位实现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服务需求。服务型事业单位应通过各种有效对策的引进与应用,促进对现有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升级,使服务型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稳占鳌头。

[1]曹宇霞.基于分类改革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2, (12):74-76.

[2]李洁.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 6(10):45-46.

[3]刘建刚.谈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集体经济,2013,(33):58-59.

[4]周静,黄冰,陈川,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建模——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 2014,(05):139-141

[5]尉鹏飞.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研究[J].中国商贸, 2013, (34):93-94.

[6]刘建刚.谈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集体经济,2013,4(21):109-110.

[7]王莹.试论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构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3,8(16):34-35.

猜你喜欢

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