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6-01-26张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期羊水栓塞

张冉

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探讨

张冉

目的研究分析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羊水栓塞患者, 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参照组, 各5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干预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羊水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下地时间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栓塞患者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羊水栓塞;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分析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故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参照组, 各50例。干预组中年龄最小20岁, 最大42岁, 平均年龄(26.25±5.25)岁;经产妇30例, 初产妇20 例。参照组中年龄最小21岁, 最大41岁, 平均年龄(26.20±4.93)岁;经产妇28例, 初产妇2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 在产妇准备分娩的当日,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来完成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同时需要护士长负责详细向产妇介绍分娩的全部过程[1,2]。全部相关的护理人员以及临床医生均需要严格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来实施, 并且认真履行, 具体内容如下。

对于羊水栓塞产妇, 需要尽可能的对其进行诊断以及抢救, 在上述的基础上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3]。如果在分娩之前, 产妇出现羊水栓塞的不良现象, 如呼吸困难、寒颤及发绀等时, 需在第一时间使用800 mg氢化可的松或20.5 mg地塞米松 , 先静脉注射250 mg氢化可的松, 剩下的继续进行静脉滴注, 对溶酶体进行稳定和改善, 同时还可以对过敏反应产生抵抗作用, 对患者的细胞进行保护。对患者进行高浓度面罩吸氧, 治疗产妇呼吸困难及缺氧现象;对患者使用罂粟碱来降低肺动脉高压症状, 一般选择使用25~90 mg, 将其溶解于20% 左右的葡萄糖溶液20 ml 中, 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同时需要提高心肌收缩力[4], 有效改善肺血管痉挛现象, 一般使用酚妥拉明, 降低动脉阻力, 促使心肌收缩力提高, 同时需定期进行血压检查[5]。第一产程的产妇需要实施剖宫产结束分娩, 在其手术过程中, 可以适当的使用凝血酶, 做好缝合工作避免在手术完成后出现出血现象;第二产程的产妇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阴道助产。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羊水栓塞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下地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中发生羊水栓塞的患者有3例, 占6.00%;参照组中发生羊水栓塞的患者有9例, 占18.00%, 干预组羊水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33±2.23)d, 参照组为(12.66±2.32)d;干预组平均下地时间为(2.36±0.22)d, 参照组为(4.35±0.65)d,干预组平均下地时间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 参照组为80.00%,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羊水栓塞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护理干预, 研究结果:干预组羊水栓塞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羊水栓塞发生率。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下地时间、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实施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下地时间,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

综上所述, 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羊水栓塞发生率, 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下地时间, 使用针对性强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1]隋长君.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原因分析及预防.中国当代医药, 2013, 44(2):122-123.

[2]孙磊.做好围产期孕妇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3(1):33-34.

[3]陈红宇, 倪利蓉, 刘桃英, 等.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中华护理杂志, 2013, 33(12):432-434.

[4]赵玉英, 刘宇歌, 郑丽丽.4例羊水栓塞病人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6(5):54-55.

[5]杜世兰, 李香玲, 林秀娟, 等.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34(1):65-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90

2015-10-08]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二病区

猜你喜欢

生期羊水栓塞
助产士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什么是羊水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爱尔兰全科医生对围生期心理健康的观点:一项定性研究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