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永柏:权到炙手可热时

2016-01-27岸石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19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职称四川

文/岸石

柴永柏:权到炙手可热时

文/岸石

学兽医出身的柴永柏成为四川音乐学院的学位委员会主席堪称奇闻

权到炙手可热时,学兽医出身的柴永柏“仕而优则学”,成为四川音乐学院的学术、学位和职称委员会主席,还取得了中国艺术类教育的最高职称,不免让人觉得荒唐。而荒唐事多半长不了,他的最终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

2015年7月初,四川音乐学院举办教职工合唱大赛,花费了几十万元,搭建了室外舞台,请电视台前来全程录制。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在大赛现场致辞,富丽堂皇的场面,众星捧月般的气氛,身为一把手,柴永柏真是权势凌人,风光得很。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写道:“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描述了唐玄宗时期杨国忠、杨玉环兄妹权倾朝廷、富贵奢侈的场面。柴永柏得意之时和这情形有几分相像。古来形容权势炙手可热,不仅指权力大,也指荒淫骄纵,贪婪腐败,往往是灭亡前的猖狂,柴永柏就是如此。合唱大赛过后仅两天,柴永柏听到了自己将要落马的风声,就在他紧锣密鼓找关系活动的时候,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将他从办公室带走。

此后,关于他怎样当上高等学府党委书记,怎样成了音乐教育的著名专家,怎样把学院搞成了“柴家大院”,种种信息不断被披露出来。这些怪现象反映了柴永柏的恶劣品行,也反映了高等院校干部选用、职称学衔授予、组织管理监督的深层次问题,值得从这个案件的视角研究探讨一番。

升官保官的权术

四川音乐学院始建于1939年,名家辈出,除了老一辈的著名艺术家、声乐教育家外,近年来又有钢琴家李云迪、陈萨,小提琴家宁峰、文薇等知名校友蜚声乐坛。2005年,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节目红遍中国,四川音乐学院校友中涌现出李宇春、何洁、谭维维等诸多大众明星。在中国九大音乐学院里,四川音乐学院的名气和影响力,业界公认排在前几名。在这样的知名学府,担任党委书记多年的柴永柏,却无任何专业音乐教育的经历。他怎么就坐上这把交椅了呢?当年选拔任命他时,理由也有一大把,现在人们却公认他不配担当这一职务。

柴永柏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专业是兽医。在上世纪90年代,柴永柏曾在四川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技术物资装备处任副处长,后又任党支部书记,成为正处级干部;2001年,柴永柏在仕途上走了关键一步,到四川音乐学院任副院长,走入了厅局级干部行列。他担任副院长时,分管学校的后勤和基建工作。2005年,原本在院领导中排名靠后的柴永柏,仕途进了一大步,晋升为学院党委书记,成了这所知名高校的一把手。不该提拔却升了官,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除了证据确凿的买官卖官,或是提拔任用违反规定程序的,很少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一个无德无才的人官运亨通,有参与选拔任用的人失察、失职的因素,也与用人的复杂性相关。学过兽医,管过后勤,是否可以担任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答案也未必只有否定。担任一定层次的领导干部有学历要求,但一般并无具体专业的要求,学兽医还是学人医对任职音乐学院领导来说,并无本质区别。学历对当官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很多官职可容纳各种学历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些没文化的军人出身的干部,长期在文化教育、科研院所担任领导,他们自认外行,但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虚心待人,认真做事,很受知识分子拥戴。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既然高学历、对口专业的人才比比皆是,何必让那些没学问,专业不沾边的人执掌一个高等院校呢?领导任职既有才干适任的问题,也有社会的观感问题。这些因素,选人用人的岂能不懂?柴永柏以这等资历能当上四川音乐学院的一把手,想来尤其不容易。从他担任一把手后做官、保官的权术来看,他还真掌握了投机钻营的“众妙之门”。

柴永柏当政时喜欢在学校网站、宣传栏里展示他和领导的合影,有趣的是,用来炫耀的资本有的

成了负资产。曾任四川省副省长的郭永祥于2013年6月落马,柴永柏撤掉了他与郭永祥的合影;接着,曾任四川省政协主席的李崇禧在同年12月落马,柴永柏再撤掉两人的合影。撤来撤去,现在该轮到他自己了,柴永柏的名字、照片已从学院的网站里删除,学院教职工普遍以他为耻。

柴永柏担任党委书记后,权力渐渐巩固,作风越来越霸道,独裁专断。在学校的基建、财务等领域,柴永柏都被指控有经济犯罪问题,如侵占和挪用公款、虚假出资、虚假土地拍卖、私设小金库、收受他人好处等。柴永柏曾安排了多位亲戚进入四川音乐学院任职。因柴永柏的关系调入四川音乐学院的员工过百,教职员工称其为“柴家大院”。虽然劣迹斑斑,但这些年柴永柏正是靠邪门歪道、拉拉扯扯这一套,保住了自己的权位。

“仕而优则学”的学术

柴永柏以“白帽子”当了“一把手”,执掌四川音乐学院十年,个人的学术地位有如火箭,一飞冲天,今非昔比了。古代讲“学而优则仕”,如今柴永柏颠倒过来,“仕而优则学”,并不是搞真才实学,而是当了官再搞学术上的名声。近些年柴永柏出版了5本学术著作,《建国60年中国文艺发展研究》《中国文艺发展研究》《中国大学60年发展研究》《高等艺术院校思政工作研究》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读本》;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我国艺术学科设置思考》《我国建立艺术大学的思考》等十几篇文章;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5项,获奖众多。

成果累累,荣誉、学术地位纷至沓来,柴永柏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还被评为“二级教授”——当今中国艺术类教育中的最高职称。这么多丰硕成果,高校教师就是焚膏继晷,一门心思做学问也难以获得,何况还是一位半路出家的人?人们不能不惊叹,柴永柏太有才了!足以让那些天才加上勤奋的名校毕业生、著名专家、资深教师汗颜:人家学兽医、搞行政出身,当学院党委书记后才开始涉猎专业研究,把学问作为掌权治校的茶余饭后之事,却轻松做到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但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还成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委员会主席。然而,人们羡慕时有几个是真佩服的呢?

翻翻柴永柏的那些著作,有些仅仅是“主编”或是一众作者的牵头人、组织者,并非货真价实的个人专著。柴永柏在这些著作里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才华实在看不出来。有些系统研究艺术史的著作是研究者多年研究、教学的成果,半路出家、心思难静的领导干部,哪有功夫坐这冷板凳?前些年盛行领导出书,以权大权小确定署名位次,权势显赫的,署上“主编”、第一作者,真正研究、写作的人名次却在“等等”之列。这种现象曾有人标榜其“合理性”,领导决定出这本书,有权力有资源出版发行,署名在前是几位、十几位作者众望所归,难道还要把领导名字放到等而下之吗?有关部门评职称、奖项时,也曾要求署名作者提供撰写著作的细节,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谎扯圆”并不难。柴永柏的著作多数可以归于领导出书一类。出了书,就有了研究成果;有了成果拿去评奖,领导往往是评委或能管得着评委,著作获奖自然也就十拿九稳;获了奖,有关官方组织授予称号、给予奖赏,人事部门批准职称就有了根据。著名“专家”就这样诞生了!无限风光的学术高峰,有着多个关键的台阶,老实巴交的人含辛茹苦也未必登上几个,而有了权势,尽管还是专业上的初学者,但只要能抓住关键,调动资源,运作交易,也可以一路凯歌。

以柴永柏的学术捷径为镜鉴,对领导干部学术成果的认定,职称、学术头衔的评定应该从严掌握。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主要以政绩衡量,政绩不应混同于学术成果。学术应侧重衡量个人的学识、能力、水平,组织、领导的作用应和学术活动相区别。从职业分工来说,官员和教师、研究人员是不同的职业,当一个人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时,就不宜再专门搞学术了。学术上离不开、舍不了的专业人士,也不必非要戴个乌纱帽。对于某些官员“胜者通吃”,把各种职称、学衔集于一身的现象应严格审查,出台一些“打假”的办法。

连连捣鬼的心术

柴永柏学术上“成就”可疑,在招生、用人、财务、学校基础建设以及生活作风等方面涉嫌贪腐,哪还有威信可言?对学校的乱象、对柴永柏的品行,四川音乐学院的教职工议论纷纷,“柴家大院”“红粉军团”的传闻满天飞。对于柴永柏的举报,近些年连绵不绝。有两位曾多年担任学院中层干部的老职工,实名给四川省和中央的领导写过10封信,举报柴永柏在经济、用人及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面对群众的举报、揭发,柴永柏坚决对抗,总觉得自己能渡过难关,不收敛、不悔改,机关算尽地化解矛盾,保护自己。

柴永柏架的“天线”很灵敏,了解举报信息甚是快捷。有一次举报者刚寄出上告信3天,柴永柏就捎话给她,要上门去拜访。

柴永柏毫不掩饰他对举报者的痛恨。他在全校干部会议和教职工大会上,曾经放过狠话:“我知道有人在举报我,谁让我一时不好过,我会让他全家一辈子不好过。”“你们上午举报我,我下午就知道。”“要想整我的人就在会场,而且就坐在前六排。”“你们不是在反对我,你们是在反对共产党!”这些谩骂连蒙带吓唬,其实反映出柴永柏情绪非常焦躁不安,局面越来越难控制了。果然,屡告不倒的党委书记,如今成了阶下囚。

□本栏编辑/厉飞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职称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恋幽兰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职称
Astor piazzolla and his new Tango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