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韵镇巴 香飘四海
——聚力打造中国名茶之乡

2016-01-24陈孝钧钟运昆

中国茶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名茶茶园茶叶

陈孝钧 钟运昆

(陕西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

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地,位于陕西省南端,产茶历史悠久,制茶约2700年历史,多朝盛产贡茶,曾以“雌鸡岭上茶,白河井中水”流传自今。境内山峦叠嶂,秀水环绕,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62%,有亚洲最大的原始木竹林,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是陕西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处全国第二大富硒区——紫阳同一富硒地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均气温13.8℃以上,昼夜温差大,四季云雾缭绕,水热同季;“高纬度、高海拔、多云雾、零污染”宜茶生长环境,茶叶氨基酸含量高,富含锌、硒微量元素,独具香高、味浓、耐冲泡的品质特点,被著名评茶大师陈慧春教授称为“世界罕见高香茶区”,是陕西省第一只名茶“秦巴雾毫”诞生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总要求推动茶业发展,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名茶创品牌,品牌带名茶,名茶促名牌”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不断优化县域环境,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优高茶叶基地;实施名茶品牌带动战略,提升茶叶综合效益,聚力打造“镇巴高山富硒”特色茶品,强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现代茶业经营主体,以茶为主的观光、休闲、旅游经济悄然兴起,逐步实现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镇巴茶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茶叶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一、产业格局分布合理,基地建设上规模

严格按照《镇巴县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合理规划布局,全县已初步形成“一带二区”的产业化布局,“一带”沿210国道为主线绿色观光产业带,在杨家河、泾洋、小洋、渔渡、盐场五镇建立生态、旅游观光茶园3.1万亩;“二区”一是以楮河流域和腊溪河流域,分别在兴隆、观音、巴庙、碾子、平安五镇优质富硒茶区建设茶园4.68万亩;二是在嘉陵江流域的三元、黎坝、简池、永乐、长岭等镇重点建设生态型茶园2.8万亩,建立起高产优质茶区。截至2015年底,全县茶园种植面积达10.12万亩,投产茶园7.36万亩,年产茶3820吨,其中名优茶生产面积达5.1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50.4%;名优茶产量2570吨,占茶叶总产的67.3%;产值达到38485万元,占到总产值45870万元的83.9%,名优茶亩产值可达7529元。茶叶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57200万元的17.8%。

二、经营主体实力增强,产业引领有效发挥

通过加大对汉中仙毫公用品牌整合力度,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镇巴县茶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集中项目、资金和技术,重点支持规模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茶场。一是扶持鼓励经营主体建设自有示范基地,继续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领农户发展优高茶园,形成规模基地;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围绕茶产业发展配建水、电、路、讯和标准化清洁加工线;三是培育打造知名品牌,建设镇巴茶营销网络,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已拥有规模茶叶企业1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6家、县级8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市级园区6家;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2家。其中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达24033.68万元,占全县茶叶销售额的68.2%,税收占60.1%,有效发挥了企业引领作用。

三、推行标准化生产,茶业发展成效显著

全县范围内推行《汉中茶叶生产技术规范》和实施汉中仙毫名茶地理标志保护,茶叶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在省、市各级政策驱动下,茶园不断向集中连片、高产优质、生态绿色方向发展。全县15个主要产茶镇茶园面积8.1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90.5%,其中兴隆、观音、巴庙等镇茶园面积均超过1万亩。新建茶园基地31个32806亩,其中2000亩以上连片基地2个,1000~2000亩连片基地4个,500~1000亩连片基地4个,100~500亩连片基地达9个;累计改造低效茶园19800亩。建设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4个,苗圃总面积210亩,年出圃优质茶苗2900万株;引进乌牛早、早白尖5号、龙井43、龙井长叶、名山131和陕茶1号等茶树良种、无性系良种茶园达6.18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1.08%;创建1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

2.机制技术推广应用

强化茶厂建设(优化改造)和机制技术普及,根据《镇巴县初制厂建设(优化改造)技术规范》,新建标准化茶厂16座,优化改造18座,建设厂房总面积1.68万平方米。名优茶加工上注重引进新机械、新工艺,推广清洁化生产技术,汉中仙毫、秦巴毛尖和汉中炒青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

3.茶园单产稳步提高

大力推广低效茶园综合改造、丰产茶园培育等技术,茶叶单产由2011年42.1公斤增至51.9公斤,增长率23.28%。

4.茶叶质量持续提升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汉中茶叶生产技术规范》,强化茶园科学管理,严格技术规范,全面实施清洁化机械加工,名茶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产品在参加国际、国内及省市评比中屡次获得金奖。

5.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举办“镇巴名优茶评比活动”“镇巴茶叶民歌会”和“茶艺表演”等常态专题活动,推动了镇巴县名优茶市场的升温扩面。共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茶叶展示销、名优茶评选等推介活动60余次,共获“中茶杯”“国饮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3个、特等奖2个;连续八年参加中国国际(北京)茶业博览会获金奖19个;连续3年参加陕西省茶叶节获金奖14个;多次参加西安茶博会、山东茶博会、杨凌农高会累计获金奖(后稷特别奖)8个。汉中仙毫(秦巴雾毫)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陕西省优质产品和地方名牌产品称号;经过政府多年的引导和宣传推介,企业商标意识、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培育了“怡溪春”“定元春”“青鹤”“巴山君子”等知名品牌,品牌创建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6.龙头企业日益壮大

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全县已有茶叶经营厂(点)58家,注册公司23家,分别较5年前增加61%和175%。其中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家。已培育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园区5个。陕西怡溪春科技有限公司、丰源农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不仅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还拥有自主茶园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的实力较强,示范带动能力比较突出。拥有茶园面积6000余亩的怡溪春茶叶科技公司,连续3年评为“汉中市十强茶叶企业”,兴隆镇定元春茶业公司被评为省级优秀企业。康联龙、何玉贵、付再旺先后被陕西省茶业协会、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十佳制茶能手”,丰源公司董事长刘绍州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四、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促进产业进档升级

一是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林业、水利、土管、财政、科技及茶叶发展重点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镇巴县茶产业突破发展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指挥、协调、统筹和规划茶产业发展,确保了茶产业发展中政策保障、资源整合和环境优化。二是投入保障机制。从2014年起,每年财政至少预算500万元,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同时整合县域项目资金,保证茶产业发展投入,2011年以来整合各类资金10900余万元投资茶产业发展。三是业务保障机制。成立了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全方位服务于茶产业发展。四是严格管理机制。全面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下,形成了茶叶生产标准化体系。

茶叶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继续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科技服务,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培育知名品牌,提升综合效益,逐步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茶产业体系;努力提高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茶产业基础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茶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坚信镇巴名茶将成为一支独秀,共同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绿水下“茶韵镇巴,香飘四海,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名茶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