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归来有月知
2016-01-26吴韩娴
吴韩娴
海棠花落处,遍地忏情书。
这箴言般的十二个字是林奕华为话剧《红楼梦》亲自定下的注脚一一凋零的是红颜,忏情的却是男儿,大观园里春草绿萼的哀歌、莺莺燕燕的梦魇全都投射在男人身上、摇漾在男人心底。女儿国翻作风月场,红粉事变成男儿戏,清旷的舞台上掀起一片情天恨海。而这番难辨雌雄的恩怨纠葛恰好完成了林奕华跨越性别的又一次问询。
跨越性别的关照是林氏作品里时常流露的一种温柔。他有甚于女性的细腻和胜过男人的敏锐,满目怜惜地站在两性之间,试图让痴男怨女的人生能够团圆和解。那么这次的《红楼梦》又该跨越什么,如何跨越呢?林奕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拆解并重组了《红楼梦》,用诡秘的镜像构筑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红楼梦境。十二位男性说书人嵌入了金陵十二钗的身份和命运,在严丝合缝与卯不对榫之间交错游离,教怨与恨、悲与欢、身与心、色与相都深陷其中,出演一场男生女相的狂欢和人人皆有的挣扎。不过,既是一撇一捺的拆解、一针一线的缝合,那剪裁拼贴的梦境便总是说不清道不明,像是握在手里的白月光,又像是跃出沁芳溪的一尾金鲤鱼,对两性的理解和期望时常显得明灭不定,转瞬即逝,在观众心底撩出一条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浮动虚线。因此,逻辑缜密的解读和洞若观火的释义可能都是徒劳的,这篇文章也就不妨写得感性一些。
大观园里的梦魇一共上演了十八场,每一场都有一组二元对立的红楼梦中人。她们的关系与身份都是那般耐人寻味:譬如贾母与刘姥姥、王熙凤与平儿、黛玉与香菱、王夫人与袭人、尤三姐与柳湘莲,主和客、妻同妾、师与生、主跟仆、良人或怨侣,关系错综复杂,枝蔓纠缠;还有那两位行走在书里戏外的贾太太,一个开到酴醵,一个含苞待放,时而是公子永铭于心的初恋知己,时而是丈夫色衰爱弛的结发原配,时而是男人伺机而动的外室红颜,身份循环往复,扑朔迷离。这经纬纵横的网络由十二位说书人在男女之情最淡薄也最浓酽的欢场里慢慢织就,娓娓道来,囊括了世间男女们的众多人生角色,观众即便陷落雾中,坠在梦里,却也能直觉地对照自己的境遇,寻出自己的位置。
当然,镜像里充满了微妙的变形与隐晦的暗示,就像故事里的那把“风月宝鉴”,观众擎在手里,看在眼中,对照与找寻都有些不由自主,有些徘徊犹疑一一在这梦境里是哪个人物粉墨登场,在这人生中又是哪个面向扮演自己一一赤裸的自我总是让人不忍直视,真实的情感也总是让人无言以对。就像在王熙凤的梦里,陷入相思局的是她而非贾瑞,大抵施害者与被害者不过都是爱而无力的可怜人,设了谋局也污了自己;又像在袭人的梦里,她一边说着温良无害的谏言,一边褪去衣衫狼吞虎咽,正在一场盛大的筵席上伙同王夫人细细分吃宝玉的自由和爱情;还像在老太君的梦里,同刘姥姥的寒暄不是怜贫惜弱,反倒是艳羡感慨,只因在那漫长的时光里,谁是主谁是客又岂是光看绫罗绸缎抑或粗布葛衣就能断言的?多重的内涵和浮动的意义如同日常潜流下的幽暗与恐惧,怎么理解、如何面对都是颇费思量,教单薄的现代人直想回避。
不过,舞台上那西装革履和闺秀春情的融混原本就是梦呓,“我”看到的或许就同“你”想到的截然相反,“她”想到的可能就与“他”看到的不谋而合一一这版《红楼梦》勾起了书中许多潜藏的信息和雾隐的情感,索引和分析是一家之言,理解与释义各有道理,每个人心里的“风月宝鉴”都不尽相同。正像林奕华为演员准备的十五首老歌,诸如《郎变了》《你把爱情还给我》《几度花落时》等等,听着是尘封的恩怨、旁人的悲欢,想的却是眼下的爱恨、自己的情仇。十二个说书人借用着现代的身体,念诵着古时的言语,震颤着此刻的心灵,观众有什么样的际遇,便能看到什么样的真相。而这些关于性别与爱情的灵光、关于内心和灵魂的跫音能够为观众所捕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独特而开放的舞台叙事。
梦境时空勾连,层层套嵌,林奕华运用类似于电影艺术里的“声画对立”来叙说故事。每个角色的台词大都是原著里的文字,人人舌灿莲花、咳珠唾玉,观众张开了耳朵仿佛就在聆听一场《红楼梦》朗诵,但每个角色的表演却又归入另一个系统,处处天马行空、不循常理,睁开了眼睛便目击了诡谲的梦境,只剩下穿针引线的补白泄露出主创的星点意图。线索和逻辑时断时续,一时自以为抽出了线头,一旦顺势而下却又戛然而止。可若要说全然荒诞却也不对,史太君的失落、王熙凤的无助、林妹妹的惶惑、尤三姐的羞愤又能通过另一重性别在另一重时空里的表演说进心坎里。对立的声画用局部的错位营造了整体的真实。也许就如文本创作徐砚美所言:“‘梦在剧中用得极为巧妙,因它是用‘叙事来诠释‘意识,而不是用‘叙事来诠释‘意义。‘意义是我们习惯认知事物的方法,透过意义,能够找到理解的脉络;但是,‘意识就像佛家所说的‘动心起念,它有可能会与我们习惯认知事物的方法重叠,但也有可能用一种我们陌生的方法实现。”“动心起念”,无人不动心,无时不起念,因此林奕华的《红楼梦》便扩大了范围,覆盖了“有些人”和“有些梦”,让观众拨开那些眼花缭乱的粉饰与千奇百怪的面具,认真思量起在两性关系中的真实自我。
在这个很多人都对经典失去期待和信心的时代里,林奕华却对自己“古怪”的《红楼梦》拥有羞涩的骄傲。他很少删改,只做拼贴,在这个“改编”盛行的舞台上始终保持着对原著的信赖,坚信那一字一句都光彩照人,只要在合适的情境里便能熠熠闪烁;他也始终保持着对剧场的信赖,就像在最后一场里,六对尤三姐和柳湘莲细细地说,慢慢地诉,不花哨不奇巧,却营造了久违的仪式感;他也始终保持着对观众的信赖,确信只要是真诚地表达,即便观众不甚了然,许多人仍会默默地留下来,静静地看到完。
纵然我没有完全看懂这个版本的《红楼梦》,也没有对“what is sex”有更深刻的体味,更不知道要如何按照林奕华所说的那样去“补自己的洞”,甚至在散戏之后的几天里只能忆起几个片段和满台苍凉寂寞的光影,但依然在这场梦魇中得到不少触动与共鸣。可是待要整理这些感触,却又多少有些零落而不成系统,走出剧场,其中之情味也只能是“惆怅归来有月知”了。而这“似曾相知未曾相识”的一切可能来源于《红楼梦》的迷思,可能来源于戏剧的张力,也有可能来源于林奕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