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16-01-25杨枫
杨枫
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学校教育积极倡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从“记忆型教学文化”到“思维型教学文化”的转变。为达成这一目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重要途径。当批判性思维成为历史教学的常态时,历史教学的质量必将发生质的变化。
一、何谓批判性思维
对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学者任长松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指这样的思维过程,即对他人或自己的判断(观点)做法或思维过程(论证过程)所开展的深入系统的审视与质疑,严谨的比较、分析与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提出新的更科学全面、更系统完整的判断(观点)、做法或论证[1] 52。学者刘儒德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增强历史洞察力”“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等要求,这些提法均与发展批判性思维相联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在于给学生多少高深的理论,而是提倡学会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探索性思考,并从中获得真知[3] 。下面笔者就结合高考第一轮复习中《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谈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几点体会。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在复习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步骤是:第一,选定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典型议题;第二,精选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典型史料,基于史料提出并探讨有意义的问题;第三,采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辛亥革命》一课中,依据课程标准和江苏省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相关学术研究成果,选定如下几个议题。
(一)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
孙中山曾说过:“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武昌起义是一场由突发的士兵起义点燃的,看似偶然,但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蔓延大半个中国,最终使一个统治二百多年的王朝轰然倒塌,则绝非偶然。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可以出示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1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2 革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多年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那时候,两个冷酷的事实沉重地压在无数中国人的心头。一个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国家要灭亡了;另一个是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已是个一味媚外和野蛮专制的政府,人们对这个政府已丧失掉最后一点希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分组讨论:材料1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这一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正确分析革命爆发的背景,得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并懂得如何反驳革命偶然性的观点,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评价南北议和和袁世凯上台?
关于南北议和以及对清室优待的具体内容,教材虽然没有展开,但这对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很重要。政治斗争或社会革命,不是流血越多越好,不是破坏越大越好,在很多时候,妥协也是一种智慧和美德。辛亥革命从一场流血的革命开始,最终成为一场不流血的社会变革,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传统观点认为南北议和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其实,南北议和是革命党人主动选择的结果,如孙中山回国后曾说过:“今日中国如能以和平收革命之功,此亦足开世界未有之例,何必言兵。”他表示:袁世凯虽不可信,但利用他推翻清廷,“胜于用兵十万” [4]344。 辛亥革命的结果是和平转移政权,社会基本稳定,没有革命通常所不可避免的大规模的流血、牺牲、破坏和杀戮。它是一次胜利迅速、代价很小的人道主义的革命。在世界革命史上,这是少见的例子[4]361。
在提供相关材料、介绍上述观点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清帝退位的同一天,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很多人认为这是对旧势力的让步,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你如何看待这一做法?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政治智慧,这一点学生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感悟,这里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没有采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的传统说法,而是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这是比较慎重的。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经验及社会威望而言,袁世凯确实是当时的不二人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孙中山曾多次表示让位袁世凯,一方面表现了他的宽广政治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另一方面也是革命发展的需要。但是,袁世凯作为旧官僚,具有浓厚的封建王权思想。他在掌握最高权力后,千方百计地试图摆脱民主共和政制的牵制,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修改临时约法,抛弃了革命党人用鲜血换来的民主共和政治,最终走上复辟帝制的道路。正如唐德刚所说:“袁只是个老官僚、独人班。他所争的重点实在只是个人的权位和荣誉,而他的对手方,孙、黄那一伙所争的,则是千万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使命,两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5] 所以袁世凯最后走上失败也是必然的。通过对“你如何看待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讨论,引导学生对“窃取”之说进行质疑和探讨,理解孙中山和袁世凯二人在理念与境界上的差别,学生对那段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一大成果,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般而言,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都会将其作为重点,呈现具体法律条文,提出如“该宪法体现了西方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其主权归属体现了什么原则?约法规定实行什么政体?其目的何在?”等问题。这当然不可缺少,但不能仅限于此。
众所周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缺乏民主法治的传统。清末民初,内有地方割据,外有列强侵扰,正所谓内忧外患,因此总统制应该比责任内阁制更合适国情一些。孙中山先生深知这一点,因而在建国之时就力主实行总统制。可是在防止袁世凯独裁的动机之下,最终《临时约法》中采用了责任内阁制。虽然它的用意在于保护革命成果,但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建立初期,它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在客观上是逼迫袁世凯以后不得不违反《临时约法》[6]242。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历史问题,可以将这一时期发生的主要史实呈现给学生。
1912年2月6日,临时参议院开始审议《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2月14日,临时参议院接受孙中山辞职;2月15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3月11日,《临时约法》由孙中山正式颁布。
在阅读和思考这些主要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临时约法》规定的责任内阁制不符合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它还首开因人立法之风,而且其制定的程序也有问题。这对约法后来的命运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过程相比较,从制宪代表的广泛性、制宪所花的时间和对焦点问题的争论是否充分等方面比较两者的不同,让学生体会到或许正是这些不同才影响到两部宪法的不同命运。
(四)如何认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起中华民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改变了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政治史的发展基调。但是,革命还外在于一般民众,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依然如故,因而,清朝的覆灭并没有使传统社会随之湮灭,而是使它越来越混乱[6]233 。所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说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其中的“逐渐”意味深长,不能忽视。2012年上海高考历史卷有一道题目,引用民国初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对女子学校和女子教育的言论,让学生谈谈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就涉及了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思想杂陈这个问题。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南京附近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最崇拜的人物”,调查结果刊登在上海《时报》上。统计表如下: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1913年时孔子、孟子还高居前列且遥遥领先,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思想怎样的状况?孔子、孟子和孙中山位列前三名又说明了什么?冰冷的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新旧思想杂陈,传统思想影响仍然很大。所以,不要以为一次革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异常艰难,转变虽然艰难,却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逐渐”一词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
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不是简单的反叛和否定。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用自己的经验和事实去重新审视,审视观点是否有逻辑,是否有道理[7]。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培养学生一种质疑和探究的精神,是一种走向完善的努力。如果经过批判性思考,认定是错误的观点、做法或论证,当然是要否定的。如果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疏漏的观点、做法或论证,应该给以补充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批判”的本质就是审视、分析和评估[1]52。
二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将其有意识地纳入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加以渗透。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并形成准确完整的知识体系基础上,才能对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总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更新观念,确定目标,长久坚持,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 如何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 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2] 刘儒德. 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56.
[3] 刘立新. 历史教学应提倡批判性思维[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08(6):5.
[4] 杨天石. 帝制的终结[M]. 长沙:岳麓书社,2013.
[5] 唐德刚. 袁氏当国[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
[6] 许纪霖,陈达凯. 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7] 马斌. 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