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共十八大

2016-01-24张飞雪

世纪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飞雪

摘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源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它镶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共十八大的理论和实践中,二者从不同的维度深化和拓展了这一理念: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价值追求;“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人们的当前需求;道路路径涵盖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对人的权利的保障。

关键词:人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八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2-003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途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做了提升,重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新的解释,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超越了以往哲学家们对“人”的简单抽象理解,而是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人”置于人与其他人的社会关系中、置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考察的。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把关注点从少数人转移到多数人身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人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方面。而以人为本贯穿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突出特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坚持以往的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战略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解决了之前思想界和理论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争论不清的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着眼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的目的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现路径,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和贡献。

(二)“三个代表”之“代表人民的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思想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一思想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发展的核心内涵。在“三个代表”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推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新的成果,“以人为本”是它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的问题已被提到了重要地位,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镶嵌进了“以人为本”中。这也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动员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四)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人本思想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把它推进到了更高更新的发展阶段。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人民的殷殷关切和为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心斗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中共十八大蕴含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

(一)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价值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袭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的价值追求。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目标指向,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兴国的要务。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紧紧抓住了“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两个标准,而二者又以“民富”为共同的目标指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与人民殷实结合了起来,这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总目标时,强调实现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下提出了“中国梦”,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集全国之力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无论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人们的当前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具体看来,它经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我们的经济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政治和文化建设则相对滞后。1991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增加了新的内容,揭开了“三位一体”建设模式的序幕。

2002年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三位一体”发展到了“四位一体”。

随着现代化的进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加凸显出来。基于此,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的基础上增添了“生态文明”的内容,生态建设被提到重要地位。至此,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转变。

(三)道路路径涵盖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对人的权利的保障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分析其理论内涵不难发现,它囊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面对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都决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党的基本路线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之前的基础上对党的基本纲领做了进一步表述。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涵盖了党的基本纲领。

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再到中共十八大及其后来的全部实践,无不渗透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念逐渐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依据,能否真正践行它关乎着党的生死存亡。纵观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总能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也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经济自足、政治自主、文化自信的目标迈讲。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