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

2016-01-26寇明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腺肌病激动剂不孕症

寇明菊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

寇明菊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单纯的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治疗,观察组在该术式后给予亮丙瑞林注射液这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合并不孕症患者经治疗,1年内妊娠率观察组为38.5%,对照组为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于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腺肌病在妇科临床中相对常见,在年龄高于40岁经产妇中发生率较高[1]。目前该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该病和病毒感染、子宫受损、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在剖宫产、人工流产者数量不断增多背景下,子宫腺肌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2],患者多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痛经等临床表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病灶切除手术为此类疾病有效而常用的治疗方法,近期有研究[3]显示,术后给予药物辅助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面意义重大。基于此,本院选取86例患者,分析病灶切除术及其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1.9±6.5)岁;其中26例有剖宫产史,12例有子宫肌瘤剔除史;12例合并不孕症。观察组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3±6.2)岁;其中25例有剖宫产史,14例有子宫肌瘤剔除史;13例合并不孕症。两组患者年龄、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史、不孕症发生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全身麻醉之后于腹部做一手术切口,于病灶边缘做切口(形状为梭形),尽可能彻底切除病灶,手术后以1号线缝合腔隙,之后对子宫肌层、浆肌层缝合,对切口清理后完成手术,术后易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之后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而观察组在术后首次月经时第2天,于腹前壁皮下给予亮丙瑞林注射液3.75mg,且于1个月后重复给药1次,共给药6次。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月经量、痛经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其中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系统(VAS)表示,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定期展开阴道彩超检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查看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展开1年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并对有不孕症合并症者随访其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情况及月经量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痛经评分分别为(5.6±1.3)分、(5.8±1.5)分,治疗后对照组为(2.4±0.6)分,观察组为(0.8±0.3)分;两组治疗前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减少22例(52.4%),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减少36例(81.8%),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复发及妊娠情况比较 经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16例(38.1%),观察组例复发5例(11.4%),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12例患者合并不孕症,1年内妊娠2例,妊娠率为16.7%;治疗前观察组13例患者合并不孕症,1年内妊娠5例,妊娠率为38.5%;观察组治疗前合并不孕症患者1年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已有研究[4]提出,子宫腺肌病发病和高雌激素血症、宫腔操作、多次妊娠与分娩等有密切联系。本研究选取患者中大部分有剖宫产史或子宫肌瘤剔除史,论证了这一观点,据推断可能是在进行宫腔操作时,可造成子宫浅肌层、子宫内膜受损,导致子宫基底层内膜向子宫基层侵入生长最终引发该病,因此,临床医师应对剖宫产指征、宫腔手术操作指征等严格把握,降低妇科手术率,从而对子宫腺肌病加以预防。

当患者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措施。过去子宫切除术为该病重要治疗方法,然而很多患者处于育龄期,此时切除子宫不仅会给其生理、心理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生育,因此其临床应用相对受限。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相对广泛,然而子宫肌瘤并无包膜,其和周围组织之间缺乏清晰界限,在手术时通常难以彻底切除病灶,部分患者有微小病灶残留并继续生长,因此极易复发。有研究人员[5]提出术后应辅助药物对残留病灶予以抑制或消除,从而对疾病复发加以预防。亮丙瑞林注射液这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属于治疗性激素依赖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可对机体造成刺激,使其激素释放速度加快,并促使促性腺激素释放加快,对残留病灶加以消除或予以有效抑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相应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月经量均有所减少,而观察组痛经及月经量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说明病灶切除术后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子宫腺肌病有更为明显的疗效。另外,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治疗前合并不孕症者1年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法对疾病复发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同时还可促使不孕症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得到适当调整,提高其妊娠可能性。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患者于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1]朱书铔,汪炼.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进展.重庆医学,2015,44(23): 3278-3280.

[2]桂涛,黄美华,朱利,等.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6):2754-2755.

[3]桂涛,蒋勇军,黄美华,等.子宫腺肌病免疫发病因素的研究新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3675-3677.

[4]陈静,康佳丽,马奔,等.两种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26-1030.

[5]陈静,康佳丽.子宫腺肌病的诊治进展.广东医学,2012,33 (20):3172-31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67

2015-12-18]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腺肌病激动剂不孕症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假排卵与不孕症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内异康复片调控GPER-Ras-STAT3通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
2型糖尿病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效果探讨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