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2016-01-25申屠姣蒋炳芳郝国双
申屠姣 蒋炳芳 郝国双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局) (杭州萧山区农业局) (浙江省建德市农业局)
为促进浙江省杭州市茶业提质增效、茶农持续增收,进一步确立杭州“茶都”地位,现就促进杭州市茶产业传承发展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
一、总体目标
以“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为核心价值要求,建立健全从产地环境到产品消费全过程的安全可操作规范体系,推进杭州城市“软实力”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现代茶业体系多产融合、协调发展。到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55万亩左右;建成生态化标准茶园10万亩、标准化名茶厂100家,推广机采茶园10万亩以上;做强以“西湖龙井”为龙头的“中国杭州十大名茶”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基本实现加工清洁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设以“西湖龙坞茶镇”为重点的茶业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强镇;培育形成年销售额0.5亿元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0家;引导建设一批创意独特的茶馆、茶庄、茶博园与茶主题公园,茶一二三产产值分别达到40亿元、50亿元和60亿元,全力打造世界绿茶生产、贸易、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休闲养生中心。
二、主要设想
1.进行基地集约化管理,推进绿色生态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茶园设施配套建设。通过茶园集雨喷灌、防霜冻、防病虫等配套设施的安装配备,增强茶园抗灾减灾能力;通过茶园耕作、培管、采摘等农机农艺模式融合试验,实现茶园作业“机器换人”的示范推广;通过推进茶园病虫害社会化服务方式,推广应用天然生物、矿物农药,减少因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茶园向路沟渠、防护林、行道树等生态保护技术措施配套发展,实现茶园生态环境的优化升级,使优异的茶园生态与城市建设相融相合。推进茶叶保险工作。通过开展茶叶保险,防范农业气象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茶业生产影响、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以保基本、保重点、保大灾为原则,以经济补偿和灾后恢复生产为目的,主要保障春茶生产,降低早春低温霜冻的损失。通过建立“低温气象指数”关联,自动触发理赔,流程简便,公开透明,可操作性强。到2020年,全市茶园投保面积5万亩以上,覆盖茶园比例10%。建设现代化特色茶叶强镇。依托“一区一镇”建设,以“一点一园”为主题,以茶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农旅融合发展为主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开发茶产业的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休闲、创意农业,促进生产、消费、体验互动,以“西湖龙坞茶镇”为示范,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多元、内涵丰富的特色茶叶强镇。到2020年,全市建成3~5个茶叶特色强镇,10个以上高效适度规模生产的服务示范点。
2.提高茶叶规模化加工,推进公益性服务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名茶加工中心。在有一定规模的权责分散的基地周边建立统一的加工中心,从千家万户家庭作坊式加工向名茶加工中心集中加工转变,力争使60%以上分散加工的农户向加工中心加工集中,促进茶叶机械化、清洁化生产。加快名茶连续化生产线发展。在做好西湖龙井等历史文化名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保护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名优茶由手工向机械化加工转变,大宗茶由单机作业向清洁化、连续化加工流水线转变。重点扶持茶叶规模化加工型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线技改提升。加速茶企转型升级。支持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茶叶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并引导其与茶叶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合,加快推进产业整合集聚,完善产业链。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引领带动能力。到2020年,名优茶机制率到80%以上。
3.恢复开发优质茶产品,推进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名优茶产品从注重外形向注重内质结构转变。从提高优质茶供给质量出发,矫正以往名茶重形不重质的误区,扩大名优茶大众化的有效供给,提高名优茶供给结构对大众消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茶叶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现代茶产品消费人群的需求。重视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夏秋茶产品或精深加工原料,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在茶饮料、茶食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日化用品等领域,选择若干个精深加工终端产品,重点对有基础的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扶持。及时修订完善茶叶标准。加快制定生产、加工、物流、贮存技术规程,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提高自身对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指标的检测、研究能力,持续追踪国际茶叶标准发展;建立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绿色安全茶叶标准体系。到2020年,茶叶精深加工消化茶叶量1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4.优化产地市场布局,推进茶业现代营销体系建设
提升发展区域性茶叶市场。在重点茶叶产区建成骨干茶叶交易市场、其他产茶县市按“一县一市”要求建设核心茶叶集散地;在“茶都”杭州建成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区域市场,以此为中心形成全市茶区市场网络。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综合性较强的“中国御茶街”和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平台,构建全国绿茶价格指数体系,增强市场话语权。支持企业抱团壮大优势、走出国境,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高杭州茶业在世界市场的覆盖面与占有率。加速规范茶叶电商市场。鼓励新型茶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实施线上线下结合,促进茶叶电子商务规范发展,加快实现实体店功能转型。根据新《食品安全法》严格第三方交易平台责任要求,推进和倒逼茶叶电商加强自律;推进茶叶行业协会加快制定规范制度,监督和约束电商销售环境。同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严管重罚制造经营不符合安全茶产品的违法企业和违法分子。到2020年,实现茶叶电商销售额5亿元以上。
5.发挥茶叶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化战略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杭州茶叶的产业优势,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大力度保护“西湖龙井”的稀缺品牌资源,整合多而杂的商标品牌,建设大品牌和知名品牌,使茶产业捏成拳头,在流通市场里形成竞争优势,做大做强其龙头地位。充分发挥“西湖龙井”品牌的绝对优势,整合全市龙井茶资源,依靠“西湖龙井”打造“杭州龙井”,带动各县(市)的名茶发展,把杭州“十大名茶”培育成更具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重塑历史名茶如“九曲红梅”的品牌形象,恢复改进加工工艺,充分发挥其省内唯一历史文化红茶的品牌价值。同时加大国际市场的推广力度,珠茶、眉茶等大宗出口绿茶由贴牌出口向品牌输出转变,开拓名优茶国际市场。最大程度发挥杭州茶叶的品牌优势,推进品牌化战略体系建设。到2020年,龙井茶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实现龙井茶产值20亿元以上。
6.凭借科研资源优势,推进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组织专家实施名茶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加工制作工艺、茶叶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攻关,走出一条保护—传承—创新—提升的路子。加强对茶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主动对接国家“互联网+”战略,增强茶科技活力。结合当地地域优势和现有科技优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构建“杭州市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重大课题和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利用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茶叶博物馆等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组建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的、以企业大户为参与主体的市、县、乡镇、合作社多层次培训网络,开展茶业万人培训工程,提高茶叶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发展生产、驾驭市场的能力。加强茶艺茶道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把杭州建成高等级茶艺人才培训中心。规范茶艺茶道礼仪演示标准和程式,到2020年,建成一支技艺精湛的杭州市茶艺队,实现常态化表演。
7.挖掘文化内涵精髓,推进政府宣传引导体系建设
引导社会正确认识茶叶质量安全。茶叶食品安全问题敏感度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既要及时揭露违法失信企业和行为,促进行业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也要积极宣传和传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科学理性地认识茶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为茶企和茶行业营造一个理性配合的舆论环境。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及时公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开展有序监督,让关注的中心回归茶叶质量本身,用理性的方式追求茶叶到茶杯的安全。加大对茶文化的创新力度。利用新商业模式和茶文化相融合的创新拉动,实现茶产品消费的多样化和人群的年轻化。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引导现代人群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满足未来消费群体的期待,使茶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茶产业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建议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职责,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相应职能积极配合,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协同推进茶产业做大做强。各地要结合实际,配套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制定提升计划,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指导服务,精心组织实施。
2.推进行业协会协同合作
充分发挥在杭茶协作用,积极参与国际茶叶事务间的交流合作。围绕打造“中国茶都”品牌,通过组织开展茶叶名牌评定与培育工作,创造条件,着力提高品牌影响力。完善市场信息、物流、储运与现代交易方式等功能,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密切与全国各地茶叶专业市场的联系,加强相互间的协作。
3.强化科技支撑
支持高等院校加强茶叶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合作培训、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等长效机制,培养一批茶叶专业人才。加强茶产业管理与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茶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作用,推进茶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强化科技支撑。
4.加大政策扶持
市财政将符合现行政策框架的茶产业提升和全产业链建设的有关环节和内容纳入扶持范围,予以积极支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省农业发展投资基金支持茶产业发展。有关市、县(市、区)要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全力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
5.做好宣传引导
积极倡导健康茶饮文化,大力普及科学饮茶知识。借国际国内茶文化组织之力,搭茶事茶会之台,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持续推动全民饮茶日、斗茶会等茶事活动进社区,深化“茶叶健康饮品”概念,宣扬品茶涵养性情,发放各类茶叶普及图书或茶叶讲座进课堂,建立青少年饮茶概念,培养新一代饮茶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