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特征
2016-01-26刘洪波
刘洪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205)
论当代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特征
刘洪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同步,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方面,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使用特征和使用心态。主要有:高粘黏性与高耦合性并存;高普及性与高渗透性并存;参与性与分享性增强;网络心态呈积极性与正面性;政治认同性与政治冷漠性并存;娱乐性与片面性明显;批判性与严谨性缺失。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对社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已经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必需技能或工具。2015年2月,CNNIC发布的《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2月,在中国的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1]。可见,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比例最高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较为活跃的群体,原因主要如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其全方位的传播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媒体属性还在不断地得到增强。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从2013年开始,“95后”大学生开始进入高等学校,这是一群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几乎同步的群体,他们几乎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兴起、发展、腾飞的全过程,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远的群体;他们几乎从懂事之时起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从小就拥有着电脑、社交账号等,少年时期就开始使用智能手机连接互联网等等。可以说,逐渐以“95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最早的“网络原住民”之一,他们见证了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飞跃,他们生活在一个网络言论更加自由的社会、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表达自己意愿的社会。自然而然,当代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必然表现出其与众不同的使用特征和使用心态。
一高粘黏性与高耦合性并存
与传统的、固定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具备全天候的便捷性,只要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区域,就可以随时接入互联网。因此,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互联网产生明显的依赖,表现出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 2009至2013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研究发现:大学生上网的时长逐年增加,从2009年每周使用18.6小时,增加到2013年每周使用25.1小时。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打上了深深的互联网烙印,导致当代大学生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促进的高度耦合关系。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好处,加快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快速社会化的大学生有着极强的接受新事物的欲望和能力,在互联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手机应用软件、社交软件层出不穷,而这些又恰恰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与心理需求,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社交类的应用上不仅超过青少年整体使用率,而且也大大地超过网民整体的使用率。这就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粘黏性增加不仅体现在上网的时长上,而且还体现在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上。据2008-2013年CNNIC的《中国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报告》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3年,在博客的使用率上,大学生群体平均高出网民整体使用率近20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大学生博客/个人空间的使用率(2011-2013年)
从2011到2013年,在微博的使用率上,大学生群体平均高出网民整体使用率近30个百分点,见表2。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率要高于网民整体的使用率的。由于互联网提供了一种虚拟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打破现实社会的限制而感受一种自由、随意的体验。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具备与陌生人聊天的功能,表面上构建了一个生人社会,但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还具有的交互性与分众性使得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范围逐步固定化。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流能力不断减弱,交流途径不断减少。有些大学生可能会深陷其中,迷失自我,甚至逐渐脱离现实,最后将自己封闭在自造的“自我”世界之中[2]。
表2 大学生微博的使用率(2011-2013年)
表3 大学生网络游戏的使用率(2011-2013年)
二高普及性与高渗透性并存
表4 各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
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中国网民的手机商务应用发展大爆发,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的用户年增长率分别为63.5%,73.2%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3]移动互联网已经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开始全面移动网络化。而根据2011—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的数据,大学生群体在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等4个互联网应用方面,所有的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率都要远远超过网民整体的普及率,见表4。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新浪微博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诸多第三方应用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新浪微博”平台的数据统计显示,84%的校园用户使用过第三方应用,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用户乐于接触新鲜事物的特点[4]。这些第三方应用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指导、生活服务、招生就业、体育娱乐、社会公益等服务,也使得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更加丰富多彩,渗透到并满足大学生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的需求。
三参与性与分享性增强
借助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使当代大学生拥有更为便捷的表达渠道和方式,可以更加自由、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由此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网络参与意识。从传统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这就给广大网民提供了平等表达自己意见的“新公共领域”[5]。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与其他群体相比,青少年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意愿更强烈,尤其是10-19岁网民网上发言积极性最高,有50.2%的比例;其次是20-29岁的网民群体,有46.6%的比例,见表5。可以这样说,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期,言论表达的积极性较高,网络空间给了他们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有利于培养其独立的个性。但网络空间的虚拟与现实混淆、言论的群体极化效应等也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5 不同年龄网民愿意网上评论的比例(2014年)
四网络心态呈积极性与正面性
移动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网络分享与网络参与的技术平台,当代大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表现出较为积极乐观的网络心态。《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针对大学生用户在“微博”内容更新中的用词习惯进行分析,利用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语言调查与词汇统计”(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软件,对“微博”文本中出现的、可以反映用户个性特征的词汇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情绪特征词汇:经过统计,大学生用户使用积极情绪词汇的频率(3.38%)高于消极情绪词汇的频率(1.91%)。这表明,大学生用户更倾向于在社交平台上体验并表达积极的情感状态[6]。这也说明,移动互联网促进了大学生创造意识的增强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可以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况,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健康发展。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也指出,不同年龄层人群在对于政治体制、社交参与、社会生活等内容的态度上均呈现较大差异,“90后”被称作“正面、轻松、乐观的‘社交一代’”,他们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前景最为乐观,76.7%对未来政治持乐观态度。
五政治认同感与政治冷漠感并存
当代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不仅表现出良好的网络心态,而且还表现出较高的政治认同感。这可以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得到部分印证,该报告显示,“90后”是对体制态度最为正面的群体:68.6%的“90后”对体制呈现正面评价,这一比例在“80后”、“70后”、“60后”、“50后”群体中分别为57.2%、49.8%、54.9%、50.0%。
当代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感与不断加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度。2004年10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16号文件,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10年后的2015年1月,“两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紧紧抓住绝不放松的战略工程,十年的时间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增强的同时,政治冷漠感也在提高,这可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得到侧面印证。报告指出,政治冷漠感随年龄上升而下降,“90后”、“80后”、“70后”、“60后”和“50后”(及以前)等不同代际的人群表达出政治冷漠感的比例分别为61.8%、57.4%、42.8%、31.9%和25.5%。
六娱乐性与片面性明显
与其他的网民群体相比,当代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上有较高的操作水平,大部分能熟练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平台进行发布信息和人际交往。他们不仅关注移动互联网的新闻功能和知识功能,而且更多地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娱乐功能[7]。但总体看来,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娱乐功能过度发展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休闲娱乐”、“消磨时间”成为大学生接触互联网新媒体的主要动机,只因为学习和查找资料的相对理性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只占少数[8]。大学生对互联网新媒体的使用不够充分,对其众多功能的利用不足,尤其是忽视学术营养的汲取是大学生互联网新媒体使用的常见现象。从2011-2013年大学生对互联网应用使用率的前三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娱乐方面的使用率至少要高出网民整体的使用率10个百分点,也至少高出青少年网民群体的使用率6个百分点,见表6。
表6 大学生与整体网民、青少年网民
七批判性与严谨性缺失
当前大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在寻找相关信息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人际、网络和资料三个主要渠道,而求助网络渠道的趋势在上升[9]。一方面,在以智能手机为主要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智力水平也许就取决于人们接受信息的把关人,在新闻客户端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后,对一般人而言,也许就是新闻客户端后台的编辑决定了人们的智商与眼界水平,因为这些新闻客户端的后台编辑决定了人们一天所关注的最主要的若干条新闻;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本身就具有超强的交互性和“去中心化”的特质。这就使得互联网信息变得鱼龙混杂,内容五花八门,甚至还含有大量垃圾信息、网络谣言、色情暴力等危害性信息。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当中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大学生几乎是毫无防范地接触互联网信息,这就是导致网络智商的贬损。网络智商的贬损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缺乏对互联网信息的批判精神和严谨求证精神,或者缺乏对互联网传播信息的质疑能力。当代大学生只能依照个体的感受、情绪、直觉或已有的社会认知来审视互联网信息,普遍缺乏对互联网信息的分析求证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极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谣言所蛊惑。CNNIC《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也指出,在2014年,有54.5%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相比2007年的35.1%,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有较大幅度提高[10]。这反映了,不仅仅是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整体网民都缺乏对互联网应用及信息的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
随着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特征也将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在这种情形下,探讨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行为与心态,仅仅是一个初步尝试,其中一些观点难免缺乏数据佐证,一些使用特征和使用心态的概括难免浅尝辄止,期待更多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不断概括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3][5][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2015-02-03.
[2]高晚欣,邓亮.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其教育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2).
[4][6]中科院心理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EB/OL].http://www.psych.ac.cn ,2013-08-21.
[7]郭丽萍.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
[8]单鹂娜,王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9]张娓娓,王韦达.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探析[J].新闻传播,2012,(8).
(责任编校:简子)
On the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obile Internet
LIU Hongbo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The growth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almost synchrono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 China. In the use of mobile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and mentality from other groups, mainly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adhesive and coupling co-exist; there are high level of both coverage and permeability; participating and sharing behaviors are increasing; the attitude towards network is positive; politic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apathy co-exist; recreational and one-sided features are obvious; critical and rigorous attitudes are derogatory.
Key Words: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mobile internet;features
作者简介:刘洪波(1978— ),男,湖南隆回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4B14;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湘教工委通[2013]53号;共青团湖南省委青少年状况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12。
收稿日期:2015-05-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4-01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