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河北省为例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途径

2016-01-27苑潇卜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0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代表性遗传河北省

苑潇卜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050000)

以河北省为例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途径

苑潇卜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0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活态”,必须以人为载体得以延续,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起点和基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延绵不绝的关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和重点。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途径;制度机制

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得日益深入,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构日趋健全,保护方式和措施日益科学,展示传播有声有色,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性保护格局,传承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以河北省非遗传承人保护工作为范例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途径进行探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现状

(一)政策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以河北省为例,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制定了《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及《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度审核认证实施细则》,规定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认定标准程序和年检要求等,制定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条例》明确了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义务等。2014年又在省内实行了代表性传承人动态管理、年度审核制度,对不履行传承义务的部分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出了警告。

(二)传承人保护机构逐步健全。2005年起逐步成立了全省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以及省级非遗保护专职机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了四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19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6人。

(三)保护方式和措施日益科学。一方面加强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资金补助,2012年起,河北省财政开始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补助。另一方面加强了传承人档案资料和技艺水平的记录整理,为每名省级传承人建立了文本和电子档案。为年岁较大的国家级传承人拍摄专题片,进行抢救性记录。另外还注重关心传承人的生产生活,关心有生活困难或患病的传承人,为其安心从事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

(四)展示传播有声有色。近年来河北省共举办大型非遗展示活动百余项,为传承人展示记忆和才华提供了宣传平台。例如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河北文化展示活动”、上海世博会河北文化周、七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等数十项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型活动,组织优秀传承人赴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新西兰、韩国、台湾、澳门、北京、上海等地参加民间艺术表演、讲学等活动为传承人提供宣传自我、展示技艺的平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存在问题

(一)传承人年龄趋于老化,高龄传承人相继离世。河北省为例,截止到2014年底,健在的453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51岁以上的为367名,占总人数的81%;61岁以上的为251名,占55.4%,71岁以上的为110名,24.3%。传承人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严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共有39人去世,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4人。

(二)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部分非遗项目由于缺乏市场需求、培养周期长、学习难度大、经济收益低等原因,愿意学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传承人队伍青黄不接。

(三)护专项经费保障水平较低、补助不到位。尽管国家级传承人有专项补助资金,许多省份也依据自身情况对省级传承人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资金数额还远不能满足传承人的现实需要。许多传承人的生产生活缺乏保障,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对技艺的传承。在补助资金下发过中还存在着政府克扣、资金下发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

(四)传承人的认定机制还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规定:成为传承人的方式应是自行申请或被推荐,以申请为主。传承人中不乏文化程度低、消息闭塞者,这些群体不了解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更没有自主申请意识。尽管这些年来非遗热度与日俱增,但从总体来看,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还相对淡薄,非遗保护部门作为挖掘、认定民间优秀传承人的主力,力量稍显薄弱。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探究

(一)明确责任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遗产传承的真正主人,他们肩负着将传统技艺延续下去的责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能使非遗后继有人,明确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明确他们的责任与价值,才能更好的保护他们。

(二)落实法律责任。善于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手段推进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积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推进的相关工作,做好政策法规的普及工作。要继续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政策研究,包括财政投入政策、传承教育政策等。探索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互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互结合、原生态保护与发展利用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

(三)完善认定机制。只有妥善地认定,才能更好地保护。一方面要科学设置认定标准。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非代表性传承人两类主体分别予以不同认定标准和资助标准。另一方面要完善多渠道的认定启动机制。构建发现、推荐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和单位激励机制;评定传承人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除政府组织申报外,还采取由传承人直接“登记”方式,作为现行认定制度的补充程序;发挥专家和社会组织在传承人认定、评估、管理、监督工作中的作用。

(四)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传承人从事传习活动的财政扶持政策,为保障非遗传承人的生产生生活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财政部门要和文化部门协调好,做好非遗专项经费的发放规范和管理监督,并制定出台与法规配套的实施细则,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长期跟踪监督机制。确保非遗项目专项经费发放及时,使用合理,管理有序。对不依法行事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五)提升人文关怀。关心传承人的生产生活,对有特殊贡献的传承人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对常年患病,生活困难的传承人设立救助资金,非遗保护相关部门,应派出专门的队伍,深入到民间了解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为他们增添物质支持和人文关怀,同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参与到非遗传承人保护中来。

(六)着力抢救性保护。为防止“人走技失”,在关注传承人健康的前提下,应尽快组织力量用口述历史、原生态记录、制作全程影像的方式,全面保存非遗项目的完整影像资料,力求达到根据影像资料可以复原非遗项目的要求。

(七)加强传承人培训。各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担当着非遗项目的传承大计,离开传承人非遗传承无从谈起。所以非遗保护的首要任务便是传承,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和技艺水平,直接决定着非遗传承的质量和长远效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改善小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追求片面利益,导致传承活动”变味”的现状。

[1]河北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代表性遗传河北省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呼光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致敬经典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