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学员实战化训练紧张心理探析

2016-01-27李国强解放军边防学院战术教研室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理

李国强 解放军边防学院战术教研室

军校学员实战化训练紧张心理探析

李国强 解放军边防学院战术教研室

近年来,各部队院校在实施实战化训练中或多或少暴露出一些学员存在紧张心理,导致训练组织危险性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剖析学员在实战化训练中紧张心理成因,探寻有效解决之良策,对于有力推进院校教学训练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聚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军校学员 实战化训练 紧张心理

习主席指出,院校教学训练要实现“两个面向”,实战化教学训练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实战化训练具有训练环境真、训练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等特点,近年来,各院校在实施实战化训练中或多或少暴露出一些学员存在紧张心理,具体表现是:产生恐惧、出现错觉、自我控制力降低,不能继续操作或出现异常动作等。实践表明,实战化训练中学员出现紧张心理,只能发挥出65%-75%战技术水平,不仅影响训练效果,还会引发意外事故,成为提高院校实战化教学质量的瓶颈。

一、实战化训练中学员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训练个体因素。实战化训练比以往的训练要求高、难度大、心理承受压力明显增强,对学员个人素质要求较高,无论在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都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随机处置危机情况的应变能力。从现实情况看,学员产生一些紧张心理,大多是由个体特征造成的。一是生理原因。实战化训练大多动枪动炮动弹,实弹场强烈的声响,周围硝烟弥漫、尘土飞扬,落弹区弹片横飞、火花四溅,这样的外界环境通过参训学员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强烈刺激学员大脑皮层,会使得大脑皮层活动弱化,从而使学员高度紧张而产生紧张心理。二是心理原因。实战化训练来真的,“真品”动用频繁,危险系数急剧增加,操作要求更加规范严格,与平时训练要求差别较大,同时,由于参训学员实弹实爆体验次数较少,处理突发故障和复杂情况的信心和经验不足,能力欠缺,害怕因为故障情况处理不当或不及时,造成不必要伤亡,因而产生紧张心理。

(二)训练环境氛围因素。实战化训练往往是在环境及其艰苦、条件相当恶劣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进行的,训练环境的复杂性、艰巨性、残酷性、挑战性、危险性以及强制性特征非常突出,给训练学员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冲击力。据全军精神卫生系统统计,近5年,军人因承受不了高强度、超负荷和重大险情任务的精神病患者,占精神病患者总数的5.02%;适应性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占非精神病性障碍的绝大多数,更不用说由此而产生的紧张心理了。

(三)训练任务特点因素。实战化训练特别是实弹演习,各级领导、机关和教员都非常重视,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和精密的协同方案,明确每个时间节点的具体要求,各专业、各操作手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事故,加大了参演学员思想负担。

二、解决实战化训练中学员紧张心理的对策思考

一要教育先行,强化学员的“疏导力”。科学的教育疏导是提高心理防御能力的灵丹妙药。一是培养战斗精神,激发学员参演热情。政治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军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塑造军人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激发学员训练热情,促使学员在“四实”课题演习前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二是注重心理疏导,提高心理防御能力。由于学员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可挑选部分心理素质好的学员重点培养,担任心理疏导骨干。让学员之间同生活、同训练,彼此更加了解,因此也更容易发现问题,更会及时有效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二要适应训练,提高学员的“承受力”。适应性训练是提高学员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实战化训练前应把适应性训练纳入工作计划,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一是加强意志品质训练。应着眼培养学员英勇顽强的精神、不怕牺牲的胆魄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加强意志品质训练。主要方法有:走荡板、过天桥、攀绳索、爬软梯等。二是加强模拟场景训练。一方面,在训练中设置各种强烈干扰,如施放烟幕、通过火网、拉警报、模拟炮弹爆炸等,使学员感觉器官受到强烈刺激,培养学员在强烈干扰和近似实战的情况下,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可根据条件设计能引起学员紧张的情景,并诱导学员消除紧张心理。如让习惯性紧张的学员在全体人员面前“示范”增加紧张气氛;请实战化训练组织者到现场检查,诱发学员紧张,使其重复获得消除紧张心理的机会。

三要氛围营造,缓解学员的“外压力”。解除思想包袱、变压力为动力是由紧张心理向正常发挥转变的桥梁。众所周知,适度紧张可使人正确认识和对待所要做的事情,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而变压力为动力,使人保持更佳精神状态。为此,在实战化“四实”课题训练前应帮助学员解除心理负荷,保持较好精神状态。一是切忌人为增加心理压力。在实战化训练展开前,不要片面强调安全事故、荣誉进步等等内容,使学员背上过重思想包袱,人为地增大心理压力。相反,应从明确训练目的着手,教育学员牢固树立以战为本,为战而练的思想,甩掉思想包袱,保持良好心态。二是搞好训练氛围调剂。

四要自我调节,增强学员的“内动力”。学会自我调节是增强“内功”克服紧张心理的根本。无论采取多少条措施,最终都要落到“自我”身上。只有增强自主意识,学会自我调控,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常用的自我调控方法有:一是呼吸调节法。这种呼吸法用力点在腹部,气体运行距离长,呼吸次数少,动作小,呼吸量大,有利于机体的气体代谢,也有利于肌肉放松。呼吸要领是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按此要领反复10余次。通过训练,可在一定限度内有意改变呼吸频率,促进机体转入休息状态。二是放松调节法。肌肉放松可以带动整个机体的机能充分恢复,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具体做法是闭上双眼,心里想象放松舒适的感觉和情景。三是暗示调节法。它是一种借助反复默念积极、肯定愿望的词句和口诀,从而达到心理训练目的的方法。如默念“我一定能打好”“我必须按动作要领做”“我要相信自己”等。这样有针对性地自我暗示,能增强意志力、稳定情绪,驱散周围环境对心理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闲会闲出“心理病”吗?
温先生心理困扰的背后(上)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解读补偿心理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