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6陈晓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胸痹血瘀

陈晓琳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晓琳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照组(52例,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0.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胸痹不仅安全性高,而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胸痹;心绞痛;血府逐瘀汤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这是早期祖国医学对胸痹临床表现的描述[1]。胸痹与现代医学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关系较为密切。后世许多医家主张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2],如王肯堂提出用大剂失笑散、降香、桃仁、红花等治疗死血心痛;王清任以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故本研究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临床效果做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最终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106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4±8.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平均病程(3.4±1.8)年;气滞血瘀证17例、寒凝血瘀证11例、痰瘀互结证9例、气虚血瘀证42例、阳虚血瘀证15例、阴虚血瘀证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第7版《内科学》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3];参与本次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者,如胃食管反流和神经官能症等;急性心肌梗死者;心肺功能严重异常者;已行介入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托洛尔25~100mg,2次/d口服;硝酸异山梨酯5~20mg,3次/d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选择降压、降脂、降糖药物。治疗期间如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及心绞痛急性发作者予吸氧、扩冠、止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用药,具体方药如下:桃仁12 g、红花10 g、生地黄20 g、当归12 g、赤芍9 g、川芎9 g、牛膝12 g、柴胡9 g、枳壳9 g、桔梗9 g、甘草6 g。气滞甚者加陈皮、香附;寒邪甚者加附子、干姜;痰浊甚者加半夏、薤白;心气亏虚者加小麦、大枣;心阳不振者加人参、桂枝、附子;心阴亏损者加麦冬、天冬、五味子。1剂/d,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患者疼痛的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减少>80%,心电图静息状态下正常或缺血性ST段改善>0.10 mV;有效:患者疼痛的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减少50%~80%,心电图静息状态下ST段改善0.05~0.10 mV;无效:患者疼痛的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减少<50%,心电图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发作次数(次/周) 持续时间(min/次)观察组 54 治疗前 6.36±1.38 6.84±1.26治疗后 1.68±0.52ab 1.76±1.02ab对照组 52 治疗前 6.42±1.24 6.77±1.19治疗后 3.04±1.12a 3.53±1.06a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有β受体阻滞剂、扩冠药、抗凝药、降脂药等,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也多,导致有些患者不能耐受,从而影响疗效。如扩冠药物常引起头晕头痛,抗凝药物易引起牙龈出血、皮肤紫斑等,降脂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等[5]。血府逐瘀汤原方选自《医林改错》,方中桃仁、红花、牛膝活血祛瘀;生地黄、赤芍清热凉血;当归活血补血;川芎行气活血止痛;柴胡疏肝理气、和解少阳;枳壳化痰、破气;桔梗宣肺祛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效。本次研究得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本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35-146.

[2]安冬青,李方帅,李莉,等.浅谈明代医家诊治胸痹心痛特点.江苏中医药,2012,44(6):5-7.

[3]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284.

[4]神安煌,潘正星,欧阳远鹏.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507-508.

[5]申保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9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1):1359-13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17

2015-12-14]

118000 丹东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胸痹血瘀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话说血瘀证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袁海波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