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2016-01-26吴中华
吴中华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吴中华
目的探讨分析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研究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后患者恢复指标。方法91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电视胸腔镜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血清皮质醇以及C反应蛋白等恢复指标。跟踪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12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及死亡率(16.7% VS 14.3%、14.3% VS 2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胸腔镜术式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非小细胞肺癌;开胸手术;胸腔镜;临床疗效
目前,肺癌已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其中尤以非小细胞肺癌多见。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传统多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其临床疗效虽得到公认,但该术式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2]。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已逐步用于肺癌的外科治疗,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本研究对两种术式的利弊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收住本院的肺癌患者91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无局部或全身严重感染。依据住院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6)。研究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9.4±5.3)岁。对照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9.1±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开胸术式治疗:全身麻醉,常规消毒。于后外侧第4肋间做15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肌肉,切开胸膜进入胸腔,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切除或不切断肋骨[3],直视下操作。术毕严密止血,放置引流,逐层缝合。
1.2.2 研究组 实施电视胸腔镜治疗:选取第7肋间水平,于腋中线做切口,长约0.8cm,置入胸腔镜。于腋前线与锁骨中线之间做2~3cm切口,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做2~3cm切口为操作孔[4]。具体位置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术者习惯进行适当调整。术中行肺叶切除术,并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毕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术后第3天,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相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具体操作严格依据说明书进行。术后跟踪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未出现患者死亡。
2.2 术后恢复指标 研究组患者术前血清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66.3±5.2)ng/ml和(7.5±1.4)mg/L;术后其疼痛评分、血清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8±1.2)分、(95.4±5.7)ng/ml和(15.6±3.6)mg/L。对照组患者术前血清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65.7±5.5)ng/ml和(7.7±1.6)mg/L;术后其疼痛评分、血清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7±1.7)分、(124.6±9.8)ng/ml和(28.7±5.9)mg/L。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血清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随访指标 研究组患者失访3例,随访率为93.3% (42/45);随访时间6~1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6例,死亡率为14.3%(6/42);余36例患者复发7例,复发率为16.7%(7/42)。对照组患者失访4例,随访率为91.3%(42/46);随访时间6~1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9例,死亡率为21.4%(9/42);余33例患者复发6例,复发率为14.3%(6/42),两组患者死亡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危害较大。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临床多种疾病均可通过腔镜技术进行外科治疗,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5]。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已有数十年的历史,采用胸腔镜治疗肺癌目前在临床已经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非小细胞肺癌如鳞癌、腺癌以及鳞腺癌等在临床较为多见,对于此类肺癌,在早期给予外科手术切除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术中可对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进行清扫,减少术后复发几率。但传统开胸手术由于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基础,采用该类术式者依然较多。在本研究中,作者对两种术式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术后评价指标方面,胸腔镜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其血清皮质醇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表明患者术中所受创伤较小,术后机体恢复较为迅速,有利于患者预后。
在术后疗效方面,对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发现,胸腔镜组患者死亡率为14.3%,复发率为16.7%;与开胸术式(21.4%、1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术式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
总之,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作为无禁忌证患者的首选术式。
[1]赵文鹏,朱开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3(24):6135-6136.
[2]岳东升,王长利.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标准及预后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14,36(7):532-535.
[3]鲍珊,苏建华,廖虎,等.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治疗费用的影响.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21(1):17-20.
[4]张琼,刘培强,李林,等.89Sr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1-93.
[5]任延豆,郭彤.肺癌不同手术方式对女性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153-1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27
2015-12-07]
471002 洛阳市第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