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中风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的疗效探究

2016-01-24李新民

关键词:内科中风有效率

李新民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急性中风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的疗效探究

李新民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中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疗效,且疗效显著。

急性中风;中医内科;疗效

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1],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中风患者通常表现口眼歪斜、语言障碍、突发性昏迷等临床症状。为此,本文探讨了中医内科治疗在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病急性期体征与症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2.14±2.58)岁;男55例,女35例;发病时间1~3天,平均发病时间(1.5±0.4)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年龄、发病的时间以及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急性中风治疗方法,具体操作为: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如果患者出现脑出血或者颅内压增高,此时应迅速降低患者颅内压并使用20%的甘露醇125 mL[2];如果患者出现昏迷或者抽搐情况,可以给予患者注射糖皮质激素、安定或者冰块降温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抗感染处理。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具体操作为:①中药治疗。使用重要三七愈风胶囊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胶囊配合温水服用,3次/d,3粒/次;②针灸治疗。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留针30 min,每天进行一次针刺治疗,这能够达到醒神开脑、疏通经络、滋补肝肾的目的。针刺具体操作为:定位针刺主穴为人中、内关、三阴交,辅穴为尺泽、极泉、风池、委中,配穴为完骨、翳风,如患者出现语言不畅的情况,则加刺廉泉、玉液金津。头部针刺是一种比较实用的针刺方法,主要是使用针灸来刺激患者的大脑皮层,使患者达到醒神开窍,头部针刺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且手法要熟练,下针要准确,务必一次到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将疗效分为四级。如下:痊愈:患者的中风症状基本痊愈,且对个人生活不产生任何影响;显效:患者中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能完成简单的穿衣、洗漱等动作;有效:患者中风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改善;无效:患者中风症状未有任何变化或症状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89%。对比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现1例患者大便次数增多的问题,1例轻微昏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出现3例轻度恶心,3例昏迷与2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对比后可以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中风病的诱发因素还与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有关,患者如果长年痰湿、气滞或者血瘀,就很容易引起中风症状,因此中风病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虽然西医中有快速稳定中风病症的办法,但是患者的病情复发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大,并不适合患者的康复。而中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对急性中风的研究已有较大的成就,在本实验中,观察组使用三七愈风胶囊辅助针灸治疗,主要是该中药组成中的生大黄、制首乌、三七、制南星、苏木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清热的功能,这对治疗急性中风症状有重要帮助。另外,现代医学还证实了三七愈风胶囊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浆粘度以及提高红细胞刚性指数等作用,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的方式,能够刺激中药药力扩散。但是,由于各地的医疗保险中规定急性期患者必须接收静脉输液治疗,而单独使用中药治疗不予报销,为了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在使用中医内科治疗时,也可以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输液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中医内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总有效率等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虽然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症状,但是由于症状较轻,并不影响整体治疗疗效,这充分表明中医内科在治疗急性中风患者上有积极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谈荣华.中风患者的中医康复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5):57-58.

[2] 满 军.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11):57-59.

本文编辑:刘帅帅

R255.2

B

ISSN.2095-6681.2016.17.125.02

猜你喜欢

内科中风有效率
内转科型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很有效率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