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2016-01-27龚建华
龚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休闲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龚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本文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情况,运用调查法、访问法、文献资料法等科研方法进行探讨,并在分析青少年身心特点、体质现状、在锻炼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辨析休闲体育概念的基础上,从休闲体育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休闲体育对青少年的积极意义。最后针对目前在青少年中开展休闲体育时存在的现象及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青少年;休闲体育;身心健康
1 青少年身心特点及体质现状
青少年一般指10~24岁年龄阶段的人们,处于人体发育和成长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从生理、心理、知识学习、文化积累、世界观形成、价值观建立和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趋于萌发、助长、形成和逐渐成熟的过程。所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水平的欠成熟、欠稳定是他们最显著的身心特点。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学习任务的负压,部分青少年在形态上表现出体重、身高、综合身体指标和心理发展状况欠合理的情况。
2 我国青少年锻炼时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不合理的营养,社会、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原因就是体育健康意识的淡薄。近几年的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普遍存在一些弊端。
2.1体育课难度降低
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对孩子的宠爱骄纵,过份注重智力开发,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子女的体质培养。再之对伤害事故的担忧而降低了体育教学要求和参加运动时活动量、运动强度和学习动作的难度,而直接导致了体育课的内容越来越趋于保守和简单。
2.2体育课被边缘化
这里说的“边缘”指的是对体育课的轻视,或许有很多体育老师会有比较深的感触。每当上体育课时,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就会拿着一本专业或是外语课本,甚至于是手机,匆匆跑来上体育课。一边整队一边还背上几个单词,而十分藐视体育课程。
2.3出现“体育家教”
中考体育成绩给学生提出了如何上好体育课和怎样参加体育活动的新要求,然而学生和家长对此的认识还是有所以偏颇的,平时不把体育放在心上的家长和孩子们也“幡然醒悟”,到处忙着找“体育家教”,而忽视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提质健康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偏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2.4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降低
“体育课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是中学体育教师深刻的体会。中学体育课经常会因为文化课安排临时测验或考试而被迫取消。繁重的课业任务会直接干扰到青少年们参加体育课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热情,尤其是即将进入升学考试阶段的学生更有可能放弃参加所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休闲体育释义
3.1休闲体育的界定
目前,将体育作为休闲娱乐的手段,已成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和标准,并将在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般认为,体育大致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3个部分外。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认识的变化和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体育的休闲功能逐渐突显出来,并形成趋势。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休闲体育是人们对于社会态度和生活质量的更新要求和更高追求,它区别于过往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而成为日益自发参与的“体育”现象。因此,在界定“休闲”体育的概念时,理应突出它的随意性、随时性、随地性、快乐性、健康性、可推广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2休闲体育的特点
休闲体育有别于青少年经常参与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概念。休闲体育也有别于娱乐和旅游。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特征明显;非功利和非竞争特点明显;自主支配和自我实现特点明显;体质健康和心理愉乐的二元特点明显;人际间可沟通和身体参与特点明显;活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平和与舒缓特点明显;活动规则的自制和自主特点明显;娱乐和游戏特点明显;参加活动的自愿性和实效性特点明显;社会需要和社会适应特点明显。
4 在青少年中开展休闲体育的必要性
4.1身体健康方面
休闲体育可以强身健体。健壮的身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体育的一个支脉,休闲体育也具有体育强身健体的通性。
4.2心理健康方面
4.2.1可以消除紧张情绪 当今世界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这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许多紧张和压力。而对于青少年而言,最大的压力莫过于学习带来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2400多名青少年的抽样调查显示,过重的学习压力可能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偏重、自信心减弱、影响学习效果等现象。“有76.2%的中小学生由于畏惧繁重的考试任务而使得身体和心理经受过重的压力,甚至有9.1%的中小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和考试过程而产生厌学情绪。”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青少年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可能出自于学业的压力”而休闲体育的实践表明,休闲体育所具有的规则游戏性特征和娱乐性特征,决定了通过休闲体育,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调节他们紧张情绪的作用,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4.2.2可磨炼意志 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少年们面对未来的竞争和挑战,这就需要青少年们具备综合的竞争能力。休闲体育可以为青少年们提供意志培养的条件,使之在参加体育休闲活动中寻找和选择到符合自己的内容,以通过艰苦环境的变化来磨砺意志,增强应付和克服困难的心理素养。
4.2.3可以带给人们娱乐的体验 休闲体育的娱乐性是由项目的特点决定的,它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且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而且一些野外旅游、划船、登山等的体育休闲活动不仅可以在体验自然环境的同时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还可以体味休闲体育运动的乐趣。
4.3能力培养方面
4.3.1可以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 学业要求的现实使很多青少年与周围环境缺乏交流。休闲体育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生活环境、生活内容,使人们不断认识他人,重新认识自己,不断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种不断地适应帮助青少年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我、定位自我,健康成长。
4.3.2有助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性的发挥是创新学习的前提,而在休闲时间里,青少年们是可以自由思考和自行的选择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和关心体育的事件。青少年们可以利用好这个休暇阶段放松心身压力,以达到伸展身体、拓展思维的效果。
5 休闲体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5.1教育制度带来的问题
虽然社会要求“素质教育”愿望至今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事实上却从没有真正摆脱“应试”的枷锁。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过于注重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对身体素质的教育。学校有经费时,多用于改善文化教学条件,拨给体育的经费十分有限,又导致学校的体育设备除能维持一般的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运动会外,基本不会在撤资过多考虑为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配备场地和器材,这将影响到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外在条件和内在热情,从而会妨碍青少年正确终身体育观的树立。
5.2现代社会带来的隐患
有研究表明,平均每个学生每周有35h左右的自由时间,但是花在休闲体育活动上的时间只有1.5h, 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利用在了看电视、玩手机等其他休闲活动上了。据2013年统计,我国在校学生玩手机游戏的人数占60%~80%。智能手机已成为学生娱乐、交流和学习主要工具。但智能手机和网络存在着让学生们痴迷和过少参加身体活动的可能性而直接影响健康的危险。所以,应该鼓励青少年克服这种喜欢享受的本能,多参与室外活动,尤其是休闲形式的体育活动。
5.3错误观念的影响
现行的应试教育造成家长、老师和学生过分注重分数和成绩,这导致了现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成为了摆设,这种现象也间接地造成了很多学生错误地感到体育并不重要,而休闲体育更是一种奢望。再加上,不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身体素质也不断地下降,造成了的不良循环。
6 结论与建议
6.1结 论
休闲体育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休闲体育能提高青少年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休闲体育能增强青少年的团队合作意识;休闲体育能增强青少年的生存生活能力。
6.2建 议
6.2.1社会方面 (1)应坚强宣传。可以利用媒体的功能,把休闲体育活动传递到学生的生活内容之中。也可以组织一些健康活动日和休闲体育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对休闲体育产生正确的认识和激发出学生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实际需要。(2)建立一套比较可行的制度和组织形式,组建一支教师队伍参与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规划和指导他们如何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以实现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健身活动。(3)积极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学术探讨,加强各大体育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培养休闲体育的研究、指导、组织和经营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休闲体育的需求。
6.2.2学校方面 (1)应从新世纪人才需求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教学的整体化等角度转变教学观念。(2)加强休闲体育教育。(3)根据学校、地域特点和普及程度设定体育项目,如南方游泳、北方滑冰,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女子形体、艺术体操等等。(4)完善机能测试。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机能测试和身体成分测试,以了解学生的提质量健康水平和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情况。(5)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帮助教师培养起善于给学生制造成功体验、将休闲活动与运动项目结合运用、引导学生发挥个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及将课堂技术技能教学有机组合的能力。
6.2.3家庭方面 除了不应给子女过多的学习压力之外,还应经常引导孩子进行休闲体育,如,可以选择远足、登山、郊游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放松一个家庭中的人员因工作、学习、生活情绪等造成的压力,也可以增进家人的感情。
[ 1 ]于可红,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 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
[ 2 ]李静,马军.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3).
[ 3 ]闻一平,王少春.论休闲体育的价值[ J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4).
[ 4 ]曹继红.论休闲体育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及其实现条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
[ 5 ]崔凤华,李桂芝.休闲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J ].浙江体育科学,2003(2).
G80
A
1674-151X(2016)06-07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2.042
投稿日期:2016-04-26
龚建华(195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