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

2016-01-27徐姝丽锦州医科大学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消费大学生文化

徐姝丽 锦州医科大学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

徐姝丽 锦州医科大学

新媒体的产生代表了消费环境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特点和误区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理性文化消费的策略。

新媒体 消费环境 大学生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大学生生活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本世纪以手机、网络、平板电脑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广泛兴起,给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高科技“即时”互动的文化传播载体,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引起了大学生的极大兴趣,给大学生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特征和要求以及多元思想文化的聚集,也给大学生文化消费带来了困惑,造成了大学生现实文化生活中的困境。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点

当今新媒体发展迅速,日益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调查,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家庭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资金支撑。绝大部分学生的文化消费资金来源于父母,因此,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总数比例,这无形之中,影响到大学生的消费公平。只有极少数比例的大学生依靠勤工俭学、自主创业等途径获得资金,以支撑自己的文化消费。

2.主动地接受文化消费形式较强。大学生作为刚步入半个社会的年轻人,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在新媒体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文化消费内容中,善于表现自我,在消费方面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时,他们也不忘理性消费,使消费达到最优化。

3.大学生受环境影响较为显著,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冲击强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即使不出国,也能接触到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各种西方文化。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西方文化通过各种多媒体正日益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影响作用在下降。

二、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误区及影响

1.在文化消费结构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喜好新鲜的、外来的事物,而抛弃传统的文化消费产品的情况,导致现今大学生缺少传统文化积淀,对外来西方文化的学习又流于表面;他们重娱乐性消费,而学习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未受到足够重视。著名的媒体文化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说:“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大多数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看电影听歌、玩游戏。粗制滥造的小说、黄色暴力的游戏占据了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主体,荒废了他们的青春时光,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业。

2.在文化消费内容方面,存在碎片化、低俗化倾向。大学生乐于使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摄影,这些微文化产品及服务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一方面,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内容对大学生产生的直接的副作用,即它不能建立系统、完整的、批判性的知识体系,这也会影响他的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和对社会认知的偏差。另一方面,低俗化的文化消费,诸如沉迷于网络色情和暴力游戏等低俗的网络行为,使大学生情感错位、意志丧失、文明道德意识弱化甚至泯灭。

3.大学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较少,且运用不到实处,跟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文化消费场所数量产生矛盾。国内一些著名的高等学府,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文化设施较多,且依托着大城市的发达的经济环境创造出的更为宽泛的文化环境。但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普通本科学校,往往没有这些先天优势,再加上后天投入不够,就造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较少,且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产生矛盾。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引导措施

1.家庭方面: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根源地,而家庭资金也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经济支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消费观直接影响子女的消费观,所以父母首先应以身作则,在文化消费方面给子女做到表率作用,给子女以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在资金方面也要做到收放有度,并鼓励子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文化消费资金。

2.学校方面:学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待的时间最长,受到校园的影响最多。校园里的各种课堂、宿舍、系部等各种资源,都可能是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校园文化。“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至关重要。

3.社会方面:大学生既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也是生活在社会的特殊的个体,毫无疑问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社会是大学生的“最大的家”。政府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责任及引导力度,行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自律自强,为大学生提供稳定而良好的社会文化消费环境。

4.个人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依据,外因则是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新媒体为大学生文化消费带来多少机会和挑战,最关键的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因此,注重提升自我教育,提升自我文化品味,健全网络人格,恪守自律原则,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原则也是最终目的。

[1]罗忻,黄永林,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引导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朱伟珏,姚瑶 ,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2,7

徐姝丽(1978-),女,辽宁盖州市人,锦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辽宁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来源:辽宁省社科联“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课题号:2015lslktzijyx-1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消费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新消费ABC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