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6-01-26戴立伟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苏州215000
戴立伟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苏州 215000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戴立伟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对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实施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有26例,占52.00%;对照组有39例,占78.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而言,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老年骨科手术;认知功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在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的并发症,即术后精神功能障碍,其高发人群为老年患者[1].POCD的持续时间长则数年,短则数月,本文主要对比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进行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POCD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进行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于60~77岁,平均年龄(65. 17±5. 33)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于61~78岁,平均年龄(66. 26±5. 0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才能被纳入本文研究:①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标准分级为Ⅰ、Ⅱ两级[2];②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③排除中风、肝病、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或者服用类似药物者.
1. 3方法在麻醉前半小时,所有患者均进行0. 5mg阿托品肌注,并监测其生命体征,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并进行每分钟10ml的乳酸林格式液静脉滴注,然后使观察组患者保持平卧,在L1~2间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与3ml 2%利多卡因和每次2ml0. 375%罗哌卡因,至麻醉平面.如果在手术中患者的血压低于11. 96/7. 97kPa,则必须加注麻黄碱6mg/次;如果患者的心率低于50,则必须加注麻黄碱、阿托品0. 5mg/次.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与咪达挫仑0. 04mg/kg,芬太尼5μg/kg,依托咪酯0. 3mg/kg和维库溴铵1mg静脉注射,3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然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1.4诊断标准及方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①记忆障碍,表现为对信息的学习和回忆能力下降;②决策功能扰乱,例如计划、次序、抽象等;③注意力扰乱或者理解时信息处理速度受损;④语言障碍,例如语言理解等.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表评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3-4].
1.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 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两组术后POCD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0例患者有26例发生POCD,发生率为52. 00%,对照组有39例患者发生POCD,发生率为78. 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2. 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观察组50例患者在进行了硬膜外麻醉后有3例发生心律失常,占所有患者的6. 00%,对照组患者在进行了全麻后有5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占10. 00%;在低血压方面,观察组患者有1例,占2. 00%,对照组患者有3例,占6. 00%;在低血氧方面,观察组患者有1例,占2. 00%,对照组患者有4例,占8. 00%.总体而言,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 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POCD发生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骨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由于老年人群本身易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所以进行骨科手术时,其耐受性较低,POCD发生率会较高[5].一般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麻醉方式等均会影响其术后恢复情况,本文主要研究麻醉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的观察组在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有26例,占52. 00%,采用全麻方式的对照组有39例,占78. 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 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综上所述,对于进行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而言,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盛绚宇.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骨科杂志,2013,23(20): 2262-2264.
[2]蔡宏伟,曹娟.麻醉手术风险评估及麻醉分级[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2,32(5): 443-446.
[3]宋晓阳,王焱林,甘国胜,等.丙泊酚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血清NSE含量和术后6个月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7,22(2): 99-101.
[4]张艳霞.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工具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5): 29.
[5]张祥钰,董帅.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 80-82.
收稿日期:( 2014. 12. 08)
作者简介:戴立伟,男,大学本科,住院医师,E-mail: daweimz@126. com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28-01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614.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