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强度抗凝治疗用于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2016-01-24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韩 敏,王 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探讨不同强度抗凝治疗用于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韩 敏1,王 丹2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抗凝治疗用于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标准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抗凝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栓栓塞发生率、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采用标准抗凝治疗,疗效确切,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疗效
慢性房颤属于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以往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随着当前非瓣膜病房颤持续上升,发病率高达18%,且非瓣膜病慢性房颤占整个房颤的50%~60%左右,脑栓塞发生率大约为6%[1]。临床上主要采用抗凝治疗慢性房颤血栓栓塞,但针对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选用不同强度的抗凝治疗,当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鉴于此,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标准抗凝治疗与低抗凝治疗,疗效确切,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抗凝治疗,常规组采用低抗凝治疗。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2±3.14)岁;常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6~84岁,平均年龄(73±2.59)岁。80例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1.5年的随访。常规组采用低抗凝治疗,患者在使用华法林之前,先测定国际标准化比率值,在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服华法林,3 mg/片,1.5 mg/d,按照国际标准化比率来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将0.5 mg/次作为一个调整单位,将常规组的国际标准化比率维持在1.5~1.9间。观察组采用标准抗凝治疗,前期治疗方法与常规组一样,将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率维持在2.0~2.5之间,患者在服药后3天早上,各自进行采血检测国际标准化比率1次,之后1周检测1次,1个月之后改成每月检测1次,检测6个月之后,改成2个月检测1次,一直到实验完成。仔细记录下两周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严密查看两组患者服用华法林初阶段血液国际标准化比率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中枢神经性栓塞、外周动脉栓塞、左房血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对患者进行为期1~1.5年的随访,仔细检查国际标准化比率、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出血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中脑栓塞3例,左房血栓1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2.5%;常规组中脑栓塞4例,左房血栓2例,外周动脉栓塞3例,血栓栓塞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发生2例,常规组出血发生1例,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常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6.69±2.02)ug/L、(6.59±1.26)ug/L,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2.24±0.56)ug/L、(3.05±1.59)ug/L,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房颤属于缺血性卒中一项非常危险的因素,且随着年龄不断加大,危险性发生率渐渐加大,据相关研究显示,每年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超过20%左右[2]。而在房颤的基础上引发脑卒中和无房颤的患者比较,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与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针对房颤患者,特别是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及时防治脑卒中非常关键,临床上采用标准强度抗凝治疗,与低强度抗凝疗效相比,疗效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多[3]。
在日本的一项房颤患者脑卒中试验过程中,经多次试验结果证实,亚洲患者的凝血功能往往要低于欧洲国家,易发生严重出血,且表明低强度抗凝疗效与传统治疗相比更加安全、有效[4]。此次研究结果和日本相关研究人员所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嗜失血发生率略微高于常规组,产生此种差异最大的原因是,日本研究人员将传统的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一直维持在2~3,但是此次研究将国际标准化比率值控制在2.0~2.5之间,出血很有可能来源国际标准化比率值在2.5~3.0的患者当中[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2.5%,常规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22.5%,对比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当标准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值维持在2.0~2.5的时候,能够较好的防治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同时还能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据有关研究结果证实,房颤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一项独立且危险的因素,可以使得栓塞发生率上升50%左右。
C-反应蛋白浓度高低和缺血性的脑卒中具有直接联系,本次研究经过对观察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反应蛋白浓度相对较高,且治疗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老年房颤患者在治疗前,患血栓栓塞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常规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综上所述,不同强度抗凝治疗用于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确切,且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强度抗凝疗效明显优于低轻度抗凝疗效,对尽早预防血栓栓塞更加有效,能够大大降低血栓栓塞发生率,没有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此外,在较好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值的情况之下,应用不同强度抗凝治疗用于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能够较好的降低血栓栓塞造成的致残,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1] 马晓迎,张 健.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3):102.
[2] 后 梅.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抗凝强度探讨[J].中外医疗,2016,(5):14.
[3] 宋雪荣.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4,20(36):50.
[4] 王建刚,席建堂,李劲松,等.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8):22.
本文编辑:王 琦
R541.7
B
ISSN.2095-6681.2016.5.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