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地区动物雕塑对当代雕塑创作的启示与影响
2016-01-27郭维阳新疆艺术学院830001
郭维阳 (新疆艺术学院 830001)
新疆草原地区动物雕塑对当代雕塑创作的启示与影响
郭维阳(新疆艺术学院830001)
摘要:新疆草原动物雕塑艺术作为草原文化的代表形态之一,不仅闪烁着先民智慧之光,也为现代艺术的创作开启了一扇透着远古草原气息的艺术之窗。草原艺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的可能,而艺术创作的主体在主观上具有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自觉性。艺术家穿越历史时空探寻具有原生性的草原民族雕塑艺术,创造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也是继承民族艺术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草原文化;动物雕塑;萨满;民族自觉性;自然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不仅是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融汇的场所,更是古代农耕文明与古代草原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吸纳,进而诞生独具地域特色的草原动物艺术的摇篮。古游牧民族凭借着强悍、勇猛的性格,屡屡给定居民族予以冲击,也由此促进了多民族的大迁徙与融合,而这些”蛮族”创造了神秘而独特的草原文化。本文试从草原动物雕塑角度来管窥草原民族的艺术之光,来讨论草原动物雕塑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一、草原民族审美价值的构建
草原民族的生存空间、生产方式决定游牧民审美趣味,原始宗教、文化催化塑造了他们的审美世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它们存在的自然生存空间,自然条件决定了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思想情怀。游牧民为了生存,日常采集果实,狩猎野兽,畜牧牲畜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广袤的天山南北、阿尔泰山、准格尔西部山地成为他们的驰骋的牧场,这些地区既有林区、夏季牧场和优质草原,也有荒漠戈壁、草原和灌木丛。寒冷与酷热交替的气候成就了他们勇猛、刚毅和彪悍的性格,也注定了他们创造的文化粗犷中闪烁着精巧、灵气。
萨满巫术对动物艺术风格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作为部族掌握者的萨满是部族成员思想精神的领导者,他主持祭祀仪式将病人灵魂引回肉体,也能将死者的灵魂送到冥界,而动物是萨满通天的工具。在萨满信仰的整个历史阶段,草原民族的信仰始终以动物为中心,吸收外来艺术和其它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他的信仰体系,并服务于这个体系。这也导致草原动物雕塑天生具有复功能性,是在天-地-人之间帮助萨满沟通天界、地界与人的精灵助手,但6世纪以后,伴随着游牧民认识体系的逐渐改变,这种复功能性日趋减弱,动物雕塑逐渐向实用工艺转化,更多注重的是审美价值。
草原动物雕塑艺术是狩猎游牧的艺术。它与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现代艺术相比具有其独特性,根植于草原山地、荒漠、戈壁的草原艺术多属于原始艺术,并具有现代高度发展文明社会所不具有的简朴与纯真。无论是岩画、金属动物纹浮雕、鹿石还是动物纹饰等描写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命之火的原始情感强烈刺激观众的神经。动物之间的搏杀、撕咬或人与动物间的相互依存是那么的真实,能让人嗅到鲜血的味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决无任何矫揉造作的痕迹。苏珊·朗格:“原始的技巧忠实于原始人所看到的事物,普遍意义上的模仿本身是一种具有偏见的揭示,是有意味的东西。如果游牧民在雕琢他眼中的世界时,他对动物形态的简化和最大层度的用线,就是他认为的真实”。原始意味的草原艺术在产生过程中,几乎没有各种理论的干扰和影响,所以与后世出现的文明社会艺术相比较具有更高的表现魅力,更能触动人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单纯性,没有任何杂念成就了草原动物艺术,这也是草原动物艺术审美价值所在。
二、艺术家探寻民族艺术的自觉性符合草原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
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各种节奏的艺术形态充斥着人们的视野,迫使观众自觉不自觉去接受具有时代性,掌握时代话语的现当代艺术。当然,处于各种喧嚣中的部分当代艺术家也在寻找别样的艺术形态,慰藉自己渴求平静的内心需求。而具有象征意味的写实或抽象概括的草原动物艺术会点燃沉寂在人们内心深处纯真、朴素之火,引起人们探索人类童年时期艺术的兴致和冲动。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让感知返回到它的起点,将审美主体领回到现场。这种感性不是无意义的-因为他总是向我们打开一个世界并探究它的起源,因此,美学的反思总是由自然的主题引起的”。草动物雕塑艺术为现代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拨动心灵的可能,客观上也为打开艺术家创作思路创造了条件。
艺术家探寻传统艺术的主观诉求。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在宋元以后日趋民俗化,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雕塑艺术伴随西式教育体系的引入而蓬勃发展,雕塑从教育模式到创作方式完全西化。西方写实雕塑的传入恰好为宋元以降到明清衰落的中国雕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西方与东方有着各自独立的文化与文明体系,而全盘西化在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另外,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艺术创作的冲击也使艺术创作出现不断重复、模仿和抄袭,艺术理论混乱的问题。伴随着这种文化的茫然,中国雕塑家也主动去了解研究西方的现代艺术,同时也注重学习中国5000年的造型艺术。经过学习、借鉴、梳理和反思,雕塑家关注西方传统雕塑与西方现代关系的问题,当然,也会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问题。所以,重视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是经过长期对西方模仿学习后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与最初的向西方艺术学习的自觉是相似的。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自觉均反映出艺术家对待不同文化的自觉。而回归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艺术必须与中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相结合,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现实主义又成为雕塑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草原地区民族群众的审美需求促进了现代艺术创作对民族艺术的重视。艺术的创作主体除了艺术家本身以外,也少不了欣赏者的参与。任何美的产生,都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发现的结果。草原民族地区群众对草原民族文化都是充满激情的,远古时期的艺术形态是游牧民集体意识的反映,广泛的集体参与是艺术形态产生的基础。草原民族从远古的蛮荒时期到现代文明社会,始终坚守天-地-人三元统一的自然生态观,敬畏自然,崇尚自然是他们民族文化的共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也始终是他们的审美源泉。但现代工业社会对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既压缩了游牧民族生存空间,也打破了游牧民对自然天性的归宿意识。所以,当代的艺术创作更要重返自然,探寻自然之美,驱散工业文明对草原牧民精神上的阴霾,释放牧民内心对自然的无限依恋之情。可以说,草原动物雕塑艺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游牧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主题。群众的参与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群众的审美诉求为弘扬草原民族传统文化提出了客观要求。
三、草原民族动物雕塑艺术与艺术家的创作在结合中得到升华
在经历向西方艺术学习后,中国艺术家清楚地意识到艺术创作应注重作品的原创性,寻找“由心及物”的表达方式,积极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雕塑家殷晓峰研究现目前依然保留萨满信仰的鄂伦春族文化传统,借鉴深受萨满文化影响的皮影和剪纸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进行创作,将原始的单纯的形式特征溶入艺术家的独特理解,形成了朴拙的艺术表现语言,创作出一系列表现游牧民族风格的作品。《修复嬷嬷人》中木雕马的运用,增强了骑马萨满嬷嬷的形式感,马身刀劈斧砍的痕迹沉淀着历史的沧桑,抽象概括的造型语言赋予物象原始宗教的神秘感。他将这种原始草原文化典型的形象特点雕凿在干裂的木料中,展示了文明社会所缺乏的原始野性的力量。曾成钢坚持从青铜器时期的饕餮动物纹中吸收创作原素,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无限原始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饕餮动物纹启迪他在动物系列雕塑中重点发力于动物原始自然的力量和运动的张力,将远古青铜动动物纹饰概括性的线条和形体体块相结合,创作出《神鸟》《山羊》《神鹿》《鹰》《孤独的鸟》等动物系列雕塑作品。这些动物雕塑犹如从远古原始世界浮现出的有仪式感的动物精灵,或蛰伏欲跃伺机待发,或霸气十足巍然如山。他巧妙地运用草原动物雕塑中意向性与写实性相互结合的艺术特点,击打出有原始意味的奇妙旋律,传递出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具有远古气息的韵味。
中国当代艺术倾心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认为是艺术家在思考方式上的自我觉醒和升华。这种思考是“由心及物”的,是对内心的发现,是强化构建新的体验和理解的过程。此外,当代艺术关注民族传统艺术形式是有取舍的,而不是简单地复古行为,更不是旧瓶装新酒借助民族传统的语言形式来博人眼球。实现民族艺术的发展,要从当代问题的境况触发,重新审视民族传统,进而甄别出哪些民族文化资源是有能被转化价值的。
艺术的往复更替是人们审美趣味变化的结果,不断地突破和探索新的更美的感受对象是人类社会艺术发展的推动力。草原动物艺术正是凭借其古老而让人新奇,从而产生研究的冲动。现代社会对原始艺术在美学上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人审美的改变。在早期原始动物艺术中,任意想象荒诞不经的视觉形象是远古时期游牧民特定的思维方式创造的结果。神秘感、象征性和超越时空的想象被认为是原始艺术特有的审美情感。作为草原民族思维的载体,草原动物雕塑艺术稚拙的表达方式无意中传递出一种古朴生涩的美感。
总之,草原动物雕塑中的岩画、金属动物纹雕塑及鹿石等艺术受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简单的认知能力和所处的时代物质基础的约束,所创造的艺术难免具有拙朴、夸张和概括的艺术特征。象我们所理解的,消失的时代的社会结构,已经不具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他的艺术却始终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吸人人们好奇的目光。今天我们将草原艺术为主导的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相比较,时常会唤起我们对艺术的从新思考,对艺术的研究,并不是满足于对过去认识的程度,而是要使研究的成果更好的指导当代的艺术创作。面对草原动物雕塑艺术,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探寻其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彭峰.《完美的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郭维阳,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从事雕塑创作及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疆草原地区动物雕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CYS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