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观察
2016-01-25章代亮刘永家黄睿瑧
孙 聪,章代亮,刘永家,黄睿瑧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四川省中医院心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5)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观察
孙聪1,章代亮1,刘永家2,黄睿瑧2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四川省中医院心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5)
【关键词】心脏神经官能症;医案;柴胡疏肝散
0引言
神经性心脏病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1]. 具体以心悸、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伴有呼吸困难、头晕痛、失眠多梦等其他神经症. 其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 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以20~55岁者最多,且女性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妇女居. ,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中医属“心悸”、“怔忡”、“胸痹”、“郁证”、“脏躁”等多个范畴. 多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久郁气滞,气郁化火,灼津生痰,甚者血行不畅,脉络失利,而发诸症. 本研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灵活运用柴胡疏肝散,辅之以心理疏导,疗效佳,现举证如下.
1病例资料
例1:患者陈某,女,29岁,于2015-05-25就诊. 平素体健,因失恋后心情抑郁,饮食睡眠不佳,后自觉身体不适. 主诉:胸闷、心悸1个月,胸痛2 d. 症见:情绪低落易伤感、胸闷、胸痛、心悸,劳累及情绪波动时加重,症状加重时伴气紧,叹气后症状稍有缓解,纳眠差,二便调. 查体:BP:126/80 mmHg,心率80次/min,表情落寞,心、肺、腹部查体均未见异常. 舌红、苔薄白、脉弦. 辅助检查: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处方:柴胡15 g、香附15 g、甘草5 g、枳壳15 g、白芍15 g、川芎15 g,上药连进7剂;二诊症见:胸痛好转,偶有心悸,饮食较前改善,全身困乏、多梦、舌红、苔薄白. 上方加薏苡仁15 g、藿香15 g、佩兰15 g,连服7剂;三诊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明显好转,困乏症状较前好转,早晨发热伴自汗. 上方加郁金15 g,连服7剂. 胸闷、胸痛、心悸症状未再发作.
《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临证指南医案》提出:“情怀失畅,肝脾气血多郁”[2]. 本例患者因失恋后郁郁不乐,情志不舒,肝脾气血郁结,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纳差,故选择用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加之以心理疏导,正如华佗《青囊秘录》指出:“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 二诊患者胸痛、心悸缓解,由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受阻,出现全身困倦,二诊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以健脾化湿;三诊时患者出现发热,可考虑气滞而郁可生热,加郁金凉血清心、行气解郁. 三诊后随诊患者病情及情绪稳定,症状好转.
例2:患者党某,女,58岁,于2015-06-08就诊. 平素体弱,疑虑较多,长期饮食、睡眠不佳. 主诉:胸闷、心悸2周,右胁疼痛伴呃逆3 d.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长期规律服药,诉血压控制良好. 症见:心悸、右胁疼痛,痛无定处,胃脘部不适伴呃逆,叹气后症状稍有缓解,纳眠差,二便调. 查体:BP:136/88 mmHg,心率90次/min,焦虑样貌. 心脏听诊:心律不齐,偶有早搏,余查体未见异常. 舌红,苔薄腻、脉弦细. 辅助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腹部彩超未见异常. 治法:疏调气机,健脾和胃. 处方:柴胡15 g、香附15 g、甘草5 g、枳壳15 g、白芍15 g、川芎15 g、当归15 g、苍术15 g、建曲15 g、栀子15 g,上药连进7剂;二诊症见:心悸、呃逆好转,双下肢萎软,情绪低落时右胁游离性疼痛,胃脘及后背疼痛,舌红,苔薄白. 上方加瓜蒌皮15 g、郁金15 g、延胡索15 g,连服7剂;三诊症见:后背疼痛、心悸、呃逆、右胁游离样疼痛明显好转,下肢萎软较前好转,多梦,睡眠较差,上方加酸枣仁20 g,连服7剂. 配合心理疏导,患者情绪稳定,右胁疼痛发作次数减少.
该患者出现胁肋游离疼痛,属于典型的肝气郁滞表现,西医中肝脏属于消化系统,且在中医中肝胆互为表里,喜疏通、条达、升发、畅泄,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肝失疏泄,气机失畅,则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见嗳气,呃逆,饮食差,再者脾为后天之本,患者体质较差,长期饮食不佳,营养失衡,心气血不足,发为胸闷、心悸,加之患者情志不舒,疑虑较多,加重肝脾郁结之症,故本研究选择在柴胡疏肝散加减,旨在疏调气机、健脾和胃. 二诊症状好转,但患者纳差,气血生化失源,且疏泄失畅,《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水谷精微至五脏全身皆需肝疏通可达,因周身筋脉肢络濡养不济,发为双下肢萎软,且郁证未解,气滞不畅,肝横逆犯胃,胁痛无缓解,胃脘疼痛,吾师原方基础上加用瓜蒌皮利气宽胸,郁金行气解郁,延胡索利气止痛;三诊患者较前明显好转,加用酸枣仁宁心安神,且酸入肝. 三诊后患者症状好转,病情稳定,继服加以巩固.
2体会
2.1心脏与肝脏的联系
2.1.1经脉相连《灵枢·经别》云:“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 ”即足少阳胆经绕大腿经过外阴部毛际合于足厥阴肝经,分支沿胸侧部,经过季胁循胸入里,属胆腑,散行于肝并向上贯于心系,说明在经络上肝与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更有《诸病源候论》[3]曰:“手少阳之脉,起小指次指之端,上循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邪气返于心络,心气不得宣畅,故烦满乍上攻于胸,或下行于胁,故烦满而又胸胁痛也”,两脏经脉相连,若一脏受病邪常常相互影响,这也很好的阐述了病例2中党某为何心系病伴有右胁不适.
2.1.2生理病理活动高世宗在《黄帝素问直解·五脏生成》[4]中云:“五行之理,制而后生,者生之谓也,……木旺则火生,制之乃所以生之. ”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木为火之母,故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二者互相滋生和促进,相互制约. 同时也均与血液运行相关,心主血脉,肝主维持气血运行,肝的疏泄能直接影响气机调畅,只有气机调畅,才能充分发挥心主血脉的作用,从而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即有《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肝气郁结,畅达失职,心脉失调,筋脉拘急,血流受阻,则胸痹而痛”[5].
2.2神经性心脏病的中医治法治则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疾患,属于中医“心悸”、“郁证”、“胸痹”、“脏燥”等范畴,情志在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患者心脏受邪,子侮其母,则肝失疏泄,上扰心神,故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所以肝气舒畅条达,血液才得以随之运行,藏泄适度. 如《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所言:“血随气行,周流不停”. 疏肝解郁能使气机顺畅,心藏神功能正常,母顺则子安,同时心主血、肝藏血,二者在血的运行调节方面相辅相成,故采用疏肝解郁理气的方法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3总结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精神、心理因素在该病的发生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焦虑,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强烈的精神刺激或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等均可诱发. 疏肝解郁能使气机顺畅,心藏神志功能正常,母顺则子安,同时心主血、肝藏血,二者在血的运行调节方面相辅相成,治疗中要切中病情,并配合心理疏导法和安神定志法,方可见效.
【参考文献】
[1] 刘亮,胡有志.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用比索洛尔治疗双心病人40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5-6.
[2] 清·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2.
[3] 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12.
[4] 孙国中,方向红.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 2版.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45.
[5] 李婧. 双心医学的研究现状[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1):117-119.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4-17-02
收稿日期:2016-03-04;接受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4zb0099)
作者简介:孙聪. 硕士. 研究方向:中西结合心血管内科. E-mail:449004180@qq.com 通讯作者:黄睿瑧. E-mail:22083714@qq.com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临床与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