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指标体系的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管理

2016-01-25王克峰赵学会黄长杰郁永胜黄家兵

王克峰, 赵学会, 黄长杰, 祝 军, 郁永胜, 黄家兵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22)



基于科学指标体系的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管理

王克峰, 赵学会, 黄长杰, 祝军, 郁永胜, 黄家兵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文章结合电网基建项目的特点,以量化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借助构建的数学模型和工程造价等软件,构建科学指标评价体系,对电网基建项目进行量化分析,做到评价标准规范化、评价流程层次化、评价指标数量化、评价过程实时化。

关键词:项目后评价;电网基建;科学指标体系

引言

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建成投产并稳定运行一年后,对项目基建的目的、实施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等进行全过程、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1]。后评价作为电网基建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闭环的节点,是加强和改进电网基建项目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的评价流程、评价方法仍存在着不足,缺少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后评价报告的质量不高。

一、传统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方法及不足

1.传统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方法

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如下:

(1)对比法。将项目实际情况与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目标相对照,找出偏差和变化,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和经验教训。项目后评价的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有无对比和横向对比。

(2)逻辑框架法。逻辑框架法用来总结一个项目的诸多因素(包括投入、产出、目的和宏观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评价发展方向(如目的、宏观目标)[2]。

(3)成功度分析法。成功度分析法是项目评价的综合分析方法之一,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成败程度给出一个定性的结论。成功度就是对成败程度的衡量标准,一般来说,成功度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完全成功、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败,根据所评价的各项指标实现程度,确立其成功的等级[3]。

2.传统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目前,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流程、评价方法仍存在着不足,缺少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后评价报告的质量不高。

(1)传统后评价模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电网基建发展的需要。从实践来看,以往电网基建后评价的深度不够、方法不够科学客观,显然已无法满足科学地进行电网基建以及后评价专业化、扁平化管理新机制的要求。

(2)传统后评价方法单一,无法做到及时、全面评价。后评价工作是在项目建成投产并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进行的,导致传统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流程混乱,分析报告存在套用模仿现象,部分项目评价范围及要点不够准确,未结合项目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另外,评价过程无法对项目基建过程等进行实时跟踪,缺少有效的抓手,难以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制约了后评价管理水平的提升,不能及时为项目的决策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反馈意见。

(3)传统后评价缺少量化指标体系,不能实现科学客观评价。传统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一直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导致评价人员无法对项目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部分需要量化分析的内容以定性描述替代,或者仅仅通过数据的罗列来进行说明,没有对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使得报告的可读性不强,不能给决策者以直观印象。另外,评价指标构建不合理、不全面、不科学,评价指标权重赋予的方法不准确,使得最终的结果出现偏差,给决策带来误导。

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急需针对电网基建项目的特点,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兼顾评价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管理方法。

二、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1.明确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管理标准和实施方案

指标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是评价结果能充分、客观地反映公司电网基建投资状况,因此,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评价管理标准和实施方案。

首先,评价指标的选取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概念应科学、确切,指标体系全面完整。第二,评价指标设置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便于评价人员的操作和使用。第三,结合项目的特点,采用相应的专用指标评价,尽可能减少评价人员的主观性,力求评价结论客观、公正。第四,评价指标体系要在纵向上层次分明、横向上类别清晰,同层次的指标相互独立,减小各指标间的关联度,避免指标间的彼此交叉,以保证对同一目标不会重复计算。

2.组建责任明确、层次清晰的后评价管理组织体系

为保证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运作,使项目能够得到及时、科学的评价,公司应成立项目后评价管理组织体系,具体分为专业模块、综合模块、评审管理模块,按照“专业管理,实时评价”的原则进行评价,具体如图1所示。

3.构建分层量化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更具针对性

结合电网基建项目特点,按照项目管理目标和要求以及各项评价指标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影响程度,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数学模型,把评价对象按阶段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最高层设置一个预定目标即电网投资总体目标评价。中间层由管理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和持续能力评价组成的阶段目标层和控制二级关键环节的具体指标层组成。评价指标层指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指标,是整个指标体系最关键、最复杂的层次,易受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

根据电网基建项目周期和特点,将其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项目管理、项目效益、项目影响、项目持续能力四个一级指标,如图2所示。

借助构建的数学模型和工程造价等软件, 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权重合计为100分),然后将后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得分等固化在标准模版中,构建出标准分层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结合运营现场调研情况,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文字资料、数据和公式为依据,对照表1科学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对项目决策及其程序、基建方案及规模、设计与技术设备水平、资金来源和融资、项目进度及其控制、项目质量及其控制、项目投资及其控制、项目经营、项目经济效益及其影响、项目社会效益及其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使用统一的模版进行成功度评定。评价过程中,不允许任意更改评价标准,也不允许任意遗漏或添加评价指标和权重,从而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简化计算过程,以保证对电网基建投资计划、前期、准备阶段和实施过程、投资运营情况和效益、影响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分析。具体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A:成功的≥90分;B:80分≤比较成功的<90分;C:60分≤部分成功的<80分;D:不成功的<60分)。

三、指标体系在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

2013年,某市电力公司通过后评价建设项目管理创新的实施,在电网投资建设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为公司实现了成本节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强化了电网建设管理,提高了供电服务能力,同时也为检验电网项目是否实现预定建设目标和效益效果提供了重要手段和保障。

1.电网建设后评价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提高了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以及电网建设质量,进一步推动了后续工程建设科学化决策水平的提高。2013年,该公司后评价项目由以往的8个/年提升至19个/年,单个项目评价周期由原来的5个月缩短至3个月,后评价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项目后评价总体完成率也由过去的60%左右提升至现在的100%,评价质量也较过去有了显著提升。

2.电网投资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以110千伏xx输变电工程为例,其投资约5000万元,其收益为:减少因负荷、供电可靠导致停电损失的估算约100万元,减少相应运行维护费用的估算约50万元,即项目年直接经济效益=100+50=150万元,电网建设工程适应寿命20年以上,则效益投资比=150×20/5000=0.6。2013年公司19个项目通过科学后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可为未来同类输变电工程提高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另外,通过科学合理的后评价成果,为电网投资提供了合理的数据依据,保障了电网投资建设的科学性,节省了电网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费用。

3.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科学分层指标体系进行后评价分析,使得后评价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时性和客观性,使电力网架结构得到优化,电网负荷调整裕度和灵活性增强,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提高了社会各方对电网发展的支持力度,电网投资效益提升及设备的运行寿命延长,改善了电网投资政策环境、电网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进一步提高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管理的建议

1.提高认识,推动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在后评价工作中,涉及项目相关部门众多,后评价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应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对后评价工作的重视,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保障后评价的顺利进行。

2.健全电网基建后评价结果反馈使用机制

电网基建后评价作用的关键取决于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在投资项目和开发活动中被采纳和应用的效果。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在项目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管理中得以借鉴和应用。健全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可增强项目管理的责任制和透明度,使后评价的评价结果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3.建立电网基建后评价人员培养机制

电网基建后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对评价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要求后评价人员既懂投资又懂经营,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因此,加强电网基建后评价人才的培训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更好地开展电网基建后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许晓峰,肖翔.建设项目后评[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3] 和金生,郑春东,陈杭君.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电力建设,1998(8):1- 4.

[责任编辑:王敏]

Post Project Evaluation Management of Grid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 Based on Scientific Index System

WANGKe-feng,ZHAOXue-hui,HUANGChang-jie,

ZHUJun,YUYong-sheng,HUANGJia-bing

(StateGridHefeiPowerSupplyCompany,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id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quantization, by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level analysi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project cost software, a scientific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is built in the paper. It can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grid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achieve the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procedure,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real-time evaluation process.

Key words:post project evaluation; grid capital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06(2015)04- 0068- 04

作者简介:王克峰(1986-),男,安徽界首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规划评审工作。E-mail:wkfwbl@126.com

收稿日期:2014-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