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理念思考
2016-01-24胡杨
胡杨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理念思考
胡杨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传统把关角色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逐渐式微。以积极主动的“关系者”定位,优化复杂适应认识理念、回归真实生活理念、共生指向善治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自我生长力量。在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和价值分歧的过程中,主动运用“伴随成长”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参与校园网络舆论中确立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能力,更好地完成舆论环境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关键词:校园网络舆论;适应认识理念;真实生活理念;善治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是一项新形势下的新工作。目前不断涌现的校园网络舆论热点,在改变着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格局以及社会舆论格局的同时,使我们意识到研究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将是一项长远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过去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在面对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渐式微。因而,笔者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应从过去的被动的“把关人”中抽离出来,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关系者”,激发一切可以活跃的力量,整合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用恰当的方式积极协调各方的利益冲突和价值观分歧,用“伴随成长”的方式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校园网络舆论中确立其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充分展现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系统的自我生长活力。
一、优化复杂适应认识理念
“当传统的街谈巷议的舆论进入网络后,就具备了因特网的各个特征,也相应地对应了复杂适应系统的各个特征。”[1]网络舆论的实质形态是一种诸多混合状态的复杂适应系统。面对互联网纷繁芜杂的传播内容与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仅仅将研究置于传统线性的、稳定态的、简化模式的理论范式内,已不能适应研究对象的复杂、开放、动态的特点。
(一) 包容
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与生活中的“七嘴八舌”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网络中的“街头巷议”传播得更快、影响面更广,校园网络舆论在宏观运行中还有“青年聚集极化效应”“高校光环压力效应”等。多元化既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表征,也是网络舆论表达的特征性体现,对此应该有包容的心态。其一,校园网络舆论主流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在高等教育系统里发生、发展,其生成演变相比于社会舆论有更多的理性因素。校园网络舆论总体上反映着学生民心之向背。当然不能否认亦存在一定偏颇、过激的校园网络舆论,在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中还时常夹杂着流言蜚语甚至谎话谣言。其二,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网络舆论的产生部分是因为社会情绪的存在。“心理学的代偿机制认为,人们在追求某种东西追求不到不能满足自己欲望时,就不再去追求原来的目的了,而是试图重新假设一个目的来追求,这个替身是可以追求到的,这样假借它造成目的实现的假象以满足自己的愿望。”[2]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造成青年人趋于浮躁,引起学生网民情绪化的对象较多,由于社会代偿机制的不健全,学生网民能够宣泄情绪和不满的渠道和场地有限,网络目前承载着校园安全阀的功能”[3],因此一定数量的情绪宣泄平台是必要的。其三,从学生网民的视角能帮助我们发现教育管理中的失误。学生网民意见不仅多元,有些意见的表达往往犀利、尖锐、不留情面,很多意见直指学校管理层面及教师个人。对这些逆耳声音,不管他们的意见是否合理、过分和存在误解,教育管理者都应加以倾听和解释,不能简单过滤抹杀。很多教育管理者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缺乏权威性、专业性,不屑于倾听应对。事实上,哪怕是不恰当的意见建议,若予以换位思考,审视自我,也能成为工作中的一种借鉴,能发现一些我们平常没有注意到的失误和缺陷。
(二) 自信
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来自不同生活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网民聚到一起,造成复杂的网上舆论,这既表现在学生们对同一主题有不同看法和观点,也表现在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需求、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学生们对信息的不同解读空间大。或是关注负面信息,夸大其中不良成分;或是拒绝正面信息,对校园官方的信息持有不信任态度,甚至简单怀疑;或是不管自身言论正确与否、合法与否,因匿名而为所欲为。这样的舆论野马在校园环境下有没有办法加以约束和规范?对于校园网络舆论,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分析环境的优势,抓住有利机会,驾驭环境进而优化建设,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应有充分的自信。一是网络舆论从本质而言其实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网络反应。如“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引起的网络舆论大潮显示出现实社会之主流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学生公众对这些违背主流价值观的新闻事件的批评、谩骂、愤慨、人肉搜索等亦是对违反主流价值观的行为的一种变相的惩戒。二是当前高校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网络执政理念的树立,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专家教授、辅导员等开辟博客、微博、微信窗口,这些都为学校管理层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打下了基础。三是学校拥有主流媒体和宣传机构,校园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相较于非主流媒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宣传部门不仅可以保证主流媒体优势的发挥,还可以主动利用媒体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四是辅导员通过拓展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与学生交流,使育人工作主客体之间具有一定隐蔽性,营造双方在人格、权利、地位上的平等感觉以及宽松的教育氛围,很多大学生愿意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五是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意见领袖亦是大学集体的一份子,若在其学习生活中给予关心帮助,让其感受到集体温暖,缓解引导工作中的抵触情绪,这对网络舆论引导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六是多数学生网民是理性平和、通情达理的,很多事件只要学校官方及时做好回应,即使不能让人满意和信服,网民也会大体上理性地止步和退让,他们在乎的是尊重和态度。七是大多数参与网络舆论的学生多处于围观状态,因而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随着所受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增多,学生网民会逐渐成熟理性。
(三) 主动
对待校园网络舆论持对立、否定心态的高校管理者可能是极少数,但对校园网络舆论抱被动心态的却可能不在少数。如有的人很少上网,对“网人、网事、网论”抱有“鸵鸟心态”,眼不见为净;有的人疲于应付青年学生的网络吐槽表达;有的人甚至被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牵着鼻子走。要想准确掌握舆论,正确引导舆论,必须坚持主动心态。首先,适度监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管理者,职责要求应适度监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适度管控并非网络“文化大革命”,在管控应遵循环境介体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以符合绝大多数公众利益的方式监管网络舆论的传播。学校管控校园网络舆论的出发点是保障校园网络公共信息空间更加理性、真实与公正。“‘适度’体现在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各种言论;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过激言论;及时制止肃清谣言、流言的扩散;对重大事件实行全程监控等。”[4]其次,体现开放性。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尽管技术或信息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学生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而,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必须首先回应学生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网络舆论环境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而不是固定的、僵化的系统。再次,营造校园舆论健康、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实质是为校园舆论的传播创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对舆论形成过程中的非理性倾向通过各种渠道予以纠正,使校园网络舆论发挥舆论监督、伸张正义、凝聚民心、提振精神的作用。积极掌握和利用校园网络舆论,可以让网络舆论成为民意的“晴雨表”、校园的“粘合剂”,有利于促进高校良性运行和发展。
二、回归真实生活理念
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过程中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问题,事实上是拿出了一个具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谈具体建设。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但思想政治教育要虚功实做。在充满活力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宏大理论,而应该是生活叙事,还原生活面目,回到生活本真。
(一) 紧扣具体生活逻辑
开放的网络舆论环境,几乎所有的西方思想者都愿意将其视为自己知识产权的“跑马场”,竞相“跑马圈地”。青年学生如何面对这些纷乱的思想输入?如何在纷杂的观点中不迷失方向?如何帮助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和隐性态理论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建设要获得成功就不能将意识形态局限在少数人的学术圈子里,也不能停留在口号宣传上,必须使其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5]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转变做出回应,立足于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现时代的生活实践,结合学校的具体生活实际,直面校园生活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建设和品德教育,而不是向学生们传授那些与现实生活距离太远的陈旧教条与呆板规范。“在不经意间的信息传递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让人忘却形式才是最成功的教育。”[6]因此,一个舆情事件发生后,我们要结合实际注重对价值体系的构建,避免只是在事实层面付出努力、采取行动、应对危机,而忽视价值层面的努力和建构,如信心、道德、礼法、正义、公平、信念等的沟通和共鸣。某大学的“黄山门”事件发生后,该校校长在与学生的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很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价值引导:“关于这次的黄山事件,我希望大家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我们应当遇事冷静,但不是遇事冷漠,冷漠就是无论事情跟你个人关系大不大,你都采取了高高挂起的态度,直至突破了道德底线。人不是计算机,人是有情感的,人做任何事都会带着情感,而所有的情感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上。但是要知道,情感不是情绪,情感是公共道德条件下应该拥有的类似于亲情、友情等的真情实感。如果你丧失了情感,你就会用一些貌似理性的态度掩盖了你真正的判断力,你就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人。”[7]
(二) 重视社会争论价值
有不少学校领导干部认为加强校园生活的社会控制,校园网络舆论就翻不起浪了。对于网络舆论环境建设,有些高校管理者仍然以官本位思想武装头脑,没有认识到舆论力量的强大。在民主法治越来越进步的当代社会,对舆论进行公然压制是不可能的。由于每个人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认识方式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个现象是非如何,总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思考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争论,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在争论中思考,在思考中争论,正所谓 “事越辩越清,理越辩越明”,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既往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潘晓讨论等经验证明,争论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因此对于校园网络舆论,要有允许争论的宽广胸怀。又如2013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受北大就业指导中心邀请分享职业心得时说的“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这句话引起了校园网络舆论和外界媒体的广泛论争。有学者分析了事件不同时期的1 000条网民评论:“欣赏陆步轩的勇气,他的成功是北大的骄傲”占63%,认为“选择这种工作是浪费教育”占14%;认为“现实的就业环境让人们很无奈”占12%,认为“应反思应试教育制度,实践学习也很重要”占 11%。[8]从中可以看出,广泛的争论让学生们在过程中更清醒地认识到学历只是招牌,有能力才是王道,而这比课堂上灌输该理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显然强多了。这个过程其实质就是各观点进行质疑、释疑的辩论对话的过程,最终得到一定程度的共识。进一步说,笔者以为,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常用的网络投票民意调查的方法和结果,貌似客观公正,但不是真正逻辑思辨的结果,观点容易改变(当然我们不能忽略这种简单却重要的舆论表达权)。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思想层面、价值层面的,则需要更多的争论对话。
(三) 适应网络话语习惯
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话语概念在互联网技术的嵌入和影响下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网络话语”成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它不再限定为人们说出或写出的“语言”范围,“文本”含义也得到拓展,视频、图片、音乐、表情符号以及声音、颜色、数字、标点、文本出现方式等都是“话语”。 从火星文到脑残体,这种带有明显青年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由于网络不受身份、地位、阅历和社会关系的约束,各路粉丝到各种哈族,他们在网络空间里自由驰骋,尽情表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新兴青年网络话语体系不对称,使得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遭遇曲高和寡的尴尬。“传播学原理告诉我们,当某种信息与接受者自身密切相关时,该信息才最能被吸纳。”[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学者也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能否用群众语言被群众所掌握,能否改进其文本使其更加通俗,能否改革其传播方式扩大受众范围和受众对象,特别是能够起到回应效果,解开人们心中的疑问,这些都涉及回应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问题。”[10]是僵硬的说教?还是启发式的引导?还是交流互动学习?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改变策略适应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实现教育双方的网络人际高效沟通。要实现实现教育双方的网络人际高效沟通,既不能自说自话,也不能取而代之: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严肃、内容限定、语辞固定、形式呆板等特点,与网络话语体系中的多样化、娱乐化、不规范等特点大相径庭。如果脱离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特点的实际情况,不顾网络人际交往双方的理解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自说自话,依然喊口号,讲大道理,将造成教育对象不予理睬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和阶级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政治语言风格特征,如果没有把握好思想引领者角色,一味迎合青年大学生的亚文化话语风格而取悦他们,则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入世俗化乃至庸俗化,难以形成精神力量感染青年大学生,从而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因此,要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从具体的对象出发,采用不同的沟通和说服等大众传播技巧,区别使用不同场合的不同话语。
三、共生指向善治理念
舆论是浮现于社会表层的意识形态,由于舆论调控的合法性通常是从统治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理论中寻找支撑,所以谈到舆论调控,很多人会理解为一种为了消减社会风险而采取的强加或制约的外在力量。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得传统的单一问题控制模式遭遇舆情干预难题,如理论上学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媒体,但实际话语权并不平等怎么办?理论上高校管理者是校园网络舆论建设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学生作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有没有建设责任?校园网络舆情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调控?这些问题启发我们在舆论环境建设的理念上要对网络舆论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介入思路。能否将校园网络舆论的发生发展看成是与社会舆论同生共进的一个有机系统?能否促成学校管理者与学生对公共校园生活的合作管理?能否通过凝聚共生发展将实现校园建设的责任、角色和方法积极落实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中?因此我们提出共生指向善治理念[11](230-233),希望通过目标指向善治,激发校园内在活力,实现由内而外的规范建设。
(一) 传播高校特色先进文化
网络舆论环境建设与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密不可分,因为这关系到网民对善与恶、真与假、雅与俗的甄别,关系到对网络行为的理性与感性、自律与放纵、主动与被动的选择。“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向互联网的延伸,孕育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化。”[12]但是我们非常痛心的看到,“随着网络的媒体化发展,网络主流话语权已最终掌握到少数商业资本集团或资源掌控集团的手中,商业资本的天然逐利性以及政治信息领域的种种禁忌,必然促使低俗化、娱乐化信息的泛滥,低俗消费主义横行网络,可以说这是一种网络原罪,又是一种无奈。”[13]区别于社会其他领域,高校是科技、文化精英的聚集地,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是引领社会文化的先行者。校园网络是高校特色文化传播的最好工具,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孕育人才、精神建构、学术研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于一体。因此,我们以为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应该站在更高起点上,不仅要能承载学校思想传播、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娱乐审美等精神文化活动,成为高校师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园地,更要发挥其辐射社会的作用,成为网络世界弘扬祖国先进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堡垒。善治理念强调共意整合,“在资源整合的价值统领下,将网络社会的文化、信息、规范进行整合,形成以主流价值观为统领的百花齐放的网络文化氛围,以及行之有效的建设秩序。”[14]一方面,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要充分挖掘整合教育资源、师资优势、育人力量,不断拓展自身的文化内涵,使高校的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社会心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承担惠泽民众职责,向社会传播其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浓厚、高品、独特的文化底蕴积淀,“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舆论支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范围,提高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体质量。”[15]
(二) 提供参与民主管理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的健全,人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当师生面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政策措施,遭遇不公平、不透明的偏袒做法时,如果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不提供申诉渠道,他们就可能诉诸外界传媒,将声音无限放大以影响学校管理层面。因此关闭网上言论通道,看似校园和谐稳定,实则危机暗流涌动。如果校园网络舆论环境能提供一种民主协商的平台,学生们就能在决策前参与公开的协商讨论,既自由表达自身的偏好,又倾听他人的不同观点,经过理性思考,实现偏好的转换,从而达成共识,为校园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可能。善治理念强调共同建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不仅是现实社会建设体系的延伸,又架构了新的社会建设框架。“将网络舆论建设纳入现实校园教育管理的建设体系,按照现实社会的要求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和建设是大势所趋”,[14]所以我们以为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应该建成能让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有效平台。如2013年某校的校园网络舆论围绕学生宿舍装空调的话题热闹非凡,莫衷一是。学校先后三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通过学校官方网站、BBS、某大学百度贴吧、微博群、微信群等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反复修改空调安装方案。由于事前、事中、事后都做好了舆论准备,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自由,之前看似热闹的舆论场以为会掀起一场大仗的时候,直到空调安装完毕后开始使用,整个过程平稳和谐,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由之前的各种抱怨转为各种顾虑再转为各种如何更好使用的建议。网络舆论通过无数回合的针锋相对、唇枪舌战完成了网络协商,进而促进了校园各派意见沟通与互动,协商的过程体现了被建构的舆论和自在的民意。
(三) 促进青年学生自我发展
善治理念强调公共参与,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作为一个公共场域,学校职能部门当然要为主进行管理,此外还要“激励学生网民共同参与建设,由学生网民发挥主体性,在保证言论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共建共管”[11](231)。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在进行校园网络舆论行为的同时,还能参与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管理与建设。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价值与潜能是值得挖掘的,基于此我们提出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建设目标应该包含促进青年学生自我发展之义。一些持传统观念的人认为,“新媒体条件下的校园网络舆论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产生抑制和弱化作用”[16],如微博所受外在约束微乎其微,人们的表达随意简单;微信上的感官刺激与快餐式对白使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平面化,情感越来越肤浅;匿名的BBS上如果肆意谩骂成为了习惯,将会导致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变得淡漠、孤僻等。我们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个帮助内化的过程主要是培育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生长的能力。当然,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课堂上“教”那么简单,而是 “伴随成长”,“与学生共荣共处,达到心灵的沟通,使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9],在全身心的伴随中用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他们接受教育。因此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毫无痛感的橡皮人,亦或是盲目发表意见的网络喷子,而是在其参与校园网络舆论行为中帮助其确立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最终达到自我生长的目的。倡导共生指向善治理念,不能停留在旧有的观念和基础上,必须从教育主体着手,广泛调动他们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自建网络、维护舆论平台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具体实践中延展他们对网络运行规律和信息管理制度的学习与认识。进一步说,从善治角度看,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以丰富的信息和多样的功能为大学生提供了无数选择的机会,这就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个性化使得大学生能还原自己,并在自己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在参与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共同建设中实现发展,这不是简单化、刻板化的统一塑造,而是参与性、合作性的自我成长。
[1] 高红玲. 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1:31.
[2] 喻国明.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 254.
[3] 喻国明, 李彪. 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及借鉴意义[J]. 新闻与写作, 2009(6): 57-59.
[4] 罗坤瑾. 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J]. 当代传播,2012(6): 71-73.
[5] 孟轲.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面临的二大挑战与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4(6): 24-28.
[6] 王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大社会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21.
[7] 吕红胤, 谢继华, 王晓旭. 基于网络舆情引导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研究[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135.
[8] 陈华栋, 张水晶, 李敏妍. 教育网络舆情报告与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 101.
[9] 于丹. 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N]. 文汇报, 2007-03-22(11).
[10] 王滨. 对马克思主义回应时代问题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1): 39-43.
[11] 张春华. 网络舆情的社会学阐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2] 李卫红.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不断开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局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1):4-11.
[13] 喻国明.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1)[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300.
[14] 张春华. 着力促进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N]. 贵州日报,2012-10-23(11).
[15] 徐建军, 胡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建设[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8(2): 5-8.
[16] 田月. 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0.
[编辑: 颜关明]
On the optimization concept of the environment of campus network opinion
HU Yang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traditional check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gradually decline in the campus network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inion. Instead, they position themselves as the active relation-builders, optimize complex adaptive concept of returning to real life concept and intergrow with good governance concept, all of which can stimulate the self growth strength of the campus network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process of coordinating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nd value differences, active use of “grow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self judgment and self selection ability in campus network media behavior can better complete the task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inion.
campu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daptive concept; real life concept; good governance concept; college and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G641
A
1672-3104(2016)01-0241-06
2015-05-08;
2015-09-12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网络社会管理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研究”(13BKS085)
胡杨(1984-),女,湖南常德人,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