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和提升对策*

2016-01-25王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创新创业

王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和提升对策*

王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尚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就业率相对偏低,就业结构单一,就业质量不高等方面。对此,我国高校应在分析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和低质就业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一提一拓一带”的组合对策,构建全程指导、全员参与的研究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以创新创业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设立就业反馈机制,从而增加文科研究生的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最终实现高学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就业反馈

在我国高校规模扩张和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剧增,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就业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和新问题。尤其是文科研究生相较于其他学科研究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无论是总体就业率、就业结构,还是整体就业质量,都不容乐观。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高教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乏力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文科研究生就业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对照此课题的既有研究成果,无论是时间维度(多集中在2007年至2009年)、内容维度(往往从政府政策调控、学校教育管理、学生自我调整等视角入手),还是方法维度(多为定性研究)都不够系统,提出的对策也往往缺少具体操作性。本文以山东大学文科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就业数据分析为基础,剖析现状、探寻原因,并从高校职业规划指导的具体方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就业渠道和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同时,总结出“一提一拓一带”的组合对策,从而在政府统筹、社会协作、高校指导和学生主动参与下,破解就业难题,实现文科硕士研究生高比例、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一、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困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历培养的最高层次。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招生方面:自1999年施行研究生扩招至2015年,研究生的数量从9万人增加至64.5万,实现了几何式增长;培养方面: 2006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2013年正式发展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证) ;就业方面:自扩招后到2007年,研究生毕业生基本上处于就业黄金期,但从200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滑。此后,众多高校出现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及研究生招生降温的现象。教育部也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发布意见:“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向来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而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则是招生工作和培养管理的成果检验和直接反映,是高校向社会人才输出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表现不尽如人意,更应该引起高校就业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早在2007年,一项针对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调查显示,在214名文科硕士生样本中,有高达41.06%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形势茫然,仅9.82%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表示乐观。而在问卷和访谈中,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主要集中于对就业普遍不满意、初次就业时间延后、初次就业率低、工作不稳定等方面。[1]而近年来伴随着“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这些就业问题仍然存在,并伴生了一些新的特征。

以山东大学文科硕士(含文、史、哲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为例,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至2014年近三年来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态。

(一)初次就业率低

近三年来,应届文科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至每年6月30日)基本在40%-60%范围波动,一次就业率(截至每年9月1日)达到90%左右,年底就业率(截至每年12月30日)达到95%以上。由于山东省生源占比达60%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首选省内,但省内很多吸纳文科生就业的单位招聘时间偏后(如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等),毕业时尚未完成招聘流程,导致文科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往往较低。

(二)就业结构单一

根据一次就业统计数据分析,近三年来,应届文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单一。其求职单位普遍偏好,在私营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非常少。就业诉求集中在编制、稳定、社会地位等方面,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如图1所示)。

图1 文科硕士毕业生近三年就业情况统计

(三)就业质量不高

所谓就业质量,从高等教育产业角度是指“在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产品(高校毕业生)满足社会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要求的总和”。[2]从毕业生角度是指对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其受教育程度、专业方向和所就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且符合本人就业意愿。据此分析,文科硕士毕业生低质就业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非所用,专业对口率低。毕业生从事与研究生阶段学术方向不相关的职业,就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与研究生阶段所学关系不大,经过多年培养的劳动技能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很多二级学科研究生在求职中遭遇专业歧视,不得已用本科学历和专业应聘(如西方哲学、史学理论、民俗学等)。二是高能低用(向下兼容),即高学历受教育者从事低学历受教育者的工作。很多文科硕士毕业生为了进入体制内,宁愿应聘知识含量低的工作,使得人力资源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从劳动力市场看,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效益较低,研究生的学历优势在市场中不能顺利转化为就业优势。

二、文科硕士研究生低质就业的现实因素

(一)社会经济因素是文科硕士研究生低质就业的根本原因

1.经济产业结构待优化升级。自国家实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时期。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低端化,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加工贸易)等人力密集型行业。郎咸平认为,“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仍处于低端,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人力密集型的工业化经济决定大量企业对中低端层次劳动者需求量大,但毕业研究生的数量一直增加,最终造成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与高学历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之间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作为吸纳文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第三产业已在经济浪潮中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对于研究生层次就业来说,在第三产业的四个分类中,流通部门和生活服务部门在人才需求上往往对高学历文科生需求量不大,而科学文化部门和机关社团部门的人才流动性小,有空编空岗才招聘,逢进必考,因此对文科研究的吸纳力度也不大。

2.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不平衡。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买方市场”的局面。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虽然是“双向选择”,但研究生供大于求,使得用人单位有更大选择权和自主权。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市场流动性增强,企业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更加严苛,人才观念更加务实,众多单位在用人方面更倾向于选拔优秀的本科生,这也加剧了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就业竞争。此外,对于同样学历的文科硕士研究生,不同地域和档次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机会也差别很大,非211、985高校毕业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在大城市和理想单位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二)高校培养管理因素是文科硕士研究生低质就业的主要原因

1.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侧重于学术性和研究性人才。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文科研究生仍采用传统学术型培养方式,对研究生的在校评价也着重强调学术研究能力。但面对着社会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激增,一方面,文科研究生毕业后往往很少从事科研工作,而另一方面,社会对专业实用性的高层次人才一直有需求的缺口。造成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就业难,而社会高端人才需求又匹配不上的局面。由此可见,当下高校对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已经出现了滞后性,难以与市场接轨,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因此,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科研究生劳动力的结构性供给过剩。

2.学科同质化、专业壁垒低。多数文科专业为传统的长线专业,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尽管多年来也一直改革,但投入的办学成本和师资配置有限,相对于理工医学科,占用的学校教育资源也少,加之有办学效益压力,障碍多、改进少。此外,相较于其他学科,文科专业知识的通用性较强,掌握难度较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同质性,求职时往往专业壁垒低。

3.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2004年清华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此后,国内高校相继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开展大学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但绝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虽有涉及,但未建立起完善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研究生实际需求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重本科生轻研究生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生职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业指导集中在应届毕业研究生求职当年,没有把职业规划教育从新生入学贯穿其整个研究生阶段。二是研究生职业指导目标和教育内容不清晰。大多停留在政策宣讲、信息提供、技巧培训、心理调适等服务类工作上,目标局限在提升就业率上,忽视就业质量。三是研究生职业指导工作队伍专业性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人员都是行政人员兼任。而职业指导工作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研究生的就业规律也不同于本科生,更需要一只高水平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

(三)个人因素是文科硕士研究生低质就业的直接原因

1.就业观念不够理性。虽然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但研究生的数量在全国劳动力人口总量的占比很小,所以文科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面临无业可就的“就业难”,而是如何应对“择业难”。影响择业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研究生的就业观。2013年一项针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以河南省5所高校280名硕士研究生为样本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业观中专业对口、符合兴趣、个人发展空间、努力程度与研究生就业机会呈正相关,而职位高低、薪酬待遇、单位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与研究生就业机会呈反相关关系。[3]当前,文科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出于对自己多年教育成本的考虑和对物质利益的看重,往往扎推应聘高薪、高福利、稳定带编的单位,非理性就业观非常普遍,直接造成了文科研究生有业不就和低质就业的现象。

2.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不足。美国学者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根据企业招聘最看重的能力,将技能总结划分为三种类型: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可迁移技能。与研究生就业相对应,专业知识技能就是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自我管理技能通常被看做是个性品质,是求职最大的隐形资产,如诚实、乐观、责任感等;可迁移技能是指通用的可适用于各种职业的,最能持续运用和依赖的能力,如沟通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从单位选拔人才角度,自我管理技能呈现出个人的差异化优势,可迁移技能则是工作中最重要和单位最需要的能力。文科研究生在学业阶段,往往偏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忽视全面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职业规划意识和方法欠缺。四川省社科院在2014年做的就业调查中显示,30.6%的研究生在研究生一年级时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但超过50%的文科研究生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规划。这表明,虽然文科研究生提前做好了就业的思想准备,但缺少解决未来就业问题的适当方法和行动。因此,缺乏明确的个人职业规划是造成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4]

总之,造成文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和就业质量欠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制度政策、高校教育、区域文化、单位和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又有毕业生就业价值观、自身条件和竞争力等内部因素的作用。而文科研究生培养的单一性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就业低效的实质性原因。当前,“要化解这个矛盾的关键是构建具有研究生特征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5]从而整体提升文科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其次,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在新的经济态势下拓宽就业渠道。再次,还需要高校建立并利用就业反馈机制,带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三、“一提一拓一带”组合对策提升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力

(一)一提:构建完善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整体提升就业能力

通过对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和低质就业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改善文科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在现有条件下,短期内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把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高校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构建全程指导、全员参与的研究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首先,要做到充分肯定文科研究生理论研究特长和学科特点,引导毕业生掌握职业规划方法;其次,充分理解文科研究生的就业心态,引导他们理性客观的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再次,还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结合导师经验,共同促进研究生就业。[6]具体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应与学习阶段同步(我国文科硕士研究生学制基本上都是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一年级研究生安排职业规划课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理论(如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等),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方法和技术(觉知-自我探索-探索工作世界-决策-求职行动-再评估),并通过职业生涯技术使文科硕士研究生完成职业兴趣、就业价值观、自我性格、就业技能四步自我探索,从而初步完成全面的自我认知和合理的求职定位。

第二阶段:针对二年级研究生举办就业主题系列讲座,并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讲解当前国家就业政策和文科研究生就业形势,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使毕业生了解各自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利用校外社会资源,邀请毕业校友做就业经验介绍,邀请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做就业指导,以使毕业生了解不同行业应聘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利用寒暑假的实践和实习使文科研究生初步进行工作体验。在此阶段完成对工作世界的探索,并结合自身认知形成就业决策,初步锁定就业的区域范围和行业范围。

第三阶段:针对三年级应届毕业生开展求职技巧培训和求职心理辅导。作为应届毕业生应全力开展求职行动,多方获取招聘信息、制作并完善个人简历、精心准备求职笔试和面试、掌握签约流程,最终实现就业。

(二)一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新创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教育部在对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中,也明确要求各地高校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建立弹性学制、聘请兼职导师、提供资金支持、落实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各级各类高校也纷纷结合自身条件和区位优势,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一些举措已经初见成效。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破解就业难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的共识。

观察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竞赛,不难发现,工商经管类和理工类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而文科类学生则比较边缘,文科硕士毕业生更是极少数投入到创业中去。其实,文科研究生并非没有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潜质,他们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传统文化的传承、隐形知识的转化、文字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传播、公共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例如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山东大学古典学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毕业生周锋,酷爱研读《庄子》的他将庄子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应用到了设计当中,开发出了funny贴纸相机APP,在IOS下载量突破了500万,毕业时他选择自主创业,已成功融资数百万元。

因此,高校应深入推进针对文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训练文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造力,从而引发文科研究生创新创业的内在心理动机;另一方面,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培训等活动时,应尽力吸引文科研究生的参与,让学生经历创业项目的申报、立项、评审、结项等遴选和管理流程,使之提前体验创业之路,增强创业信心;在外部条件方面,学校可以吸引知名企业家成为文科研究生的创业导师,对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一带: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带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实现文科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既需要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的落实,更需要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具体来说,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机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跟踪调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后的职业发展等情况,二是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以及对学校各项工作建议等信息的反馈。高校可以凭借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掌握毕业生发展的长期信息,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建立制度化、体系化、科学化的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高校应在就业管理部门下设毕业生就业反馈工作中心,总管全校的毕业生就业反馈工作,并指导各学院也积极开展相应的工作,形成“学校主导、院系推动、两级管理、互相配合”的梯级毕业生就业反馈工作组织架构。[7]同时,要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档案库,定期向往届毕业生和重点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并利用毕业周年会、校庆等活动契机,不断更新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数据,及时总结出本校毕业研究生在进入社会、进入职场后的群体性优势和不足,从而在培养和就业工作方面反馈改进。如山东大学就是在毕业生就业反馈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实三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在校外环节,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使各地校友成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力量。对此,可借鉴海内外诸多高校的成功经验,如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创业学长计划”就是由学校遴选在各自领域内卓有成绩的校友作为毕业生的“学长”,“学长”可直接吸纳学生实习就业,也可成为学生创业的指导老师,或帮助学生将创业计划付诸实践等。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需要多方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就业难、难就业”这一问题。切实做到政府统筹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精心指导学生成才和就业,用人单位公开招聘、公正选拔,毕业生合理规划、提高能力。在具体操作层面,则需通过高校完善的职业规划指导、良好的创新创业引导、有效的持续就业反馈等手段来完成“一提一拓一带”的组合对策,从而提高文科研究生的就业率,改善其就业结构,最终实现高学历人才资源合理配置这一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会娜.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0(9) : 85-87.

[2]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 82-84.

[3]杨萧菡.河南省高校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商学院,2013.

[4]张强,刘和.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从文科生自身出发[J].求知导刊,2014(11) : 33-34.

(责任编辑:王佩)

[5]牛拥.论加强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 : 64-66.

[6]范赟.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建构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2011(11) : 202-204.

[7]胡和平.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N].中国教育报,2010-11-24(3).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Effective Promotion of Master of Arts

WANG Min
(Advanced Institute of Confucian Studi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 employment of Master of Arts is still not optimistic.It embodies in many aspects,such as the relatively low rate of employment,the single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and the low quality of employment.To solve these problems,universities should analyze students’employment status and reasons of low-quality employment,on the basis of which a combination of multi-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volving promoting,broadening and mobilizing.It is used to establish a career planning system of guidance and full participation to broaden the employment fields and set up a feedback mechanism of employment in an innovative way.In this way,students’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structure can be improved and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highly educated talent resources will be achieved.

Key words:Master of Arts; employment guidance; innovation and pioneering work; feedback of employment

作者简介:王敏(1984-),女,山东潍坊人,助教,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美育和青年群体文化认同。

收稿日期:* 2015-04-09

文章编号:1673-2103(2015) 04-0116-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7.38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创新创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改进艺术类院校就业指导的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