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去库存是收储工作的“牛鼻子”
2016-01-25刘羊旸
◇刘羊旸
粮食去库存是收储工作的“牛鼻子”
◇刘羊旸
如何看待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粮食如何去库存?怎么守好口粮安全?面对当前我国粮食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为您一一解答。
我国粮食产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良好,但从长远来看,我国的粮食产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任正晓表示。
伴随粮食收购量、库存量的攀升,我国的粮食需求也在同步增长,年均产需缺口达99亿kg。特别是从长远来看,我国人口将持续增长,肉、蛋、奶消费转化的粮食还会日益增多,将直接导致粮食消费量的刚性增长。
与此同时,耕地淡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等对粮食生产的刚性约束越来越突出,粮食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加大。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将长期面临消费刚性增长、生产硬性约束的双重挑战。
粮食去库存是收储工作的“牛鼻子”
粮食如何去库存?任正晓表示,合理消化粮食库存,是做好整个粮食收储工作的“牛鼻子”。2016年,粮食收储矛盾空前突出,仓容紧缺的压力前所未有。
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重中之重是多措并举准备仓容,增加收储能力。首先要抓紧销粮腾库,千方百计地消化粮食库存。2016年前4个月,粮食销售出库和加工转化的粮食数量有所回升,目前玉米的定向销售和划转轮出都开始启动,应优先安排销售夏粮主产区和粮食仓容紧缺的地区,尽可能多地腾出仓容,收购新粮。
任正晓透露,目前夏粮主产区的粮食部门都已制定了便利各类售粮主体卖粮的收储预案,优化收购服务,改进服务措施,努力避免出现农民扎堆卖粮、排长队卖粮的现象。
谈及如何解决好农民玉米销路问题时,任正晓说,要多措并举搞活玉米流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首先,要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粮。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玉米收购的信贷支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鼓励支持广大玉米收储加工企业拓宽收购渠道,做好农民玉米的收购工作。
其次,国有粮食企业要带头入市收粮,千方百计为农民排忧解难;还要组织动员鼓励广大饲料企业、玉米加工转化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加快玉米的加工转化。
同时,要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从严从重打击压级压价、“打白条”等坑农害农行为,维护粮农的利益。
守好口粮安全的“五道关”
在谈到如何确保人民群众口粮安全时,任正晓表示,这些年,国家粮食局与有关部门一起严把着5道关口:
一是把好粮食收购入库的检验关,不安全的粮食不准入库。
二是把好库存粮食的日常检查关,防止粮食发生霉变。
三是把好政府部门的抽查抽检关,对企业储粮的质量状况进行抽查监管。
四是把好粮食销售出库关,防止有毒有害粮食销售出库。
五是把好有毒有害粮食的监管关,把经过检验、认定是有毒有害的粮食立即封存起来,实行定向处理、全程监管。
通过以上5个关口的严格管控,切实防止有毒有害粮食进入口粮市场,确保粮食安全。
关于陈化粮,任正晓表示,前些年有人把陈化粮直接等同说成“毒害粮”,这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库存的粮食是否有毒、有害,主要是看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是否超过了国家的卫生安全标准。这些真菌毒素的产生,主要是受存储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影响,与存储时间的长短、是不是属于陈化粮食没有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