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消食汤对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1-26雷颖李维军
雷颖 李维军
·中医中药·
醒脾消食汤对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雷颖 李维军
目的观察醒脾消食汤治疗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儿血清瘦素、增食欲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厌食症患儿,根据随机卡片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妈咪爱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脾消食汤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患儿血清瘦素、增食欲素水平。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症状积分、体重水平、食欲和食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瘦素和增食欲素指标的变化值及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脾消食汤能良好改善患儿血清瘦素与增食欲素水平,有效改善厌食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醒脾消食汤;厌食症;血清瘦素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中常见的慢性消化性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儿长期食欲不振以及食量减少[1]。该症在1~6岁患儿中发生率较高,且夏季暑湿之季病情多会加重。长期厌食患儿极易因气血差、抵抗力降低而罹患其他病症,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现代医学治疗时着重于调节胃肠菌群等方面,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从根本上改善厌食症病情,疗效显著。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60例厌食症患儿进行研究显示,中药方醒脾消食汤对小儿厌食症有良好改善作用,患儿治疗后的血清瘦素与增食欲素水平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厌食症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卡片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7.7±2.5)岁;体重7.5~38.0 kg,平均体重(18.3±6.6)kg。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8.1±3.0)岁;体重7.5~38.0 kg,平均体重(17.8±6.7)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原则关于小儿厌食症相关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患儿食欲降低,食量较常量减少>1/2,持续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厌食。中医诊断标准:①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②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③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量定时,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儿;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韩国Hanmi Pharm.C o.,Ltd,注册证号S20100072),<2周岁1袋/次,2次/d;>2周岁2袋/次,2次/d。治疗组患儿则口服醒脾消食汤,太子参10 g、枳实10 g、砂仁5 g、葫芦茶10 g、陈皮5 g、鸡内金10 g、茯苓10 g、布渣叶10 g、山楂10 g。药物由本院中药房提供并统一煎药。<3岁患儿口服50ml/d;3~6岁患儿口服100ml/d;>6岁患儿口服150ml/d。两组患儿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清瘦素、增食欲素水平、体重。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患儿食欲、食量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说明症状恢复越好;同时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临床痊愈:食欲及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原有水平的3/4,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食欲有改善,食量有所恢复,但未达到原有水平的3/4,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积分之差÷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治疗后患儿证候积分、体重水平以及食欲、食量评分变化 经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重、食欲和食量均有一定变化,且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清瘦素、增食欲素水平 治疗前后血清瘦素与增食欲素水平均有不同变化,两组患儿上述两指标变化值及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证候积分、体重水平与食欲、食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证候积分 食欲评分 食量评分 体重水平治疗组 30 11.6±2.5a 1.5±1.3a 0.5±1.1a 18.8±3.9a对照组 30 12.9±2.1 2.5±1.6 1.5±1.3 14.2±3.7t2.1808 2.6568 3.2163 4.6867P0.0333 0.0102 0.0021 0.0000
表3 两组患儿血清瘦素、增食欲素水平比较(±s,n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血清瘦素 血清增食欲素治疗前 治疗后 变化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变化值治疗组 30 3.56±0.50 2.13±0.43a 1.43±0.07a 0.86±0.22 2.62±0.19a 1.76±0.03a对照组 30 3.55±0.48 2.95±0.47 0.6±0.01 0.78±0.19 0.78±0.18 0.02±0.01t0.0790 7.0505 64.2915 1.5074 38.5064 301.3768P0.9373 0.0000 0.0000 0.1371 0.0000 0.0000
3 讨论
小儿厌食症作为儿科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众多典籍均有相关记载,如《素问》中“不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及的“不欲饮食”、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不思食”等。厌食症主要病变脏腑为脾胃,其机制与脾胃运化受纳失调有密切关系[4]。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损伤导致机体濡养失调,故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腹胀中满,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5]。该症治疗时当以调和脾胃为主。
作者根据既往医家对小儿厌食症的论述及其病机,拟定醒脾消食汤(方中有太子参、茯苓、葫芦茶、布渣叶、陈皮等)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7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方以葫芦茶、太子参为君药,前者凉而苦,可消食杀虫,治小儿五疳;后者性甘平,微苦,多用于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之症,有健脾益气并养胃护阴之功效。以枳实、茯苓、砂仁为臣药,枳实有健脾、开胃、消食之效;茯苓则能健脾宁心,善治脾虚食少;砂仁为开脾健胃要药,有“消化水谷,温暖脾胃”之功;山楂消油垢之积,化食健胃,宜用于儿科;陈皮可行胃肠滞气,有助于增强胃肠蠕动、促胃酸分泌[6]。上述诸药共用有运脾和胃、消食化积之效,促使脾气充盛、胃气得和,保证纳化正常实现消食之效。现代药理显示,砂仁能保护胃黏膜、促消化液分泌;鸡内金中有类角蛋白、胃激素、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可加强食物的化学消化作用,达到消食目的[7]。由表2可知,两组患儿治疗后在证候积分、体重、食欲和食量积分上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醒脾消食汤有改善厌食症状之效。瘦素参与人体神经内分泌、能量代谢与摄食调节,主要功能为抑制食欲;增食欲素是一种食欲增强因子,是摄食启动和维持的重要物质[8]。由表3可知,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瘦素和增食欲素及其变化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醒脾消食汤有改善人体血清瘦素、增食欲素水平的作用。
综上所述,醒脾消食汤能抑制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提高增食欲素水平,对治疗小儿厌食症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今后进一步研究。
[1]李辉.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4(27):97-98.
[2]张海军,董晓蕾.潍坊市1~6岁儿童厌食症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山东医药,2014(24):83-84.
[3]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26.
[4]杜晨光,丁培杰,曹颖,等.运脾消食方对厌食症儿童唾液淀粉酶活性、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315-318.
[5]陈欣欣,布月青.醒脾养儿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3):180-183.
[6]张金玺,袁国卿.小儿厌食颗粒对厌食小儿血浆酪神经肽和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44-1445.
[7]唐林.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厌食症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09-810.
[8]王海云,石君杰.开胃增食汤治疗厌食症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3):137-1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92
2015-11-25]
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编号:20132017)
518000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