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戏曲作品中的线性美

2016-01-27孙晓婷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041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线性戏曲美的

孙晓婷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041000)

浅谈中国戏曲作品中的线性美

孙晓婷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041000)

中国的艺术是线性的艺术。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我们往往看到了器物、绘画、雕塑等物质所体现出来的线性美,它们是一种最纯粹、最直观的一种线性美,而在我们的戏曲文学作品中也是存在线性美的,是一种时间艺术,往往需要用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去抽绎出来,它的线性美更为持久,更为强烈,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戏曲;作品;线性;审美

一、序论

美是具体的,实在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审美活动中都包括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两个部分,所以研究审美客体是研究美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世界上的万千事物都有其存在形态,而又变化万千,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万千事物形态美都与自身的形式有关,“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1。比如一朵红色玫瑰花,它的颜色、形状、气味,都使它成为了审美对象,从而使审美主体产生爱、激情的一种情感体验。而玫瑰离开了这些形式,也就不能算作是一种审美客体了。审美客体所依存的客观物质材料属性主要有色彩、气味、线条、形状,这些形式构成了物质具体美的形式。

那线条美也可以说是线性美,它是中国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提到线性美,首先想到是中国古代饕餮的青铜器表面上的图案、造型、纹式,自由而直接的表现出古代人们的意识形态。除了这些还有古代的汉字、绘画、书法等都是最纯粹,最直观的线性美。如中国古代的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汉字的定型期,也就是甲骨文成型,它是根据“形象”“指事”为根本的,而后来的书法家越来越追求汉字的美,最终落了在汉字的线条和结构的上。这从篆体上就可以看得很明白,它的线条和结构是纯粹的,是净化的美,像一条活生生,自由的,流动的线条,富有生命力,这就是线性美的力量。

当然,这些不是本篇文章想要谈论的要点。首先要理清“线性”概念,在陈龙海的著作《中国线性艺术论》中指出:“‘线的艺术’指向两个向度。其一,是就外部形式而言的,即纯粹线条构成和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其主要艺术样式有书法和绘画等;其二,就内部结构而言,即在时间中延续和空间上展开的‘线性’结构,其主要艺术样式有文字、音乐、建筑和舞蹈等。”2他是把线性美分为了外部和内部形式。本篇论文主要以文学文本为着眼点,对中国戏曲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线性美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那么在戏曲文学作品中谈到线性美,需要用理性思维分析,而不只是简单地用感官器官就能感受到的。毕竟文学作品中的线性美,不是直观上的线条,是具有线的意义和性质的一种线性美,“在时间中绵延的‘线’如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就能充分展示‘线性’意识”。3这里用“有意味的形式”来解释就再恰当不过了。下面我就几部典型的作品,谈谈我对线性美的理解。

二、中国戏曲作品结构的线性美

中国的戏曲作品研究,当然要从它的定型、成熟期研究,在南戏以前的各种戏曲形态都属于初级戏曲阶段,包括汉代的百戏、唐代的歌舞戏和优戏以及北宋的杂剧都不算成熟阶段的戏曲,只不过是前期的酝酿阶段。那么研究戏曲作品,就要从成熟的戏曲形态南戏开始说起,例如南戏的典型作品《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的演出结构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范式。首先是张协上场,向观众交代他的身份和要去进京赶考的身份,又说做了一个梦是被一只老虎追赶,为以后的情节遇到贫女埋下了伏笔,然后下场。之后是贫女上场,交代自己贫困的生活现状和对爱情的渴望。之后故事就像两条平行线不断的向前延伸,到一定的时候合在一起。两条线索不断发展,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使观众的心中产生疑惑,并对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兴趣和心理期待。这样设置有它的匠心独运之处。

另外,在《张协状元》中除了这两条明显的主线之外,作者也很巧妙的把宰相和他的女儿这两条线索处理的有条不紊。很明显,作者把这两条线索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其运用的方法就是把他们的出场时间向后推,使他们与主脚出场时间拉开一定的距离,它的出现不能妨碍到主线的发展。但同时这条副线也不能太不明显,否则在以后的情节中就会太突兀。作者把他们放在了两条主线刚刚相交处,矛盾处理的恰到好处。

《张协状元》中的戏曲结构非常地清晰,它的两条主线,开始时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发展,但终有一个点,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戏曲的高潮,这里的线索不就像两条小溪,又或者两条直线,终之相交,这与我们在绘画当中欣赏到的线性美有何不同,都是值得欣赏的。只不过在戏曲文本中线索是在时间的范畴内延伸,而在其他的像绘画,书法等都是在空间范围内发展,总结来说绘画、书法、雕塑等都是空间艺术,而戏曲是属于空间艺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线性的审美特征。我个人认为戏曲作品的结构的线性美,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更加赋有欣赏的的意味。

无独有偶,在南戏的不断发展中,作品结构设计到相当完美的当然要属高明的《琵琶记》。它之所以如此出色的原因,就在于双线结构的共同发展,也就是故事结构中的线性美,不断地赢得了观众的审美口味。

《琵琶记》中的两条线索:一条是以蔡伯喈为主要刻画对象,写他赴京赶考、高中状元、被逼入赘牛府、做官,享受着荣华富贵,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而一条是以赵五娘为主要刻画对象,写她糟糠自厌、断发买葬、罗群包土,埋葬公婆,生活是如此艰辛。作者把这两条线索穿插起来,使其各自不断发展,有时还精巧的运用到对比,把蔡伯喈生活的种种美好片段与赵五娘糟糠自厌的情景进行对比……一悲一喜,一贱一贵,一贫一富,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增加了戏曲的矛盾冲突,使戏曲的悲剧气氛更为浓郁。最后作者在合适的契机,把这两条线索有机的扭结在一起,带来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使得《琵琶记》成为一部出色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让我给这两条线索加一种色调,那么当然是一红一绿。以蔡伯喈为主的是红色,代表是欢喜、美好的生活;以赵五娘为主的是绿色,代表生活的冷酷与艰辛。这两条线索开始为各自发展,而后在一个结点处,他们互相融合,互相缠绕,这种动态的线性美带来的审美,与我们欣赏绘画、书法以及青铜器上的花纹带来的审美有什么不同?当然是类似的,个人认为前者带来的审美感会更持久。只不过绘画、书法上的线性美是直观的,它是通过排列组合而成,而这些排列组合“无论是双体组合,还是多体同类组合以及多种事物的分类组合,都有意识地追求秩序感,体现出相似律原则,首位连贯,层层递进,前后相连,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在视觉上形成一致的多层次的空间方性”4他们的线性美只是在视觉上的审美,以一种直接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学戏曲作品不同,如《琵琶记》它的双线结构以及线性美是知觉感觉不到的,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去抽绎出来,这明显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当然,中国的戏曲作品当然不只这两部南戏有如此明显的特征,可以说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者都是有意无意的去设计故事的线索,从而勾连起故事的发展脉络,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这或许也是线性审美在发挥着作用。要探究中国戏曲作品所呈现出的线性美,那明清的戏剧作家李玉的作品更加地具有说服力。

李玉的在他的传奇创作中,对结构艺术有很高的追求。在他的代表作《清忠谱》中,作者也是对主线和副线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全剧的主线集中在“傲雪”“述珰”“缔婚”“骂像”“就逮”等场次之中,集中刻画了周顺昌和阉党魏忠贤之间的忠奸斗争。那围绕着这一主要人物,作者又巧妙安排了”义愤”“闹詔”“毁祠”等活动,以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对于周顺昌的支持。两条线索共同发展,互为补充,互相照应,构成了一粗一细的线条,不断缠绕着向前发展,构成了一种缺一不可的结构美与线性美。李玉的作品除了这部作品外,还有《永团圆》也是双线结构的不断发展,相辅相成。另外,《一捧雪》格外新颖的是它结构上设计有三种冲突,各个冲突都是设计的由紧张到松弛,在这种安排中,事件的详略、内容的多少以及气氛的张弛都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处理。如果我们把三种冲突,看做是三条直线,那么他们都是首位连贯,层层递进,前后相连,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也就是主题发展,那这又与青铜器的上有规律的纹饰有何不同呢?

在如此多的中国戏曲作品中,上述所说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牡丹亭》的奇幻与现实的两条线索,《长生殿》中以唐明皇杨贵妃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之事为副线,来编制故事,情节勾连成的结构线性美是如此的鲜明,他不仅使故事的主要内容得以发展,同时也细致的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使得主次分明,主题突出。如果仔细的思考,除了戏曲作品之外,线性美是存在于每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如《三国演义》中的五条线索:以汉亡为引线,以三国归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这几条线,此起彼伏,共同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再如《水浒传》中的“连环钩锁百川归海”的结构,层层推进,每一条线交织共同来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说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线性美的蕴藉,每欣赏一部作品,都可以运用线性美的原理去剖析。

三、总结

我们论述了以上戏曲作品,也不难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中国的戏曲作品中的线性美是存在的。它与我们以往在器物、绘画、文字以及雕塑上看到的线性美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只不过在后者身上它们表现的更为纯粹,更直观。而在戏曲作品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它的线条美指的是故事的结构设计,通常会有双线结构,主线与副线的交织,通过时间的跨度,去实现线条的延伸和发展。它的线性美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无剖析,去把他抽绎出来,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达到审美的效果,完成审美活动。线性美是中国戏曲文学作品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形式特征,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阅读作品时不断地去思考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去感悟作品中美的力量。

注释:

1.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5.

2.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3.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4.汪晓玲.论中国传统器物的线性美特征对现代产品设计的范型意义[J].美与时代(上),2011(03):106.

[1]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线性戏曲美的
戏曲从哪里来
二阶整线性递归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广西戏曲》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线性回归方程知识点剖析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