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偏瘫的针灸治疗思路探讨
2016-01-25刘艳阳刘佩军雷德宝翟宏宇郑艳华郭雅碧
刘艳阳,刘佩军,雷德宝,高 源,翟宏宇,郑艳华,郭雅碧,王 红
·理论探索·
卒中后偏瘫的针灸治疗思路探讨
刘艳阳,刘佩军,雷德宝,高 源,翟宏宇,郑艳华,郭雅碧,王 红
在临床中,卒中后偏瘫大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治疗卒中后偏瘫方面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古代医家对卒中的病因病机认识各异,现如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思路也有很大差异。针灸治疗卒中后偏瘫应该注重辨证与辨位相结合,区分病因之正气虚弱与外感风邪,辨别病位之中经络、中脏腑,以便准确选用穴位及针刺方法,同时,还应选取开窍醒神作用的穴位,注重“开窍醒神针刺法”的治疗思想。
卒中;偏瘫;针灸疗法;治疗思路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卒中后偏瘫是其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后遗症。该病目前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作为中医介入的重要手段在治疗卒中后偏瘫中效果相对较好,且无不良反应。然而古往今来,医家对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各异,当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思路也有很大差异。卒中后偏瘫的针灸治疗方案应注重辨证与辨位相结合,分析其病因病机及病性,重视开窍醒神。
1 注重辨证,明确病因
1.1 气虚血瘀,脑络瘀滞 卒中病因中,气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即把邪气导致偏枯的重要条件理解为营卫虚弱,营卫虚弱,则邪气留滞,瘀阻经脉,发为偏枯。又如《景岳全书·非风》说:“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说明卒中乃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皆由内伤积损所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可见,张仲景把中风的病因归之于寒与虚,络脉空虚,气血虚弱乃其发病的基本条件,确立了“内虚邪中”的虚立论学说。李杲认为中风是形盛气衰,本气为病,又如《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云:“中风者,非外来之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多有此疾。”王清任则以气虚血瘀立论,创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至今在临床中仍广为使用。
从现代针灸临床中也可以印证气虚血瘀乃中风病因之一,如古丽娜等[1]运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48例,取外关(双)、三阴交(双)、合谷(双),患侧取足三里、阳陵泉,合谷用补法,三阴交用泻法,结果显效9例 ,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魏会玲[2]运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温针灸治疗取曲池、百会穴、气海、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上肢活动受限者加肩三针、外关穴位;下肢活动受限者加阳陵泉、太冲穴位;口眼歪斜者加颊车穴、地仓;言语不利者加头针语言区、金津穴,效果显著,其有效率95.65%。以上研究均通过补益气血、活血祛瘀治疗中风取得良好疗效,可见气虚血瘀是该病病因之一。
1.2 痰热互结,上蒙清窍 过食膏粱厚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肝火内热,炼津成痰,痰热互结,上蒙清窍,发为本病。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痰热为中风发病的重要病因,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风湿之病也。”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认为中风乃痰热互结,上蒙清窍所致,《丹溪心法·中风》:“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又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亦说:“平昔酒肉,助热动风为病。”上述古籍皆说明痰热互结,上蒙清窍乃中风又一重要病因病机。
1.3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七情失调,肝郁气滞,气血瘀阻,脑脉不通;或肾水不足,水不制火,心火暴盛,肝阳暴亢;或五志过极,血随气逆,上扰元神,神明不用而发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又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多因喜怒思恐悲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故也”。
2 病位在脑,中脏中经
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历代医家意见不一,或在脏在经,或在脑,笔者认为中风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中脏腑或中经络,中脏腑病位深,病情较重,中经络者病位浅,病情相对较轻。如《素问·调经论》篇:“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说明中风由气血上逆所致,气血上冲于脑,神明失司,猝然昏仆,发为中风。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张锡纯认为,“观此节经文,肝阳上亢,致脑部充血,发为中风。可见中风与肝密切相关。《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之误也),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中“忽忽眩冒而巅疾”说明中风在《内经》中病位定于巅顶,即脑部。关于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张山雷说:“昏瞀暴仆之中风,有或失知觉 或失运动之各异者,即其气火上升,迫血入脑,激乱脑神经之或在前,或在后耳……属于何部,则其部之不用随之。”脑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脑为元神之腑,主神志,统领全身,协调脏腑与经络的联系,故中风病变在脑,必然引起中脏腑或中经络的临床症状,中风病变在脑,其病灶有大有小,病变性质有异,故中风在临床中依据有无神志障碍、病情轻重分中脏腑及中经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神志恍惚,伴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即为中脏腑;意识清楚而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即为中经络。
3 开窍醒神,标本兼顾
中风大多乃本虚标实之证,其治则宜标本兼顾,同时应以急则治其标,损其偏盛为原则,常用扶正固本、开窍醒神、平肝熄风、活血通络、清热化痰等治疗方法,卒中后遗症期多以本虚表现为主,以“缓则治其本”为基本治疗原则,多采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为法。中风病位在脑,临床表现于中脏腑或中经络,笔者认为,开窍醒神为中风针灸治疗的重要环节,如《素问·宝命全形篇》即有:“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为中风的重要病理机制,因此其治疗原则为: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醒神、调神”应为中风各期治疗的主线。笔者认为,中风病开窍醒神治疗,宜参照石学敏教授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选取具有开窍启闭,醒神调神的“内关”、“人中”以治其标,选取具有滋补肝肾,“三阴交”以治其本,通过“开窍启闭、疏导调神”的立法和严谨的针刺规范操作,大大提高中风的治愈率,降低其致残率,减少死亡率。如石学敏院士[3]发明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其学术精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病机上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致元神无所附,肢无所用 ;在治疗上以醒脑开窍为大法;在处方上以阴经穴为主 ,选用水沟、内关、三阴交为主穴,极泉、尺泽、委中为辅穴。
4 小 结
临床中,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4]。治疗应根据病因确立治则治法,根据病位选取针灸穴位及刺灸方法,重视“开窍醒神”针刺法。依据病位及临床表现选取相关穴位,如半身不遂,宜选取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太溪、阳陵泉、环跳、足三里、昆仑、太冲等穴,根据经脉循行路线,分别取手足阳经穴位,以达调和经脉、疏通气血的作用随证配穴;口角歪斜,宜选取地仓、合谷、太冲、颊车等穴;闭证宜选取水沟、印堂、井穴、太冲、丰隆等穴;脱证宜选取关元、阴郄、太溪、涌泉等穴。一般刺病侧穴,病程较久者先刺健侧,后剌患侧,即“补健侧,泻患侧”的治法,中经络病位较浅,针刺宜浅,根据经脉循行局部取穴,中脏腑病位较深,针刺宜深,辨证取穴,宜局部循经巨刺,并依据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远端配穴,补虚泻实。“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风辨证中,注重通调气血,同时还应“开窍启闭、疏导调神”。
[1] 古丽娜·麦麦提.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48例[J].新疆中医药,2012,30(2):28-30.
[2] 魏会玲.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58):168.
[3] 汪慧敏.运用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体会[J].福建中医药,2003,4(12):432.
[4] 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6-305.
(本文编辑王雅洁)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襄阳441000)
刘佩军 ,E-mail:liupeijun163@sohu.com
R743.3 R255.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1.035
1672-1349(2016)21-2571-02
2016-01-11)
引用信息:刘艳阳,刘佩军,雷德宝,等.卒中后偏瘫的针灸治疗思路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2571-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