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茶叶科技发展报告
2016-01-25杨秀芳孔俊豪谭蓉王盈峰左小博苏小琴
杨秀芳,孔俊豪,谭蓉, 王盈峰,左小博, 苏小琴
(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6;2.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6)
2015年中国茶叶科技发展报告
杨秀芳1,2*,孔俊豪1,2,谭蓉1,2,王盈峰1,2,左小博1,2,苏小琴1,2
(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6;2.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6)
201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元年,茶产业也进入了一个适应调整期。随着科技体制和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茶叶科技系统创新活力得以进一步释放。整体而言,茶产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亮点,也存在一些问题。全文系统梳理了2015年度包括专利、论文、标准等涉茶科技成果,概括了传统茶加工装备、深加工、质量安全领域的热点等最新科技进展,以及梳理了涉茶产业科技方面的年度重要事件,剖析了茶叶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导向性的应对策略,展望了“十三五”期间茶叶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机遇。
科技创新;茶产业;问题;展望
中国茶叶加工2016(4):5-11
201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元年,随着科技体制和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国家相继出台多项科技创新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活力,以科技创新驱动新一轮经济发展。茶产业也进入了一个适应调整期。过去一年中,尽管茶文化活动空前活跃,但茶产业经济整体低迷;在创新创业和供给侧改革大潮下,茶产业科技创新活力继续增强,取得了一大批新的科技成果,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动力不足,科技成果的转让、转化和产业化亟待大力推进。
1 2015年主要科研成果
1.1专利申请与授权
2015年度,我国涉茶专利申请3044件,其中发明专利712件,同比增长5%;实用新型专利1413件,外观设计专利919件(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按省市分布,以福建省申请数量最多,其次为浙江省和安徽省。按申请主体分析,各类企业占申请总量的90%左右,其中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申请专利数最多,达114件。在科技创新驱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茶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在逐渐提升。2015年中国涉茶发明专利获授权143件,比2014年增加66.3%。
1.2论文发表
2015年我国茶叶领域共发表中文学术文献6653篇,其中期刊论文3605篇;学位论文275篇(硕士论文256篇,博士论文19篇);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内的中文科技报告27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与2014年同比,期刊论文减少25篇,学位论文减少106篇(硕士论文减少96篇,博士论文减少10篇)。
1.3标准发布
2015年我国发布涉茶国家标准8项:GB/T 31740.1-2015《茶制品第1部分:固态速溶茶》、GB/T 31740.2-2015《茶制品第2部分:茶多酚》、GB/T 31740.3-2015《茶制品第3部分:茶黄素》、GB/T 30357.3-2015《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GB/T 30357.4-2015《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GB/T 30357.5-2015《乌龙茶第5部分:肉桂》、GB/T 31748-2015《茶鲜叶处理要求》、GB/T 31751-2015《紧压白茶》。此外,农业部发布涉茶行业标准3项:NY/T2798.6-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6部分:茶叶》、NY/T 2672-2015《茶粉》、NY/T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供销总社发布涉茶行业标准6项: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GH/T 1116-2015《九曲红梅茶》、GH/T 1117-2015《桂花茶》、GH/T 1118-2015《金骏眉茶》、GH/T 1119-2015《茶叶标准体系表》、GH/T 1120-2015《雅安藏茶》。
2 2015年茶叶科技研究进展
2015年,我国茶产业在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茶园绿色防控、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与品质提升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篇幅所限,重点介绍以下三块内容。
2.1传统茶生产加工领域
2.1.1采收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
浙江省名优绿茶中优质茶(如丽水香茶)类鲜叶原料的机器采摘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已在小范围内试验、推广。浙江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切割式采茶机的嫩茶自动识别与采茶机割刀的自动调平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目前机采茶叶老嫩一刀切下的弊端,为今后全自动化采摘奠定了基础[1]。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针对现有龙门式茶叶采摘机器人成本高、作业效率低的缺点,改进设计了双臂式采摘机器人[2]。国家“十三五”“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针对茶叶、枸杞、红枣、天然橡胶等农特产品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展了项目的征集和立项。
2.1.2鲜叶分级的自动化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确定了绿峰6CFJ-70鲜叶分级机、恩施振动分级机两款新型茶叶加工机械的最佳设备参数及筛网搭配,为进一步筛选适合机采鲜叶分级的设备奠定了基础[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简称“中茶院”)研制出一种茶鲜叶多功能前处理机(CN201210273192.4),并和浙江大学合作研制出机采茶鲜叶的梗叶分离机(CN201210218077.7),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称“中茶所”)研制出生产型鲜叶分级机(CN201320064553.4),开展了优质机采茶叶分级分类加工技术的研究,为实现优质茶叶的机采机制提供了技术参考。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采用分级机及风选机对茶鲜叶进行分级,并研究摊放、风速、二次分级等因素对其分级效果的影响,能有效地将正常芽叶与断碎芽叶或粗大茎梗、杂物等分离,有效提高了机采茶鲜叶的利用率[4]。
2.1.3茶叶加工自动化
浙江大学等团队集成运用设施摊青装备、电磁内热滚筒杀青机、多级连续理条机、搓叶机、远红外提香机等新型节能高效设备,组建了一条实用性强、高效节能、品质优异的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生产线[5]。浙江工业大学基于多相流耦合对6CSF-100型热风滚筒杀青机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产能提高约25%[6];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制了以绿碎茶为具体物料的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其工作频率能够避开固有频率,在有效避免共振的同时起到很好的隔振效果[7]。
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凭借机电一体化的设计和研究,实现双搓动揉捻机组的国产化,所研发的90型双搓动茶叶自动揉捻机机组为国内首次研制生产,实现了茶叶揉捻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8]。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开发出既适合红茶又适合绿茶加工的全自动生产线,制定出配套的工艺参数,并成功地进行了示范应用,显著减少了设备投资的额度和占用的厂房面积,最大程度提升了设备利用率[9]。
2.1.4茶叶加工智能化
中茶院工艺装备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出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的RGB、HSB和Lab等3种颜色模式的9个色泽参数与在制品茶叶内含成分的相关关系,可用于在线监测绿茶外观色泽,实现绿茶品质的自动化控制[10],为贵州省独山县新贵集团公司设计的智能化生产线已正式投入运行。安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利用NI USB-6215数据采集卡、西门子PLC、LABVIEW等技术,集成建立了杀青机双模糊控制系统,以及基于PLC的茶叶滚筒杀青机温度控制系统,减少了制茶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茶叶加工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对杀青温度的稳定控制[11]。广西柳州市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制了一种远红外杀青的控制方式,实现茶叶杀青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精准化、达到高效杀青效果[12]。云南大学采用高压脉冲电场(high intensity pulsed electric field,HPEF)非热处理技术在提高茶叶香气、改进茶叶加工工艺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13]。
2.2茶叶深加工领域
随着科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以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茶皂素等功能成分提制、有效成分开发及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产品覆盖食品、保健品、日化等行业。目前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利用15万吨左右的茶叶原料,创造了1200多亿元的产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未来升级扩容前景可期[14]。
制备技术方面,茶源酵母菌富集茶多酚、微波辅助分离纯化茶多酚、茶皂素水酶法等研究丰富了茶叶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的技术手段[15-17],从纯度、得率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绿色、节能、安全,降低生产成本是未来茶制品加工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
功能研究方面,以茶与健康为研究主线,开展了以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等为功能因子的茶制品在大健康领域、药前动物方面的研究[18-20],各类茶制品以不同规格、不同体系各有侧重,在细胞水平、动物实验、生物行为研究方面呈现出新的进展,并促进了功能化、多元化、方便化产品的开发势头。
茶多酚在发酵乳制品、面制品等领域的跨界融入速度加快,相继开发出了抹茶面条、茶多酚生鲜面等传统食品[21-23],与其它植物组分功效协同方面的趋势渐趋明显。
茶在嗜好性消费品中的减害研究与新产品开发逐渐兴起,茶+烟、茶+酒的跨界融合产品开始受到市场青睐。研究表明,茶黄素加入卷烟后,能够使烟香细腻、烟气质感明显提高、香气丰富性增加、口腔舒适性提升,而茶多酚可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能够降低卷烟的杂气和刺激性[24-25]。中茶院、泸州老窖联合研制的茶缘养生白酒以一种全新的快消品的面貌进入特色功能酒市场,引起了茶、酒两个行业的广泛关注。
具有特定品质和功能特性的茶制品系列终端产品开发方兴未艾,如适合儿童、年轻女性白领、上班族、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生理特点的专用化、个性化产品市场空间较大。截至2015年,国内已开发出茶多酚片剂和胶囊、普洱茶胶囊、绿茶EGCG胶囊和茶多酚VC胶囊等几十种保健食品。
在含茶个人护理产品开发方面,国内的含茶护肤品类日臻丰富,形式也趋于多元化。不同茶制品在化妆品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浙江大学“生物技术与茶资源利用”课题组在儿茶素类抗UVB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26],并开发了抗UVA和抗UVB制剂。基于前期的应用技术研究,中茶院相继研发的含茶面膜、含茶护手霜、手工茶皂等已规模化面市,保湿、抑菌、清除羟自由基等功效市场反馈良好。浙江大学研发的茶树花系列面膜、口罩、纸巾等产品也陆续上市,茶叶深加工产品线日益丰富。
2.3茶叶稀土研究概况
中茶院自2004年开始关注茶叶中稀土的检测方法,2007年对茶叶稀土超标问题启动相关茶叶稀土成因、浸出率和茶叶稀土含量控制技术研究,随后用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推动茶叶稀土限量标准的修订,2014年开始参与茶叶稀土风险暴露评估工作。
近十年的研究发现,个别茶类存在稀土超标问题[27];茶叶稀土含量与茶鲜叶原料成熟度关系密切,叶龄愈长,叶片中稀土富集量愈大[28];茶叶高稀土含量与茶园土壤的高稀土含量成正相关[29],茶叶稀土浸出率试验证实茶叶中的稀土很难通过冲泡进入到茶汤[30]。结合茶叶饮用习惯和茶叶稀土情况,认为现行茶叶稀土限量指标过严,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居民膳食稀土暴露风险评估项目作为优先评估项目启动,项目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持。2014年5月,项目实施方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医科部王夔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出席会议,来自农业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全国稀土农用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茶院、中国海洋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广东省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33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就稀土元素毒理学评价进展、稀土元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茶叶稀土元素等情况在会上分享。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邀请,中茶院杨秀芳研究员赴会并做“我国茶叶稀土研究”专题报告,与其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地沟通交流,让业外专家更好地认知茶叶稀土情况。
会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在认可中茶院前期茶叶稀土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了茶叶种植区茶叶稀土专项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并于2014年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中茶院组织召开茶叶稀土风险评估会议,专题研究完善茶叶稀土调研方案、安排部署下一步试验工作。中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茶标委秘书处、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测试中心、安溪县茶果局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2014年下半年,由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中茶院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测试中心的科研人员在福建安溪筛选茶园基地,开展茶树生长过程中稀土元素积累规律、茶叶稀土元素含量与土壤稀土背景相关性、茶叶和土壤稀土测定技术比对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开展茶园施肥情况调研。
2015年5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二部刘兆平主任一行来杭交流项目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陈宗懋院士、中茶院和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代表参会。同年11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我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项目研讨会,稀土元素毒理学安全评价结果得到与会毒理学专家的评议和初步认可,同时针对毒理学试验得出初步ADI值,与会专家就茶叶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较低达成初步共识。这是我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评估工作的实质性推进,也对后续茶叶稀土限量标准的科学修订具有里程碑意义。陈君石院士主持会议,陈宗懋院士和北大医学部王夔院士参会,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北大医学部、军事医学科学院、广东疾控中心、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稀土专家、毒理学专家和中茶院、中茶所、福建农林大学的茶叶专家共30余人参会。12月,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污染物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形成纪要,决定取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2016年2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召开第十次全体会议,国家卫计委和相关专家领导共60余人参会。会议由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副主任委员陈宗懋院士、庞国芳院士轮流主持。膳食稀土元素暴露优先评估项目技术报告在本次会议上得到审议通过。会议认为,稀土元素风险评估为修订我国食品中稀土限量标准提供重要技术依据,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稀土元素作为污染物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存在必要性的争论以及政府在稀土相关问题上的压力。
至此,茶叶稀土限量“松绑”总算如愿以偿,估计不远将来GB2762中茶叶稀土指标将得到修订。同时,基于我们长期研究结果,茶园土壤稀土含量确实存在差异化、个别茶园复合肥稀土含量较高,我们呼吁业内要从源头和过程关注稀土含量的控制,一项供销行业标准《茶叶稀土控制技术规程》也已通过专家审定和得到报批,此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可弥补我国茶叶稀土限量全盘开放之漏洞。
3 2015年中国茶叶科技重要事件
3.1全国茶制品质量标准与科技创新论坛
10月10日,由中茶院、安溪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协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全国茶制品质量标准与科技创新论坛”在产茶第一县—福建省安溪县召开,国内茶叶深加工企业代表、部分茶饮料企业、食品企业代表和相关院校专家、地方政府领导共150余人出席。
论坛就企业关注度较高的茶制品系列国家标准、新食品安全法、茶叶生产许可制度改革等新政策、新情况进行了深度解析和梳理分享,为茶制品企业在新法规、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把脉献策;同时就茶叶深加工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和科技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论坛的顺利召开是新常态下茶制品行业的集体思考,不仅为茶制品标准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和产业科技升级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茶制品生产、应用企业搭建了资源融通、协同创新平台,必将更好地引领和推动茶制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3.2“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9月24日,由中国茶叶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安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涉茶科研院所和1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茶叶龙头企业代表等230余人参加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茶叶各个领域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科技研究进展,剖析了我国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展望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会议认为,我国茶园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茶叶初制加工快速发展,精深加工迅速崛起,茶叶科技不断进步,然而面对产业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仍需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3.3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5次茶叶国际标准化会议
6月2日至4日,ISO/TC34/SC8茶叶分技术委员会第25次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在日本静冈召开,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印度、日本、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等国家31位正式代表参会。中国代表团由中茶院、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的8位正式代表组成。中茶院原院长张士康任团长、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宛晓春任副团长。本次会议,宛晓春教授代表项目组做“特种茶”工作报告,杨秀芳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做“绿茶术语”工作报告;在白茶、抹茶、冷热型速溶茶、稀土元素等众多议题中,中国代表团根据前期研究工作积累充分表达了观点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中国代表团的各专家工作组起草了5个国际标准工作草案和新工作项目提案,会议中充分地表达观点,与国际同行间开展了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国际茶叶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力。本次会议最后形成13项决议,取得预期效果。会后,由我国专家孙威江教授主持的“乌龙茶”和宛晓春教授主持的“茶叶分类”两个国际标准提案得到正式立项,加快了中国茶叶标准的国际化进程。ISO/TC34/SC8主席Dr Andrew Scott、秘书Mr Tim Bellamy、ISO/TC34项目技术主管Ms Marrie-Noelle bourquin和ISO/TC34/SC8联合秘书毛立民先生出席本次会议。
3.4首个省级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验收
由中茶院承担的“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于2016年元月顺利通过验收,验收会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召开。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重点实验室建设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查看了现场,经质询与讨论,一致同意项目较好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和指标,验收合格。
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经过2年的建设,以茶叶资源利用高效化、功能特性专一化、跨界产品多元化、加工工艺绿色化为目标,构建基于茶资源“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的全产业链价值一体化跃升的机制与模式,依托“产、学、研”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技术上有创新、产品应用上有创新,突破茶产业升级发展瓶颈,将茶资源跨界应用推向纵深,实现茶叶资源优势向产业动能转化,通过理念引领、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将茶产业培育成一个更具竞争优势、更具蓬勃生机的现代朝阳产业。
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包括四个研究方向:茶资源功能活性物质制备与改性技术研究;功能性终端茶制品开发与品控技术研究;茶资源高效利用关键设备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终端产品功能、安全评价及标准化研究。
4 茶叶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我国传统茶生产加工领域存在以下问题:产能过剩,茶园作业机械化水平低,茶叶加工连续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不同地区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设施发展不平衡等,以下重点针对茶叶深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等新问题展开分析和初步对策研究。
4.1茶制品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低水平重复,产品同质化严重,能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差异化产品不多。二是某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无法从源头有效控制和保证用于茶制品制备的原料安全性。另一方面,少数企业为降成本仍选用溶剂浸提工艺。三是产业效益不高。现有生产技术及配套装备在高效、节能、绿色等方面遇到瓶颈,速溶茶、茶多酚等规模生产企业,对加工过程产生的剩余物如过滤截留液、萃余液中的多糖、氨基酸、茶色素等有效成分的开发、应用不足,不仅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还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因此有必要对茶制品源头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制备工艺进行科学评估、规范工作,跨学科、跨领域开展节能、高效、绿色提制装备、技术的协同攻关,加快推进已有先进技术的转化落地[31]。
4.2茶制品在食品、保健品、日化等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食品领域中没有茶制品这项,因此茶制品在食品领域应用中,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缺乏与大食品有效融合的应用技术群;缺乏茶制品紧密融入大食品所需的政策法规支撑。茶制品在保健食品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用于生产保健食品的茶制品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相关茶制品终端产品的功能学研究亟待深入;涉茶保健食品需要适度放开市场准入途径和相关政策支撑。茶制品在日化领域应用中也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现阶段茶多酚之外的其他茶制品在日化领域的功效基础研究和应用偏少;开拓皮肤和口腔护理之外的洗涤、印染、空气净化、功能保健等诸多日化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多技术性环节有待突破。
4.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当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整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法》也已颁布实施。茶叶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整个产业面临的一个痛点。尽管茶业领域每年产生的成果、专利和标准数在快速提升,但真正得到转化和应用的是很小部分,能产业化的更少。一方面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的预期和潜力有限,吸引不了企业、市场等相关资本的青睐;另一方面在成果与市场之间还很难有效对接,尚未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让、转化的供需关系。有必要搭建茶叶科技诉求和科技成果转让或孵化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行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共享和技术诉求信息的快速发布,及时有效地实现技术的供需对接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4科技创新跨界整合与市场导向不够
尽管当前茶叶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等各个主体单独或联合在推动,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应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氛围不够,尤其是院校中未得到足够认可和重视;二是产学研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茶叶科技资源也呈现“碎片化”,基于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力度不够;三是行业内科技创新与相关领域、行业的跨界交流与合作紧密度相对不够。有必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新模式、新机制。
5 “十三五”茶叶科技创新展望
5.1茶叶科技创新领域与创新重点
回首“十一五”“十二五”,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茶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活力提高,不仅培育了一大批不同层面的科技创新载体和创新团队,也积累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展望“十三五”,茶叶科技创新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创新内容将以应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品质、效益、绿色、健康、低碳,开展从茶园到茶杯、从农业到高新技术产业到大健康产业的全程化、定向化技术创新,不同技术的集成化、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末期,满足大众消费的快消品茶叶的生产栽培、采摘技术和装备将进一步向定向化、绿色化、低碳化、精准化、机械化以及客户与茶园信息的同步化、全息化发展。茶叶加工将全面实现清洁化、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部分实现智能化。茶叶产品将朝各茶类规格的统一化、简单化,消费的傻瓜化、便捷化、健康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艺术范畴的茶叶生产,将继续以品质与安全为主线、开展适度的技术创新。茶叶深加工所用原料有待从茶园开始进行分类管理,茶制品的生产和加工将朝定向化、绿色化、高效化、高值化、标准化发展,茶资源在食品、保健、药品、日化、饲料等各个领域的跨界应用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向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公布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中茶院团队已与食品添加剂技术创新国家队合作,承担了以茶叶为原料开展食品防腐保鲜技术的研发任务。
5.2茶叶科技创新特点
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将改变以往以院校为主线的组成模式,将以企业为核心,以应用和市场为导向,以技术问题解决为目标,由企业牵头整合各种创新资源,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学历和背景的技术攻关团队,缩短科技攻关时间,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孵化、转化效率。
5.3茶叶科技创新动力
茶叶行业对科技的需求必将更加迫切和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力度将逐步提高,科技成果推介和孵化、转化等科技服务平台将进一步搭建,科技中介机构、科技成果经纪人会随之涌现,茶叶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创新能力必将空前高涨。茶叶行业必将迎来科技大发展的春天。
[1]汤一平,王伟羊,朱威,等.基于机器视觉的茶陇识别与采茶机导航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45-50.
[2]陆鑫,李恒,徐丽明,等.双臂式茶叶采摘机器人的改进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5,37(2):101-106.
[3]高士伟,龚自明,叶飞,等.二款新型茶鲜叶分级机工艺优化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272-6275.
[4]杨娟,李中林,袁林颖,等.机采茶鲜叶分级技术初步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5(2):41-45.
[5]陈根生,袁海波,许勇泉,等.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线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J].茶叶科学,2016,36(2):139-148.
[6]施重驹,张宪,钟江,等.基于多相流耦合的热风杀青过程与杀青机结构优化研究[J].机电工程,2015,32(8):1050-1055.
[7]高天浩,闫银发,李法德,等.振动流化床茶叶干燥机设计[J].农业工程,2015,5(6):81-87.
[8]周仁桂,姜小文,鲍小平.90型双搓动茶叶自动揉捻机组研制成功[J].中国茶叶,2015,37(11):31-31.
[9]郑红发,包小村,汤哲,等.红绿茶兼制型全自动生产线设计与应用[J].茶叶通讯,2015,42(2):15-21.
[10]李文萃,唐小林,汤一,等.基于视觉技术的绿茶色泽变化与品质关系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5):1-4.
[11]曹成茂,吴正敏,梁闪闪,等.茶叶杀青机双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OL].农业机械学报,http://www.cnki.net/ kcms/detail/11.1964.S.20160512.1031.008.htm l,2016-05-12.
[12]马艳明,陈瑛.一种远红外杀青的控制方式[J].大众科技,2015(2):76-77.
[13]许东飞.高压脉冲电场对普洱熟茶促香作用的实验研究[D].云南大学,2015.
[14]刘仲华,肖文军,李勤,等.茶叶深加工研究进展:“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资料选[C].福安:中国茶叶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5.
[15]姚勇芳,赵鑫,廖延智.茶源酵母菌吸附茶多酚条件及机理初步分析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9):179-184.
[16]袁林颖,高飞虎,钟应富,等.微波辅助提取绿茶茶多酚及纯化工艺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3):1074-1079.
[17]周红宇,杨德.茶皂素水酶法提取工艺及纯化方法[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5):362-364.
[18]邬海桥,冯霞,彭文宏.茶黄素纳米粒雾化吸入对大鼠炎性气道黏蛋白5AC的调控[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41(7):747-750.
[19]童海鸥,李成舰,颜琼娴,等.L-茶氨酸对断乳大鼠血清及肝脏氨基酸谱的影响[J/OL].食品科学.http://www.cnki. net/kcms/detail/11.2206.TS.20151215.1542.084.html,2015-12-15.
[20]闫敬娜,罗理勇,胡雅琼,等.茶提取物和纳米EGCG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保护作用[J/OL].食品科学,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206.TS.20150910.1626. 028.html,2015-09-10.
[21]马宇骥,张岩,李键,等.茶多酚对乳酸菌发酵及酸奶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86(6):105-108.
[22]张海华,朱跃进,张士康,等.茶多酚对高筋粉面团流变特性影响[J/OL].食品科学,http://www.cnki.net/kcms/detail/ 11.2206.TS.20151126.1408.014.htm l,2015-11-26.
[23]胡思,李华,陆启玉.茶多酚生鲜面的制作及特性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5):42-45.
[24]杜宇,赵英良,王猛,等.茶黄素的热裂解产物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6):2769-2773.
[25]高阳,赵生,许式强,等.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在卷烟减害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15(4):58-61.
[26]Liu C,Zheng X Q,Xiang L P,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on ultraviolet b-induced skin damage in hairless mice[J].Tropic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6,15(6):1183-1189.
[27]杨秀芳,孔俊豪,高玉萍,等.我国茶叶稀土问题现状与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2(1):4-7.
[28]杨秀芳,徐建峰,翁昆,等.茶树成熟新梢不同部位元素含量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18-20.
[29]孔俊豪,杨秀芳,张士康,等.闽南乌龙茶及其产地稀土信息二阶聚类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2(1):18-23.
[30]杨秀芳,孔俊豪,赵玉香,等.不同稀土含量水平茶叶中稀土浸出率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2(1):14-17.
[31]孔俊豪,谭蓉,杨秀芳,等.茶制品加工应用领域热点问题解析[J].中国茶叶加工,2015(4):77-79.
Annual Development Report of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5China
YANG Xiu-fang1,2*,KONG Jun-hao1,2,TAN Rong1,2,WANG Ying-feng1,2,ZUO Xiao-bo1,2,SU Xiao-qin1,2
(1.Hang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COOP,Hangzhou 310016,China;
2.Zhejiang Key Laboratory of Transboundary Applied Technology for Tea Resource,Hangzhou 310016,China)
2015 was the firstyearof“new normal”for Chinese economy,in which the tea industry also entered an adjustmentperiod.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cience&technologymanagementsystem and supply-side reform,the tea industry went through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Generally,tea industry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successes in the past year,but some deficiencies were also seen.This report review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n the tea industry,including patents,technical paper,industrial standards,and summarized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esses in areasof traditional tea processingequipment,deep processing,quality and safety,etc.. Significant events related to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also combed at the same time.Then this paper analyze dexisting problems in te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utting forward a series of guiding strategies and predicting the developing trend and opportunitiesof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13th Five-year Pla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a industry;Problems;Prospect
F307.12
A
2095-0306(2016)04-0005-07
2016-07-05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6YFD0400800);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2015C02026)
杨秀芳(1971-),女,浙江余姚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品质化学、茶及制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茶资源利用等研究。
teatest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